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一轮大涨趋势开启!超12万投资者已采用这些做多策略。立即查看,轻松抄作业。
领取六折优惠

如果资金利率一直下不去

提供者屈庆
发布时间 2020-8-24 11:35
更新时间 2023-7-9 18:32
CN10YT=RR
-
CN3YT=RR
-
CN5YT=RR
-

1、市场展望:如果资金利率一直下不去

上周债券市场最大的压力来自资金面,一方面是因为此前持续回笼导致超储率处于较低水平,另外上周虽然央行也净投放资金,但是规模不大,因此资金面较为紧张。虽然从政策基调看,资金面不会较目前更为收紧,但是也确实要准备好,回购利率在政策利率附近波动,而下不去。

如果资金面一直保持如此偏紧的状态,是不是债券市场就没有机会?理论上,资金面对短期利率影响最大;长期利率受到基本面和资金面的双重影响,基本面的影响更大;3-5年利率同样受到基本面和资金面的影响,2个因素的权重较为平衡。

(1)从短端看,资金利率的反弹,无疑会导致存单利率的反弹,而此前结构性存款的规范清理,又导致银行对存单发行需求的提高。双重压力下,此前存单利率反弹较快。但是目前3A存单已经接近2.95%的MLF利率后,我们认为存单继续反弹的空间已经很小。否则,市场会加大对MLF的需求,而在市场利率回到政策利率之上后,央行对市场MLF的需求也提高了满足度。而且,结构性存款压降压力最大的阶段可能已经过去,后期银行对存单的额外依赖度会降低。

(2)从3-5年利率看,假设7天回购利率就维持在2.2%波动,目前3年,5年和7天回购的利差处于2014年以来平均水平的偏下方运行,虽然不高,但是也不是很低。

(3)从10年角度看,同样假设7天回购利率就维持在2.2%波动,目前10年和7天回购的利差处于2014年以来平均水平的偏上方运行。

因此,在不考虑央行明显收紧流动性的前提下,回购利率大概率保持在2.2%附近波动。即使如此,存单利率继续上行空间非常有限;3-5年,10年和7天利差并不低。如果资金不放松,而基本面出现走弱,至少3-5年,10年利率向下的空间还是有的。实际上,历史上也出现过多次短期利率下不去,长期利率受到基本面走弱的推动而下行,最终利差缩小的情况。

除了资金面,后期需要关注的信息包括:

(1)最近海外疫情有所反复,尤其是欧洲和亚洲部分前期已经缓和的国家,例如德国,法国;例如日本和韩国。疫情的反复会加剧经济的波动,包括fed上周的议息会议纪要也对未来疫情反复对经济的冲击表示了担心。

(2)近期股市在高位波动加大。8月24日,创业板注册制实施后的首批公司正式亮相交易,存量的创业板股票将把日涨跌幅限制由10%放宽至20%。此外,创业板股票将在股价交易异常波动指标、退市机制、风险警示等方面也作出调整。目前创业板处于高位,制度上的改革,可能会加大市场的波动。而创业板是最近2年股市的热点,未来创业板的波动方向对整个股市的影响都很大。

(3)宏观高频数据放缓,关注房地产融资的约束对后期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本轮经济的恢复,房地产市场功不可没,但是政府的调控也在加码,监管认为房地产泡沫是金融市场风险的隐患,一旦房地产融资收紧,对整个行业和经济还是会产生负面影响。

(4)中美关系走向。

2、上周五早盘市场策略

隔夜新增信息不多,美国上周首申和8月费城联储制造业指数均不及预期,显示出美国经济复苏还是存在反复;白宫方面继续释放对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的积极态度,叠加对下半年美国经济表现表示乐观,海外风险偏好变化不一,美股涨,油价跌,中长端美债收益率下行。

短期内债市的主要矛盾在资金面,后续需要关注资金面何时会随着央行持续的净投放而转松。股市最近还是面临高位回调的压力,因此债市的交易机或会出现在资金面改善之时。中期来看目前的点位还是具有配置价值的,配置盘可以考虑参与。

3、10年国债逼近3%关口的历史观察

近期10年国债利率再次逼近3.0%整数关口,市场进入胶着状态。今年3月份以来,10年国债活跃券利率破3的情形仅发生在7月中旬,持续时间6天,期间伴随期间1900亿14天逆回购到期未续作,央行回笼流动性,隔夜利率从1.5%快速上升至2.2%,7天从1.8%上至2.3%,同时6月新增信贷和社融均录得同比多增,且通胀数据均小幅回升,基本面复苏预期提升,带动利率上行。而利率回到3%以下是以央行投放逆回购,隔夜资金利回到1.7%为标志。

近期两次触及3%但未突破的是8月7日及本次,仔细观察,这两次和前次略有区别,在于7月份资金利率急转,导致债券利率快速反弹;而8月的两次目前来看资金利率渐趋上行,斜率放缓,10年国债利率相对平稳,央行在资金利率引导和调控上更加温和。那么本次国债利率是否破3还是形成顶部?我们认为博弈仍然胶着,资金利率中枢逐步抬升已是不争的事实,在市场已有预期的情况下,债券利率逐渐price in资金面的预期,因此利率抬升也在趋缓,那么未来利率走向将更多的取决于央行是否会有超预期的举措,同时基本面是否形成进一步的复苏预期。目前来看,数据真空期,基本面因素的干扰较少,因此在下周地方债放量发行、逆回购将有6100亿到期之际,关注央行如何操作将至关重要。

4、上周五午盘市场综述

早盘央行重启14天逆回购,公开市场全口径净投放资金1000亿,但资金面偏紧格局仍未改变,DR007加权已升至2.3%,一级同业存单仍在提价,上午的1、2年口行债招标中标利率也普遍高于预期。股市出现连续两天大跌后的反弹,传媒、休闲服务、食品饮料板块领涨。但债市对资金和股市的反应钝化,截至午盘5-10年活跃券收益率较昨日收盘下行1bp左右,1-3年则普遍上行1bp以内。这一方面或与资金面收紧在前几日已被市场反映,而下周开始月末临近,市场预期财政资金投放将缓解偏紧的资金有关;另一方面,利率接近前期高点,偏高的利率水平提供了交易的安全边际。现在的市场环境下,可以根据资金情况尝试做波段交易。

5、国债供给阶段性缩量,地方债供给反弹,下周利率债供给小幅上升

根据目前为止已公告的下周利率债发行计划统计,国债方面下周将仅有1支91天贴现国债发行,规模预计为100亿。下周国债总发行量预计仅为100亿,较本周减少840.8亿。临近月末,8月记账式附息国债已按计划发行完毕,国债供给迎来短暂的空窗期,发行量出现明显收缩。

地方债目前已披露下周前4天发行计划,总规模为2768.46亿,考虑到本月以来每周五地方债的平均发行量在600-700亿之间,假设下周五地方债发行量为600亿,下周地方债总供给预计为3368.46亿,环比本周的2088.46亿增加1280亿。随着国债供给明显缩量,地方债供给出现明显反弹。

下周政金债的发行计划尚未公布完毕,截止目前仅披露130亿,根据近期的发行节奏估计,下周的政金债发行量或将在1200亿左右。

综合来看,下周利率债总供给预计为4668.46亿,较本周小幅反弹约400亿,主要受国债发行缩量和地方债发行反弹共同影响。

展望未来,按照三季度国债发行计划,8月底前国债发行安排较少,而地方债发行量也相对平稳,利率债供给压力短暂缓和。但进入9月后国债供给将再次趋于密集,叠加10月底前地方专项债需发行完毕,未来利率债供给压力依然不容小觑。近期在央行的持续投放对冲下,资金面仍边际趋紧,需警惕9月供给压力再次回升对资金面的抽水效应。

6、美国高频数据跟踪

(1)美联储资产负债表

截至8月19日,美联储总资产规模从一周前的7.01万亿美元增至7.06万亿美元,周环比增534亿美元,为连续第二周上升。资产规模小幅回升的主要原因是QE买债规模大于到期资产规模。8月19日当周美联储国债、MBS持有量环比分别增250、443亿美元,从节奏看8月国债购买偏慢,MBS已基本用完计划购买额度,下周国债购买或将继续支撑美联储扩表。中央银行流动性互换、MMLF等流动性支持工具规模周环比减少45亿美元,而针对实体部门的流动性支持工具环比基本持平。

(2)每周经济指数(WEI)

WEI是地方联储根据美国消费、就业、生产等领域十个高频数据综合而成的经济活跃度指标,其走势与美国PMI、GDP非常一致,可被视为GDP的高频指标。上周WEI指数第一次修订值为-5.73%(共将修订3次),前值-6.07%,WEI指数回升主要是因为发电量的增长抵消了首申、燃料销售、缴税和铁路运量的回落。总体来看,WEI显示美国经济在持续恢复,但恢复速度并不快。

最新评论

正在加载下一篇文章……
风险批露: 交易股票、外汇、商品、期货、债券、基金等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属高风险行为,这些风险包括损失您的部分或全部投资金额,所以交易并非适合所有投资者。加密货币价格极易波动,可能受金融、监管或政治事件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保证金交易会放大金融风险。
在决定交易任何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前,您应当充分了解与金融市场交易相关的风险和成本,并谨慎考虑您的投资目标、经验水平以及风险偏好,必要时应当寻求专业意见。
Fusion Media提醒您,本网站所含数据未必实时、准确。本网站的数据和价格未必由市场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做市商提供,所以价格可能并不准确且可能与实际市场价格行情存在差异。即该价格仅为指示性价格,反映行情走势,不宜为交易目的使用。对于您因交易行为或依赖本网站所含信息所导致的任何损失,Fusion Media及本网站所含数据的提供商不承担责任。
未经Fusion Media及/或数据提供商书面许可,禁止使用、存储、复制、展现、修改、传播或分发本网站所含数据。提供本网站所含数据的供应商及交易所保留其所有知识产权。
本网站的广告客户可能会根据您与广告或广告主的互动情况,向Fusion Media支付费用。
本协议的英文版本系主要版本。如英文版本与中文版本存在差异,以英文版本为准。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 | 粤ICP备17131071号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