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汇丰晋信基金发布基金行业高级管理人员变更公告,新任何寒熙为副总经理,自2024年7月5日起开始任职。
2023年初以来,汇丰晋信开始了治理结构大调整,已经提了4位副总经理,但产品业绩和规模依然没有明显的提高。
一年半增设4名副总经理
从业履历上,何寒熙2005年11月加入汇丰晋信基金,历任市场推广部副总监、市场部总监、总经理助理,现任汇丰晋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市场部总监。
汇丰晋信基金方面告诉时代周报,何寒熙将主要负责管理公司市场推广、品宣和投资沟通、客户服务、营销支持及互金业务拓展等工作。
在增设何寒熙为副总经理后,目前汇丰晋信基金已有6位副总经理。其中,王立荣、张毅杰分别在2011年、2014年担任副总经理一职。
2023年初,汇丰晋信明星基金经理陆彬升任副总经理。同年7月、9月加入汇丰晋信基金的苑忠磊、吕占甲,于12月份分别担任副总经理兼首席运营官、副总经理。苑忠磊曾供职于汇丰银行(中国)的技术与运营革新部、业务变革服务部;吕占甲曾供职于交通银行总行的资产管理业务中心、资产管理业务中心私银理财部,之后在交银理财固定收益部任副总经理、固定收益部总经理、多资产投资部总经理。
公开资料显示,汇丰晋信基金成立于2005年11月,截至2024年7月9日,共有20位基金经理,基金产品66只,管理资金规模470.06亿元。股权结构上,山西信托与汇丰环球投资分别持有51%、49%股份。
2021-2023年,汇丰晋信基金各年净利润分别为1.05亿元、0.97亿元、0.67亿元。
近一年多时间以来,汇丰晋信基金变动调整频繁。2023年初,山西信托计划出售汇丰晋信基金股权,当年6月29日,山西信托将持有的汇丰晋信基金31%股权于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山西省)以10亿元价格挂牌,汇丰环球投资享有优先购买权。
2024年6月中旬,有消息称汇丰环球投资已与山西信托达成协议,10亿元收购山西信托持有的汇丰晋信基金31%的股权,完成后汇丰晋信基金将成为外资控股的基金公司。相关交易目前正待监管部门批准。转让完成后,山西信托在汇丰晋信的持股比例将从51%降为20%,从大股东变为小股东,失去控股地位。
陆彬旗下在管产品业绩承压
岗位职责划分方面,2023年以来新增的四位副总经理擅长内容并不相同。陆彬是汇丰晋信主动权益基金经理,吕占甲过往经历多与固收业务相关,苑忠磊则以技术运营为主,何寒熙早前工作职责上更偏向市场方面。
汇丰晋信基金目前管理的470亿元公募资金中,主动权益部分,混合+股票产品合计219.22亿元,占全部在管资金份额超45%;货币基金占比约三分之一,规模合计150.05亿元;剩余部分中97.61亿元资金为固收产品,另有少部分FOF产品。
若从操盘产品规模来看,陆彬不仅是汇丰晋信的副总经理,也是汇丰晋信最为重要的主动权益基金经理,其一人操盘的基金规模就达到133.66亿元,占公司全部在管资金规模28%。
然而陆彬管理的基金,年内无一实现盈利。截至2024年7月9日,陆彬管理的14只基金(不同类别分别计算)2024年至少亏损也接近22个百分点,其中管理期最长的汇丰晋信智造先锋股票回撤幅度更是超过30%,位列同类产品表现倒数。
汇丰晋信低碳先锋股票A(2019.8.17至今)是陆彬当前管理规模最大的产品,当前规模38.10亿元,任期累计收益81.40%。作为一款新能源特征明显的产品,在经历了2019-2021年的快速增长后,近两年时间里其产品受宏观行情、市场因素等影响,累计跌幅接近60%。
汇丰晋信智造先锋股票是陆彬管理时间最长的基金,早前同样因重仓能源收益颇丰,2023下半年起,陆彬在持仓中进一步增加了恒逸石化、抚顺特钢、安恒信息等能源、信创类上市企业,但因整体配置较为分散,且并未完全踏准风口,2024年第一季度汇丰晋信智造先锋股票亏损超过17%,同期沪深300上涨3.10%。
此外,陆彬部分持仓6月以来依然处于大幅下跌趋势。根据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数据,其中汇丰晋信低碳先锋股票2024年一季度新进和林微纳前十大股东, 6月至今(截至7月9日)下跌超过20%;汇丰晋信龙腾混合2024年一季度购入的奥浦迈6月以来跌幅超过25个百分点。
关于未来的发展方向和产品策略,汇丰晋信方面告诉时代周报,面对业内去明星基金经理的趋势,汇丰晋信基金认为要卖给客户的不是过去优异的业绩表现,而是为客户管理资产的方法。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具有竞争优势的投研体系,才是资产管理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从长远来看,公募基金行业应当积极响应证监会《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号召,引导基金管理人构建团队化、平台化、一体化的投研体系,提高投研人员占比,完善投研人员梯队培养计划,做好投研能力的积累与传承。
在市场走势方面,汇丰晋信方面预计,2024年下半年,考虑目前市场处于估值历史低位,前期宏观因素对市场的负面影响已经定价充分,而悲观预期可能的改善带来估值修复弹性不可忽视。叠加目前资本市场政策周期上行,提倡上市公司提高分红等措施将改善市场长期的内在资金供需结构,降息周期则将增加权益资产的配置需求,后续市场将逐渐走出存量博弈格局。多方面因素共振下,预计市场风险偏好将提升,风险溢价有望下行,带动市场估值扩张,估值低位的权益资产有望迎来价值重估。
行业配置方面,短期看,随着稳增长政策持续加码,通胀低位回升,流动性宽裕,市场盈利筑底,具备盈利改善高弹性的传统顺周期板块值得关注。长期看,中国经济的动能正在发生重构,“新质生产力”相关的新的经济增长动能将具备更大的长期发展空间,是权益资产低位时值得重点布局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