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2024年上半年IPO排行榜:承销保荐费过亿项目仅一单,发行费率上限趋降!

发布时间 2024-6-30 19:17
更新时间 2024-6-30 19:36
券商2024年上半年IPO排行榜:承销保荐费过亿项目仅一单,发行费率上限趋降!
600999
-

2024年的IPO市场变化超过券商预期,项目撤否数量的明显增长让券商经营承压。在可转债获监管鼓励,且下半年增量空间可预期下,已有保代投身转债业务。 

今年上半年,因IPO撤回较多,投行经营承压。三大交易所上半年新上市公司有44家,不足去年同期的三成 。截至目前来看,承销保荐费用最高的是艾罗能源,招商证券收获承销保荐费2亿元,是上半年唯一一单承销保荐费过亿的IPO项目。在IPO项目撤否率上,中金、海通、中原等券商手中项目撤否率较高,其中,中原证券5单IPO全部撤回。 

上半年IPO项目密集撤回终止

2024年的IPO市场变化明显,无论是政策调整还是企业撤否数量,都超出了不少券商的预期。iFinD显示,今年上半年,A股三大交易所新增上市公司44家,相比2023年上半年A股三大交易所新增上市公司172家,数量上有明显下降,新增公司只相当于去年同期的1/4。IPO总量的大幅减少,给中介机构的营收带来一定压力。 

从“过会→申请注册→上市”节奏来看,今年上半年A股新上市公司多数是在去年9月前过会的,其中有10家左右还是2022年底过会的,这一情况说明, 存量过会项目的后续消化仍需较长时间。

目前来看,部分IPO公司过会后因最新报告期业绩出现了下滑,导致自己的业绩持续性需要重新评估,选择撤回公司有明显上升。公开信息显示,2024年以来,A股市场IPO终止企业超过200家,特别是4月份,约有50家企业终止IPO,创下了近年月度IPO撤否量新高。 

综合三大交易所的业务情况,iFinD显示, 大型券商保荐的企业撤回数量较多 , 其中,中金公司保荐企业撤回的有22家,撤回率接近五成,在头部券商中居前;海通证券48个保荐项目中有21家撤回,撤回率40%;民生证券有16个IPO项目主动撤回,撤回率为36%。 

在撤否率方面,中原证券的撤否率处于最高一档。公司手中的5单IPO保荐项目今年全部撤回或终止;中德证券5单IPO有4单撤回或终止,撤否率80%;华西证券、首创证券、中银国际都是4单IPO撤回3单,撤否率75% ;平安证券在手的两单IPO项目也全部撤回。 

大体量IPO项目缺席

中介机构承销收入下降

如果只统计沪深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沪深新增上市公司34家,募资总额304.9亿元、承销保荐费用总额20亿元,在2023年同期,募资总额为2015亿元、承销保荐费用总额为120.6亿元,对比来看, 今年上半年投行的沪深IPO承销保荐业务收入仅有去年同期的1/6。

iFinD显示, 今年上半年IPO承销保荐费用最高的公司是艾罗能源,招商证券作为承销保荐机构,获得承销保荐费用高达2.06亿元,是上半年唯一一单承销保荐费用过亿的项目。 紧随其后的是由民生证券保荐的诺瓦星云、中信证券保荐的上海合晶,承销保荐费用分别是9471万元、8726万元(见表2)。 

观察今年上半年募资额前十的IPO企业,华泰联合保荐了西典新能、龙旗科技、成都华微3个项目,排在其后的是中信证券,保荐了两家公司,而招商、民生、海通、光大、国信证券各自保荐一家。 

在承销保荐费用中,承销费用的贡献更高。如果以上半年沪深新上市公司的主承销券商来看(包括联合主承),中信证券、华泰联合、海通证券、国泰君安分别协助4家公司成功登陆沪深市场;中金公司、民生证券、中信建投负责了3家沪深公司上市的上市承销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财新》在5月底报道称海通证券、国泰君安有合并可能,对此,海通证券回复称,“公司并没有合并重组计划”。如果把海通证券、国泰君安上半年承销保荐费用加总,将超越华泰联合、中信,跃居行业第一。 

承销保荐费率上限趋降

财通、兴业、东莞成“幸运儿”

从承销保荐费率(承销保荐费/募资总额)的角度,上半年对券商最具性价比的项目是宏鑫科技IPO,其原本计划募资7.48亿元,注册版招股书披露的募资总额下调到只有3.93亿元,财通证券获得承销保荐费用4528万元,承销保荐费用相当于募资总额的11.5%。排在其后的项目是汇成真空(东莞、兴业证券保荐承销)、中创股份(开源+民生联合保荐)、利安科技(海通证券保荐),承销保荐费率均超过10%。他们是今年为数不多的承销保荐费率超过10%的首发项目(见表3)。 

作为对比,在2023年上半年沪深交易所新上市公司中,承销保荐费率排在前三的公司是扬州金泉、联合水务、江瀚新材,承销保荐费率分别是14.4%、12.1%、11.5%。也就是说, 今年企业上市的承销保荐成本在上市总成本中的占比出现了下降,这一变化的背后原因,既有今年IPO市场竞争激烈、券商“僧多粥少”的行业境况,也有相关部门引导金融机构主动向实体企业让利有关。

对比来看,2023年上半年,沪深交易所新上市公司的承销保荐总费用占募资总额的费率是6%,而到了2024年上半年,已上升至6.6%。 

部分券商表示没有裁员计划

可转债受监管鼓励:有保代投身转债业务

IPO减少,直接承受压力的是保代和承揽人员。证券业协会显示,当前保代数量是8658人,和2023年底相比只增长了60人左右。在目前的“僧多粥少”的大环境下,少数券商直言暂时没有裁员计划。比如不久前的华泰证券2023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华泰证券首席执行官、执行委员会主任周易回应投资者“华泰投行是否有裁员计划”的询问时称,“公司没有相关计划”。 

本刊了解到,在IPO短期回暖预期不明朗的情况下,一方面, 一些老资格的保代可能会更多参与并购整合业务。 并购整合相较于标准化的IPO业务,更加考验券商平台和保代的沟通、资源撮合、方案制定能力,年轻保代参与的难度较大。另一方面, 有些保代尤其是年青保代可能会转做可转债业务。 转债既是债券,也属于上市公司再融资,需经交易所审核,因此需要券商保荐,而且转债偏向标准化业务,难度稍低。 

最新一单过会的可转债是重庆水务发行的20亿元可转债,申万宏源承销保荐公司负责,保代龚春霞、苏晓琳分享了这单业务。证券业协会官网查询显示,龚春霞、苏晓琳迄今只为一单项目签字,两人的从业资历都不算太深。 

监管层亦适时优化政策,拓宽转债业务空间。今年6月,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鼓励科创板上市公司发行定向可转债、开展产业链上下游的并购整合,为股份对价的分期支付提供了更多更灵活的方案。定向可转债重组2023年11月正式试点转常规,今年6月13日迎来首单发行。 

iFinD显示,今年上半年有12只可转债完成发行,数量上不足去年上半年的1/3。随着新政的出台, 预期可转债下半年有增量空间 。 

(文中提及个股仅作举例分析,不作投资建议。)

最新评论

风险批露: 交易股票、外汇、商品、期货、债券、基金等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属高风险行为,这些风险包括损失您的部分或全部投资金额,所以交易并非适合所有投资者。加密货币价格极易波动,可能受金融、监管或政治事件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保证金交易会放大金融风险。
在决定交易任何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前,您应当充分了解与金融市场交易相关的风险和成本,并谨慎考虑您的投资目标、经验水平以及风险偏好,必要时应当寻求专业意见。
Fusion Media提醒您,本网站所含数据未必实时、准确。本网站的数据和价格未必由市场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做市商提供,所以价格可能并不准确且可能与实际市场价格行情存在差异。即该价格仅为指示性价格,反映行情走势,不宜为交易目的使用。对于您因交易行为或依赖本网站所含信息所导致的任何损失,Fusion Media及本网站所含数据的提供商不承担责任。
未经Fusion Media及/或数据提供商书面许可,禁止使用、存储、复制、展现、修改、传播或分发本网站所含数据。提供本网站所含数据的供应商及交易所保留其所有知识产权。
本网站的广告客户可能会根据您与广告或广告主的互动情况,向Fusion Media支付费用。
本协议的英文版本系主要版本。如英文版本与中文版本存在差异,以英文版本为准。
© 2007-2025 - Fusion Media Limited | 粤ICP备17131071号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