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开盘,猪肉板块一扫昨日的低迷状态,相关概念股纷纷上涨。其中,振静股份 (SS:603477)涨停,金新农 (SZ:002548)涨近4%,天康生物 (SZ:002100)上涨3.17%,而天邦股份 (SZ:002124)、益生股份 (SZ:002458)、唐人神 (SZ:002567)等个股则随之跟涨。
需要注意的是,从消息面上来看,这波猪肉概念股的上涨似乎并没有什么实质消息利好,因此市场更倾向于“拉高出货”这一观点。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相对于猪肉板块在二级市场的热情高涨,连续三周降价的猪价则显得理智得多。
据商务部数据监测,11月4日至10日,全国猪肉批发价格为每公斤51.31元,下降1.9%;11月11日至17日,全国猪肉批发价格为49.84元/公斤,环比下降4.4%,跌破50元关口。11月18日至24日中国猪肉批发价格为每公斤43.66元,比前一周下降8.6%。而截至昨日14:00时,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继续回落,为42.47元/公斤。
与此同时,屠宰企业生猪平均收购价格也开始渐渐回落。据农业农村部监测,11月4日至11月10日,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生猪平均收购价格为38.24元/公斤,较前一周下降3.29%。11月11日至17日,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生猪平均收购价格为35.06元/公斤,较前一周下降8.32%。
而令人好奇的是,猪价“三连降”的背后,究竟做了哪些有效措施,而猪价的真正的拐点是否已经快要来了?
“重拳出击”遏制猪价上涨
众所周知,自2018年8月份开始,“非洲猪瘟”在全国持续发酵,辐射多个省市自治区后,不仅使得生猪存栏量骤降,还大大得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水平——“猪价贵得让人吃不起猪肉了”。
具体而言,先从生猪存栏量说起。据相关部门统计,截止到今年8月,生猪存栏量从去年的的34,328万头下降到21,043万头;能繁母猪存栏量从去年的3,308万头下降到2,071万头,降幅均超过35%。需要指出的是,生猪存栏量的下降导致市场供应偏紧,猪肉价格获得较大涨幅。
而再来看猪价涨幅。据信达期货报告显示,与去年10月相比,猪肉价格涨幅达到了129.93%,远超市场同期。同时,截止2019年10月11日,全国22个省市平均猪肉价格达到32.19元/千克,比去年同期14.00元/千克增长129.93%。
不得不说,在这种“供不应求,猪价高涨”的市场格局下,也使得未发生“猪瘟”的养殖业纷纷压栏出售,将生猪出栏标准从220斤延至260斤,甚至280斤。与此同时,也使得猪粮价格得到了明显增长。
而在猪肉价格高企和生猪存栏下降的双重压力下,不仅使大众生活水平受到很大影响,也使得CPI同比扩大。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10月,猪肉价格同比上涨101.3%,影响CPI同比上涨约2.43个百分点,对CPI涨幅的贡献率达到了三分之二。而面对此情此情,国家开始重拳出击,遏制持续上涨的猪价。
一方面,从中央到各地政府均开始出台相关促进猪肉市场供应。例如,11月6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要求继续多措并举恢复生猪生产,发挥好储备调节作用,促进禽肉、牛羊肉等生产,遏制部分产品过快上涨势头。而11月14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时,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回应猪肉价格翻倍,她表示:“猪肉价格将会逐步企稳。”
此外,仅在9月份,国家就10余次出手稳定生猪生产和猪肉保供稳价,连开3场高级别会议,七大部委在文件及发布会上提及有关生猪生产、猪肉价格等表述多达400余次。
另一方面,国家也多次调集冷冻储备猪肉投放市场,改善猪肉“供不应求”的市场格局。
9月19日以来,累计投放中央储备冻猪肉30000吨。商务部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强市场监测,密切关注肉类市场供求变化,会同相关部门适时储备投放,保障肉类市场供应。此外,广东、海南、浙江、甘肃等地方上也投放地方级储备猪肉。
值得注意的是,在种种措施的侵袭之下,猪肉目前的状况似乎真的有一些好转。除了前文所提到的猪价“三连降”之外,还有生猪存栏量降幅也有所收窄。据农业农村部监测,8月份生猪存栏环比降幅为9.8%,9月份收窄至3%;8月份能繁母猪存栏环比降幅为9.1%,9月份降幅收窄至2.8%,不难看出养殖场户的复产积极性也呈现回升态势。
猪价拐点在明年下半年?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目前我国生猪与能繁母猪存栏环比降幅都有所收窄,但实际上相对于去年同期而言同比降幅还是比较大的。据银河证券指出,2019年9月我国生猪与能繁母猪存栏同比-40.96%、-39.0%,能繁母猪存栏量创下历史新低。
其中,根据养殖规律来看,母猪到生猪出栏需经历13个月,意味着13个月以后的生猪存栏量将受当前母猪存栏影响,而这也就是说存栏整体回升仍需一定时间。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表明,当前全国生猪存栏下降幅度明显收窄,能繁母猪存栏环比止降回升。按此趋势,年底前生猪产能有望实现探底回升,市场供应将逐步增加,明年有望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
生猪存栏量恢复尚需一定的时间,而真正的猪价拐点要在什么时候来呢?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增勇指出,本轮猪价下降尚不代表拐点的到来,真正的拐点或在明年下半年。生猪跟商品猪的供给,中间有6个月的生产周期,能繁母猪跟商品猪的上市中间有12个月左右的生产周期,也就说整个生猪的产能预计在年底之前有望止跌回升。但是从供给来讲,明年上半年整个仔猪供给将会逐渐地逐月恢复性增长,而整个商品猪的供给从下半年开始将会逐渐恢复,也就意味着猪价的拐点应该出现在明年下半年。
与此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四季度是猪肉消费的旺季,再加上元旦、春节的双重加持,终端猪肉消费量将大幅增加,短期内生猪供应量也无法大幅增加,猪价仍有回升的空间。不过,朱增勇也表示,上涨空间不大。
具体而言,目前冻品的库存量还比较大,猪肉进口在11月份和12月份还将会继续增加,而禽肉、牛羊肉的供给比较充裕,整体而言春节前肉类的供给上还是比较充裕的。简而言之,就是由于消费的季节性,猪价未来还有上涨空间,但总体还是以稳定为主。
由此一来,根据以上种种可知,虽然当前猪价已经实现了“三周降”,而且降价还在持续,但实际上,猪价要想恢复到之前的正常价格水平至少还是要等到明年下半年去了。
布伦特原油 (Brent Oil):布伦特原油周四收盘大幅下滑后,今日开盘跌至80.40附近,OPEC+成员国达成减产协议,但未达市场预期,导致周四油价下跌逾2%。在利空数据方面,...
张尧浠:美PCE符合预期降低、觊觎日内鲍威尔讲话助力上交易日周四(11月30日):国际现货黄金/伦敦金受到周三的高位震荡偏十字见顶形态,而反弹减缓,并有所收跌,但仍运行在5日均线上...
美油上周回顾1.供给面:OPEC+或将额外减产高达100万桶/日,沙特至少延长自愿减产至明年春季,此外沙特仍在寻求OPEC成员国进一步减产。美国原油产量保持在创新高的1320万桶/...
确定屏蔽%USER_NAME%?
如果屏蔽,您和%USER_NAME%都无法看到相互在Investing.com上发布的信息。
%USER_NAME%已成功添加至屏蔽列表
由于您刚刚取消屏蔽此人,因此必须等待48小时才能重新屏蔽。
您举报该评论的原因为:
谢谢您!
您的举报将会被发送到管理员进行审核
添加评论
我们鼓励您使用评论,与用户沟通,共享您的观点并向作者及互相提问。 但是,为了获得有价值和期待的高水平评论,请注意以下标准:
垃圾邮件或滥发信息的肇事者都将被从网站删除并禁止以后进行注册,这由Investing.com自由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