沪深300和中证500是A股市场比较有代表性的两个宽基指数。沪深300可以看作大盘股的代表,而中证500表征中盘股走势。
A股市场历来存在市值轮动,沪深300和中证500的强弱也相应发生变化。2013-2015年,各类监管政策、产业政策利好下市场风险偏好大幅提升,尤其是2015年连续降准降息、并购政策等助推中小盘行情。
但2016年之后,市场流动性走下坡路,贸易战等使得市场风险偏好也不高,与此同时机构投资者占比上升,龙头抱团愈演愈烈把核心资产推到了历史高位,沪深300则是持续跑赢中证500。
300强、500弱的趋势,在今年迎来了转折点。春节后美债压力下大市值蓝筹泡沫破灭,沪深300连续暴跌超13%,将年初以来的收益尽数吐出。这时候大家都在寻找下一个主战场,结果以中证500为代表的中盘蓝筹进入投资视野。今年以来,中证500已经取得了8.86%的收益,而沪深300则下跌4.46%(截至8月4日,来源:Wind)。
从估值来看,截止2021年7月30日,中证500指数PE_TTM为21.6倍,以过去10年的历史来看,在主要宽基指数(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和创业板指)中,仅有中证500指数的估值处于50%分位以下。因此中证500指数具备更高的安全边际。
并且中证500不仅估值低,在今年上涨的过程中,估值还越来越低,从年初的28.7倍跌至21.6倍。原因在于,在今年估值收缩的市场行情中,中证500指数依靠高盈利增速,取得了相对较好的收益。
一季度中证500归母净利润增速115.34%,优于上证50(43.37%)、沪深300(36.15%)、创业板指(73.14%),展现高盈利弹性优势。此外,中证500指数成分股在2021年的一致预测净利润同比增速为87.57%,远超沪深300(19.70%)和创业板指(57.03%),反映各机构对于中证500指数成分股今年实现高增长非常乐观。(资料来源:Wind,截至7月30日。算法为各机构对指数成分股的年度预测净利润的算术平均值加总,只统计有效期在180天内的预测结果。)
从资金动向上来看,中证500也确实得到了加仓。截至2021年7月底,北上资金持有中证500指数成分股市值占其持股总市值的比例为13.0%,相比2020年底上升1.5%,而持有沪深300指数成分股市值占比则下降5.7%至73.0%。(数据来源:海通证券)
此外,二季度公募基金持仓也向中小市值下沉。从偏股型基金全部重仓股市值大小分布来看,二季度相比一季度,中小市值股票持仓占比明显提升,中证500相对受益。
展望后市,中证500还能跑赢沪深300吗?首先宏观经济环境或更利好中证500。6月通胀与金融数据拐点已现,未来随通胀预期继续回落、盈利增长压力催化,7月降准后流动性易松难紧,中盘蓝筹或将持续受益。
2005年以来共出现五轮降准周期,其中三次市场整体呈上行趋势。而在这三轮上行期中,中证500指数表现均持续优于沪深300指数。在当前流动性宽松环境下,房地产政策收紧、美债收益率维持低位、A股中报业绩预告预喜率高,A股后续行情有望偏积极,中证500或是把握行情的更优选择。
其次,从大类资产配置的角度,中证500股债收益差接近极值,性价比大幅提升。股债收益差反映的是债券和股票的相对性价比,目前中证500的股债收益差已经接近-2X标准差,背后主要是利率的下行、股息率的提升、以及近期股价的调整。前几次位于-2x标准差分别是2020年4月、2019年9月、2018年12月、2016年2月,这意味着中证500或没有系统性风险,性价比大幅提升,进入开始酝酿机会的阶段。而沪深300和上证50的股债收益差在平均值附近,当前位置沪深300和上证50的性价比可能仍然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