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中金公司发布研报称,回顾过去四十年,日系车企全球市占率长期保持在30%左右;即便在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裂,日本国内汽车市场在全球占比萎缩至5%,但是日系车企的全球份额仍然比较稳定,其全球化发展经验值得总结借鉴。中国车企出海初期盈利或承压,但是影响幅度和持续时间可能较日系车企有限,看好海外本地化产能布局相对完善的中国自主头部新能源车企,凭借成熟的电动产品、持续的技术创新、完善的经销网络,逐步打开海外销量成长空间。
中金公司主要观点如下:
出海要素:技术开路,把握政策,久久为功。
美国和东南亚是日系重点海外市场:
1)技术优势是日系打开美国市场的重要竞争力,本田发布CVCC发动机,建立领先欧美车企的技术差距。
2)日系长期深耕东南亚市场,离不开顺应不同时期的政策要求,从布局CKD组装到零部件本地化生产,最终构建区域生产网络,纳入其全球生产体系。
着眼长期,汽车出海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本国市场的稳健经营为车企出海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需要车企在把握消费者需求、产品更新迭代、属地运营管理等方面持续精进,不断打开海外市场成长空间。
出海路径:产能出海进行时,技术出海探索中。
复盘日系车企的出口历程,在美国、欧洲、东南亚市场均经历过不同形式的贸易限制,产能出海成为有效应对手段。在全球贸易政策收紧的趋势下,中国车企处在从产品出口到属地化生产的转型期。考虑到中日不同的国内竞争环境,中国车企出海初期盈利或承压,但是影响幅度和持续时间可能较日系车企有限。此外,技术出海正在成为出海新方式,以小鹏、零跑为代表,中国车企基于在电动智能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与海外车企开展合作。
出海空间:多点发力,大有可为,趟过属地化盈利调整期。
中国车企凭借成熟丰富的产品、领先的电动智能技术、完善的经销网络,有望在快速推进新能源转型的海外市场实现突破,同时燃油出口保持稳定,进一步打开海外销量的增长空间。
参照日系车企,根据JAMA数据,2023年日系海外销量超过2000万辆,其中美国市占率接近30%,其他海外市占率超过25%。该行测算中国车企潜在可进入海外市场规模大约为4000万辆,远期海外销量有望挑战800万辆。
在全球电动化推进和贸易政策收紧的背景下,该行看好海外本地化产能布局相对完善的中国自主头部新能源车企,凭借成熟的电动产品、持续的技术创新、完善的经销网络,逐步打开海外销量成长空间。
风险提示:国际贸易政策风险;境外经营风险;海外新能源转型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