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机构前三季累计净增持境内债券超800亿美元,业内:中美息差收窄带动人民币走强

发布时间 2024-10-23 15:26
© Reuters.  境外机构前三季累计净增持境内债券超800亿美元,业内:中美息差收窄带动人民币走强
USD/CNY
-
US2YT=X
-
US5YT=X
-
US10YT=X
-
US30YT=X
-

财联社10月23日讯(编辑 李响)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10月22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境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4.39万亿元。与8月末数据相比,境外机构9月减持银行间市场债券1339亿元,结束了连续12月的增持。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李红燕在10月22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外资投资境内债券整体仍延续稳定流入态势,前三季度累计净增持超过800亿美元。

多位业内人士对财联社表示,尽管9月数据小幅回落,但外资“看多”中国资产的趋势没有变,从9月份债券托管数据看,外资减持的主要券种是利率债,或与9月下旬国内一揽子增量政策出台后,利率债收益率明显上行导致的债券价格下跌和交易盘减持有关,在中美息差持续收窄的市场预期下,或仍将带动人民币保持稳中偏强的势头,外资配债的规模有望继续提升。

李红燕在昨日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目前,外资持有境内人民币债券的总量超过6400亿美元,处于历史高位,近一段时期,外资配置人民币资产总体呈现良好势头。

以中债登托管数据来看,境外机构持有债券规模31390.66亿元,占比2.81%,较去年同期2.75%稳定提升了超6.5bp,从持有结构来看,其中国债和政金债仍是主要配置品种,分别为21706.83亿元和9051.15亿元。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于丽峰对财联社表示,从整体数据来看,境外机构9月减持银行间市场债券1339亿元,或与9月下旬国内一揽子增量政策出台后,利率债收益率明显上行导致的债券价格下跌和交易盘减持有关,不过,步入10月后,利率债收益重新延续下行走势,对外资的吸引力或重新显现。

据媒体报道,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金融市场交易的是未来预期,目前,美国经济增速开始放缓,美元指数下跌伴随美债收益率回落,中美利差呈现收窄迹象,人民币汇率开始企稳回升,将进一步提振境外机构投资者做多中国资本市场的信心。

于丽峰对财联社也表示,近年来,境外机构做多中国债券资产的基石有三:一是近年地缘政治风险不断出现,人民币资产安全性较高,作为避险资产受到包括境外央行、主权财富基金等境外配置型资金的青睐;二是由于经济运行和政策节奏的差异,人民币债券与欧美国债相关性较低,配置人民币债券有助于降低投资组合收益波动性,提高组合风险收益比;三是随着人民币国际化不断推进,人民币跨境使用占比稳步提高,推动境外央行等相关机构增持人民币债券。

此外,境外机构增持国内债券,还与境外资金的人民币息差交易有关。

财联社据Wind统计显示,自2022年二季度起,美债收益率超越中债收益率,两者息差于今年4月曾经扩大至接近240个基点,期间为人民币带来压力。

图:中美息差走势 不过随着美国减息,两者息差已见收窄并一度跌至152bp,为人民币带来支持,尽管近期出现回调反复,不过在中美息差收窄的预期下,或仍将带动人民币保持稳中偏强的势头。

交通银行金融市场部杨一成在近期署名文章中表示,短期来看,跨境息差交易仍将吸引境外资本流入中国债券市场,境外投资者增持中国债券的盈利空间仍在。“买入人民币债券并进行掉期对冲后,年化收益率仍在5.5%以上”。

于丽峰表示,目前人民币资产在全球资产配置中的占比仍偏低,与我国的经济体量和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不匹配。随着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国内金融基础设施的持续完善和债券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外资持续提高人民币债券的配置比例是大势所趋。人民币债券目前仍处于外资流入的初级阶段,外资主要持有国债、政策性银行债和同业存单,未来随着国内信用债市场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外资持有国内债券的品种将进一步丰富,规模也将持续扩大。

最新评论

风险批露: 交易股票、外汇、商品、期货、债券、基金等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属高风险行为,这些风险包括损失您的部分或全部投资金额,所以交易并非适合所有投资者。加密货币价格极易波动,可能受金融、监管或政治事件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保证金交易会放大金融风险。
在决定交易任何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前,您应当充分了解与金融市场交易相关的风险和成本,并谨慎考虑您的投资目标、经验水平以及风险偏好,必要时应当寻求专业意见。
Fusion Media提醒您,本网站所含数据未必实时、准确。本网站的数据和价格未必由市场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做市商提供,所以价格可能并不准确且可能与实际市场价格行情存在差异。即该价格仅为指示性价格,反映行情走势,不宜为交易目的使用。对于您因交易行为或依赖本网站所含信息所导致的任何损失,Fusion Media及本网站所含数据的提供商不承担责任。
未经Fusion Media及/或数据提供商书面许可,禁止使用、存储、复制、展现、修改、传播或分发本网站所含数据。提供本网站所含数据的供应商及交易所保留其所有知识产权。
本网站的广告客户可能会根据您与广告或广告主的互动情况,向Fusion Media支付费用。
本协议的英文版本系主要版本。如英文版本与中文版本存在差异,以英文版本为准。
© 2007-2025 - Fusion Media Limited | 粤ICP备17131071号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