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市场教父”响应华尔街“做多中国”呼声:股市狂欢未结束

发布时间 2024-10-8 15:40
更新时间 2024-10-8 16:05
© Reuters.  “新兴市场教父”响应华尔街“做多中国”呼声:股市狂欢未结束
EWT
-
FXI
-
USD/CNY
-
BIDU
-
FTXIN9
-
HSCE
-
HSCC
-
GXC
-
SSEC
-
XCH
-
HSH35
-
600519
-
MSCIEF
-
CSI300
-
MIWD00000PUS
-
BABA
-
MIAP00000PUS
-
MIWO00000PUS
-
MIEF00000PUS
-
USD/CNH
-
QCH
-
HSTECH
-

智通财经APP获悉,有着“新兴市场教父”称号的华尔街资深老兵麦朴思(Mark Mobius)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政策制定者们继续推出支持市场的措施,中国股市的反弹可能持续下去。麦朴思的这一看涨观点与高盛以及花旗集团等华尔街金融巨头观点完美契合,他们都认为中国股市(包含港股与A股)9月下旬开启的这波疯狂涨势并非昙花一现,而是在政府对于金融市场以及实体经济强有力刺激政策预期推动下,这波暴涨拉开中国股市新一轮史诗级“长期牛市行情”的帷幕。

“熊市情绪已经被彻底打破,因此我们可以预期市场将继续强力看涨,”Mobius Emerging Opportunities Fund主席、投资新兴市场数十年之久的麦朴思周一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表示。他在采访中还强调道,中国股市这波反弹能持续多久将取决于“中国政府增加市场可用流动性的诸多举措”。

这位 88 岁高龄享誉全球投资界的基金经理在今年早些时候转为看好中国股市,主要因为政府推出了支持房地产行业的重大举措。自9月下旬以来,政府接连公布公布包括降息、降准和千亿级流动性支持在内的最新刺激措施,以及最高层明确提振民营经济、大力刺激消费以及全面改善居民收入的政策基调以提振经济以来,港股以及A股市场的基准指数在短短几个交易日迅速飙升。

麦朴思在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公布之后,火速发文表示本轮刺激政策的力度、推出的时机超出预期,中国股市重新焕发生机,短期来看,反弹为科技和消费品等行业带来重大投资机遇。

自9月24日以来,中国政府推出一揽子刺激举措提振中国经济,同时为国内金融市场提供无比强大的流动性支持,并且力争在债务危机的阵痛中重振国内持续萎靡的房地产行业,这一揽子政策全面提振全球投资者对于港股以及A股市场的信心。据了解,香港股票市场基准指数——恒生指数在截至10月7日的过去一个月内上涨了 35% 以上,一举成为同期今年全球 90 多个股票指数中表现最好的基准股指。

近日在采访中麦朴思仍然强调看好中国股市,麦朴思称,中国股市在推动经济增长的政策支持下将有更大范围的上涨空间。不过他在谈到国庆黄金周假期后中国A股市场重新开放时,他并不急于盲目增加头寸。“我们正在等待市场稳定下来,所以节后市场重新开盘不是大量涌入的时候。”他在采访中表示。

在周二A股开盘前,华尔街看涨情绪已经非常浓厚

自黄金周假期上周开始以来港股整体延续9月底以来强劲涨势,但周二在获利了结抛压之下大幅回调。自9月24日中国政府祭出重磅的刺激政策“组合拳”以来,恒生指数涨幅高达18%,涵盖阿里巴巴、腾讯以及百度等中国科技巨头们的“中国科技股风向标”恒生科技指数(简称“恒科指”)的涨幅相比于恒生指数而言更加强劲,自9月24日以来涨幅高达33%。

在美股市场,这波对于中国股市的史诗级看涨热潮蔓延至几乎所有与中国股市关联的ETF——尤其是加杠杆做多中国股市的ETF,以及阿里巴巴、百度等明星中概股。3倍做多富时中国ETF(YINN.US)在国庆假期涨幅惊人,自9月24日以来涨幅则高达130%,3倍做多沪深300ETF(CHAU.US)同期涨幅同样惊人,高达129%。中概股以及加杠杆做多中国股市的ETF价值在经历长达3年的萎靡时期之后短短几日暴涨,凸显出国外资金对于中国资产的浓厚看涨情绪。

从港股以及美股中国资产走势能够看出,多数华尔街投资机构对于A股开盘无疑非常乐观,在国庆黄金周期间A股未开市,但是他们用真金白银大幅抬高港股以及美股市场的中概股,映射出这些外资机构期待A股下周开盘后继续猛烈涨势。果不其然,截至周二收盘,沪指涨4.59%,创业板指涨超17%,沪深成交额突破3.4万亿,创历史纪录。

政府的大规模刺激计划引发新一轮外资买入浪潮以及上调中国股市投资评级的狂热浪潮,包括全球资管巨头贝莱德(BlackRock Inc.),以及华尔街金融巨头摩根士丹利在内的一些长期唱空中国股市(包含港股与A股)的外资机构也转为看涨立场,并且这些外资机构用真金白银推动中国股市大举反弹。长期以来对于中国股市较为谨慎的华尔街投行们以及对冲基金机构们,突然一边倒地转向集体唱多港股与A股。

长期对中国股市持谨慎立场的贝莱德近日表示,将中国股票的评级从“中性”上调至“超配”。该机构认为,鉴于中国股市相对于发达市场股市的折价接近创记录水平,且存在可能刺激投资者重新入市的强劲催化剂,各大机构在短期内仍有适度增持中国股票的空间。

全球知名亿万富翁投资者大卫·泰珀(David Tepper)建议投资者们“买入一切”中国相关的资产,泰珀于1993年创立对冲基金Appaloosa Management。他将自己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大笔押注,归因于中国本周出台的大规模刺激组合拳。泰珀在2023年曾大举追随全球AI热潮,如今,这位对冲基金行业大拿高喊“买入一切”与中国相关的资产,卖出英伟达等高估值美国科技股。

有着“全球股市牛市旗手”称号的高盛,在最新报告中上调中国股市评级至“超配”,并且将沪深300指数的目标点位从4000提高到4600。周二沪深300指数收于4256.10点。高盛还将涵盖涵盖阿里巴巴、腾讯以及贵州茅台等中国核心资产的MSCI中国指数(MSCI China Index)目标点位从66提高到84,相比之下MSCI中国指数周一收于76。行业配置方面,高盛表示,鉴于资本市场活动增加和资产表现改善,将保险和其他金融(例如,券商、交易所以及投资机构)上调至“超配”。同时,高盛维持对中国互联网和娱乐、技术硬件和半导体、消费者零售和服务以及日用品的“超配”立场。

另一华尔街大行花旗集团近日发表研报称,将截至2025年6月底的港股基准指数——恒生指数目标上调24%至26,000点,并将2025年底目标定为28,000点花旗集团对于沪深300及MSCI中国指数明年上半年目标点位则分别调升至4,600及84点,截至明年底的目标点位则定为4,900及90点。

华尔街等全球投资机构涌现印度以及日韩股市的庞大资金,似乎开始获利了结,并且流向估值更具优势,且未来持续受益于强劲刺激政策的中国股市。印度基准股指——Nifty指数上周跌幅4.5%,创2022年6月以来最差的周度表现。

按照高盛印度交易员Nikhilesh Kasi的说法,过去两周客户问得最多的问题是“我们是否看到资金从印度流向中国?”对此Kasi已经明确回答:“是的”。并且解释道,根据他们看到的资金流动情况,这一趋势非常明显。

中金发布的最新研报称,EPFR最新的资金流向数据显示海外主动型资金出现了时隔14月以来的首度流入。中金研报显示,被动型外资加速流入,仍是流入主力,截至上周三(9月26日-10月2日)被动资金流入港股和ADR 28.7亿美元,规模分别是上一统计周的3-4倍,创2016年以来新高。外资流向的核心聚焦点则在于,上周海外主动型基金转为流入A股1.9亿美元,流入港股和ADR 1.2亿美元,规模虽然不大,但却是2023年6月底以来连续65周流出后首度转为净流入。区域上,主要以投资中国以及整个亚洲地区的主动型基金为主。在新兴市场中,被动与主动基金的规模比例为接近2:8,因此主动资金占绝对主导。

谨慎立场的核心:后续财政端需要落实具体的政策推动经济

在这个曾经低迷的股票市场上,一些反对声音仍然存在。在这些立场较谨慎的分析师看来,中国股市的前进方向取决于政府方面是否会采取更多的具体刺激性质的措施来支撑经济增长,以及等待政府用真金白银支持其刺激计划承诺。

管理着规模高达230亿美元的GQG Partners Emerging Markets Equity Fund的基金经理拉吉夫·贾恩(Rajiv Jain)预计,这种反弹有可能是短暂的,而野村的经济学家们则警告称,类似2015年的泡沫破裂的风险依然存在。

突如其来的中国股市新一轮牛市可谓引发了一些分析师的担忧情绪,即涨幅可能已经走得太远、太快。一些分析师怀疑,如果根深蒂固的经济问题(比如长期的房地产供需不平衡)仍未得到实质性的解决时,中国市场能否继续恢复生机。

虽然股票市场反应整体是很积极的,但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是否会具体落实强有力的财政端刺激计划。”包括贝拉迪(Alessia Berardi)在内的Amundi Investment Solutions策略团队在一份报告中写道。“在短期内,一系列货币宽松政策和有针对性的实质住房支持相结合,应该会带来暂时的提振效应,但更持久的复苏可能将需要更果断的财政行动。

摩根大通资产管理部门亚太区首席市场策略师Tai Hui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我来说,当局的方向和心态的变化非常重要,但市场期待消费者们在黄金周假期的具体支出,以及政府如何跟进实施财政支持,这些将是维持我们迄今为止看到的股市强劲涨势的关键催化因素。”“一些外国投资者可能会选择等待经济数据触底,并且等待新政策直接转向巩固。

荷兰商业银行驻香港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Lynn Song表示:“仍有一些重大挑战需要解决,这不是一条容易的道路。我们需要确保一系列政策举措能够有效稳定房地产市场的下行趋势,而不仅仅是导致热钱涌入股市。”Lynn Song还表示,如果中国股市降温,债券可能会受益。“如果接下来市场出现任何问题,我们肯定会面临回到类似前几个月环境的风险。”

最新评论

风险批露: 交易股票、外汇、商品、期货、债券、基金等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属高风险行为,这些风险包括损失您的部分或全部投资金额,所以交易并非适合所有投资者。加密货币价格极易波动,可能受金融、监管或政治事件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保证金交易会放大金融风险。
在决定交易任何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前,您应当充分了解与金融市场交易相关的风险和成本,并谨慎考虑您的投资目标、经验水平以及风险偏好,必要时应当寻求专业意见。
Fusion Media提醒您,本网站所含数据未必实时、准确。本网站的数据和价格未必由市场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做市商提供,所以价格可能并不准确且可能与实际市场价格行情存在差异。即该价格仅为指示性价格,反映行情走势,不宜为交易目的使用。对于您因交易行为或依赖本网站所含信息所导致的任何损失,Fusion Media及本网站所含数据的提供商不承担责任。
未经Fusion Media及/或数据提供商书面许可,禁止使用、存储、复制、展现、修改、传播或分发本网站所含数据。提供本网站所含数据的供应商及交易所保留其所有知识产权。
本网站的广告客户可能会根据您与广告或广告主的互动情况,向Fusion Media支付费用。
本协议的英文版本系主要版本。如英文版本与中文版本存在差异,以英文版本为准。
© 2007-2025 - Fusion Media Limited | 粤ICP备17131071号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