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杜苏敏
明星产品被质疑价格虚高,国内外周支架龙头心脉医疗(688016.SH)遭国家医保局公开问询。
8月19日下午,国家医疗保障局(下称“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心脉医疗的公开问询函引发业内关注。国家医保局称,近日,我局连续收到群众信访,反映你公司Castor胸主动脉覆膜支架及输送系统(下称“Castor支架”)价格虚高问题。
国家医保局指出,经初步核实并查询公开信息,心脉医疗Castor支架(200mm长度)出厂价格为5万元左右,但经代理商供应到医疗机构的价格则超过12万元。此外,国家医保局还透露此前已初步约谈心脉医疗,后者也提出了价格调整计划,但未改变价差显著超出必要范围等事实。
国家医保局对心脉医疗提出四点要求,其中,要求详细说明Castor支架出厂价格和终端价格之间价差的合理性、必要性,以及终端价格构成中所含全部销售费用的资金支出去向等情况;并要求心脉医疗正面回应Castor支架销售过程中是否存在通过代理商抬高挂网价格、实施不正当营销行为,进而增加患者和医保基金负担等问题。
图源:医保局官网截图
同日晚间,心脉医疗紧急针对此事发布澄清公告,称对于《问询函》提及的问题尚在进一步沟通及准备回复阶段。
心脉医疗表示,在2024年上半年,公司曾向国家医保局相关部门、相关地方医保局等进行过汇报和沟通,结合行业内同类产品的定价体系,对问询函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答复和解释,并承诺了对Castor产品降价及初步的降幅,也表态未来愿在集采规则范围内进一步降价。
“公司愿意在国家医保局指导下进一步主动进行价格调整,使优秀的产品惠及更多患者。”心脉医疗强调。
不过,紧急澄清的效果似乎并不明显。8月20日,心脉医疗股价开盘走跌,最终报收83.25元/股,跌13.89%,总市值102.62亿元。
就此次问询及产品销售等相关问题,时代周报记者致电心脉医疗董秘办,截至发稿仍无法打通。
心脉医疗是港股上市公司微创医疗(00853.HK)的子公司,于2019年登陆科创板,主要从事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领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Castor支架作为心脉医疗的明星产品,于2017年上市,属于主动脉支架类。据心脉医疗介绍,Castor支架是全球首款也是国内第一家获批上市的通过微创治疗同时实现腔内修复主动脉和弓上分支动脉的覆膜支架,用于治疗累及弓部病变的胸主动脉夹层。
图源:心脉医疗招股书截图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近年来,Castor支架覆盖的终端医院累计数量仍在快速增长,截至2023年年末,这一数字已从2019年的300家增至超1000家。
目前,心脉医疗的主动脉支架类产品共计四款,除Castor支架外,还有Hercules Low Profile直管型覆膜支架及输送系统、Talos直管型胸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以及Minos腹主动脉覆膜支架及输送系统。这四款产品为心脉医疗贡献了八成的营业收入。
财报数据显示,2021-2023年,心脉医疗主动脉支架类产品的营收逐年增长,依次为5.66亿元、7.34亿元、9.40亿元,占总营收比重依次为82%、81%、79%,毛利率分别为79.63%、76.08%和77.37%。
2020年年末,国家集采让冠脉支架均价从1.3万元降至700元,患者的医疗负担大幅降低。然而,主动脉支架及其所属的外周支架由于技术壁垒较高,加上我国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国内的生产企业并不多,目前尚未被纳入国家集采。
心脉医疗在2023年年报中指出,由于我国主动脉介入领域相关疾病的筛查率、就医率相对较低,从主动脉介入手术量与相对应人口总量的比例来看,中国与美日等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整体市场规模较国外成熟市场亦差距相对较大。西南证券2023年7月发布的研报中也提到,外周介入行业国产替代空间广阔,目前国产化率为10%左右。
不同于冠脉支架受集采影响,市场规模大幅缩小,外周支架的市场空间仍有望提升。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按产品出厂价计算,2021年中国主动脉腔内介入支架市场规模为24亿元,预计到2030年中国主动脉腔内介入支架整体市场规模将增长至43.1亿元。另据IQVIA研究,2022年中国外周介入市场已经达到120亿元,未来5年预计仍将以15%的复合增长率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