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也开始强调精算,员工收入要“多劳多得”

发布时间 2024-6-22 14:42
更新时间 2024-6-22 15:07
© Reuters.  银行也开始强调精算,员工收入要“多劳多得”
600015
-
601398
-
601668
-
601857
-
3988
-

编辑丨林伟萍

银行从业人员的收入总是备受关注。自今年年初以来有关银行业收入下滑的消息不绝于耳。不过从本刊收集的wind统计数据来看,银行从业人员的平均收入在过去三年仍然小幅上涨,相对而言,约半数银行高管的薪酬在下滑。

这一趋势,正符合监管改革方向。2022年8月财政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金融企业财务管理的通知》(下称“《通知》”),提出要积极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充分发挥工资薪酬的正向激励作用,并提出加大向一线员工、基层员工倾斜力度。 

2023年的银行从业人员收入,正体现了这一导向。同时,还体现出了多劳多得的倾向,为银行做出更高价值的员工,收入也更高。 

银行从业人员收入将向市场均值回归

根据行业内部人士介绍,目前银行的绩效薪酬体系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以平安银行为代表的市场化方式,即制定明确的业务提成标准,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明确知道自己的收入,股份行和城农商行多采用这一形式。平安银行在财报中表示,该行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岗定薪、以绩效定奖金、以长期业务绩效和银行市场价值定长期激励”的薪酬政策;招商银行也表示坚持“能高能低,多劳多得”的薪酬支付理念。这一体系下,员工的收入会因业绩不同,有比较大的差距。 

另一种方式是以机构盈利情况为基础,阶段性再分配利润。在这一模式下,同一机构的工作人员的收入差距相对较小,国有大行多采用这种形式。如工商银行在财报中表示,员工薪酬由基本薪酬、绩效薪酬和福利性收入构成。其中,绩效薪酬水平取决于本行整体、员工所在机构或部门以及员工个人业绩衡量结果;中国银行财报中也表示,绩效薪酬水平取决于集团、员工所在机构或者部门以及员工个人业绩考核结果等。 

在这两种不同模式下,调整员工收入的方式也不同。第一种模式多为调整业绩达标标准,第二种主要调整业绩提成标准。 

“最近的薪酬改革中,我们的主要方法是调高业绩要求,”某股份行员工对本刊表示,“感觉现在业务就像考试,试题难度增加了,分数线也提高了。”他说的试题难度增高了,主要指市场环境的影响;分数线提高则表示银行绩效门槛的提高。另一位业内人士对本刊表示,部分销售岗从业人员的收入仅为以前的60%左右。 

无论哪种薪酬模式下,员工收入基础都是银行盈利,在净息差走低的情况下,银行的盈利很难不受影响,因为在完成同样业绩的情况下,银行的利润相对会更低。 

“毕竟净息差在缩小,同样的AUM,银行获得的收益在下滑,工作人员的收入自然也会下滑,”某银行内部人士说。 

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一季度,银行净息差为1.54%。低于银行维持合理利润的净息差参考线1.8%。平安证券测算,2024年一季度,上市银行营收增速较2023年下降0.9个百分点至-1.7%,净利润同比下降0.6%,增速较2023年下降2%。 

此外,本刊发现,部分银行管理层薪酬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下滑。如民生银行2023年财报显示,该行领薪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包括现任及离任)已实际获得的税前报酬合计4681.7万元,2022年为5676.92万元,同比减少17.53%,同时民生银行已领取薪酬的该类人员减少1人,按照人均薪酬计算,同比减少15.03%。 

2023年国有行中邮储银行高管的人均薪酬同比下滑15.5%,农业银行高管人均薪酬同比下滑0.33%。若不考虑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人数变动,根据Wind统计数据粗略测算,A股42家上市银行中,平安银行、浦发银行等超过半数银行的高管薪酬都出现了下滑。 

“降薪也是市场充分竞争的表现,”某业内资深人士对本刊表示。但上述人士也表示,银行业从业人员的收入相对其他行业仍然具有竞争力,未来3~5年银行从业人员降薪的趋势将是确定的,“银行从业人员的收入将持续向市场均值回归。” 

2023年10家银行的人均薪酬已经超过50万元,江苏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排名前三,常熟银行以31万元排在最后。 

同时,高管薪酬的下调也符合金融改革的方向。2022年的《通知》下发同时,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中高级管理岗位人员平均工资增幅原则上不高于本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幅。有效平衡好领导班子、中层干部和基层员工的收入分配关系,加大向一线员工、基层员工倾斜力度。” 

强调精算

员工收入更加合理化

事实上,也确实有部分银行员工的收入是上行的。据上述业内人士介绍,即便在行业降薪成为趋势的大背景下,业绩做得非常好的10%业务人员,并没有降薪,反而有可能加薪,中间区间的从业人员的薪酬有望保持稳定或不同程度的降薪。 

他对本刊表示,“总体来看,银行在不断强调精算,未来银行从业人员的收入会出现分化。专业的稀缺性和确实能给银行创造实质性利益的员工的收入会是增长或者保持不变,单产较低的员工可能收入会持续出现较大的下滑。” 

“我们银行属于薪酬差距特别大的,业绩特别好的,收入就会很高。”上述股份行从业人员对本刊表示。他将行内不同人群对于收入的感受描述为“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小马过河’——每个人的感受不同”。 

从银行员工平均薪酬来看,过去三年在小幅上涨。根据wind数据计算,A股上市的42家银行在2021年、2022年和2023年,人均薪酬分别为42.63万元、42.74万元和43.21万元。平均薪酬上行,也坐实了多劳多得的趋势。 

此外,在银行不同板块的从业人员薪酬变化也不同。 

据上述行业内人士介绍,零售板块的业务人员收入下调较大,且较为一致。一般而言零售业务包括消费贷、经营贷、房贷等个人信贷,以及理财基金保险等中间业务收入。从消费贷、信用贷等来讲,首当其冲的便是息差缩窄带来的收益下行。与此同时,数字化的发展让更多的个人此类贷款可以直接通过线上完成,并不需要业务员介入。招商银行在财报中表示,公司基础业务、融资线上化率均超过92%。 

房贷方面,房贷利率在政策推动下持续下行,相对于前些年下滑了约一半以上,同时房贷总量出现大幅度下滑,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1~3月个人按揭贷款3643亿元,同比下降41.0%。 

个人理财基金保险方面,在市场行情和“报行合一”等政策的影响下,下滑明显。机构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42家上市银行的手续费及佣金等中间收入同比下滑超过10%。与此同时,该条线从业人员也面临数字化挑战。如招商银行财报显示,该行推出智能财富助理“小招”,AI实现人力替代超过1.7万人。 

相比之下,不同银行的对公板块从业人员收入则出现不同走势。原因在于国有大行的下沉。过去几年国家对于国有大行的普惠小微贷款增速或增量设定了明确的量化目标,在这一政策推动下,国有行不断下沉,凭借规模、成本、技术等优势,跟股份行及城农商行在更下沉的市场展开竞争,包括价格的竞争。 

直到2024年这一趋势还在继续,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数据,2024年1~3月大型商业银行的总资产分别同比增长了13.1%、12.7%和11.4%。股份制银行1~3月分别增长了5.9%、4.0%和4.0%。同时,银行资产进一步集中。1~3月大型商业银行总资产占银行金融机构的比例从41.9%提高至3月的42.4%。股份行的占比从16.9%下滑至16.7%,城农商行基本维持稳定。 

“反向讨薪”佐证银行风控能力进一步提升

自2023年以来,关于银行“反向讨薪”的报道不绝于耳。有机构统计,2023年有10家银行发布关于“反向讨薪”的信息。 

2022年8月在《通知》提出要建立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机制,“对于员工在自身职责内未能勤勉尽责,使得金融企业发生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或重大风险损失的,金融企业应当追责追薪。” 

根据原中国银保监会发布的《银行业保险业健全公司治理三年行动取得明显成效》显示,95%以上机构已制定并实施了绩效薪酬延期支付和追索扣回制度。 

但是“反向讨薪”并非降薪范畴,这一政策本质上是银行风险控制的策略。如农业银行在财报中表示,高级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人员发生违法、违规、违纪行为或职责范围内风险超常暴露的,本行根据情形轻重扣减、追回及止付相应期限的绩效薪酬和延期支付薪酬。 

“追索扣回制度一直存在,只是以前没有要求披露,现在监管要求披露,因而在市场引起关注。”上述业内人士对本刊表示。 

2023年中国银行披露,当年共计对2059人次执行追索扣回,金额合计2275万元;招商银行累计向4415名员工追索扣回绩效薪酬总金额4329万元等。 

但从实际操作中来讲,并不存在真正的“讨”。根据银行的规定,承担较大风险的岗位,部分业绩收入一般会延迟3年或3年以上才发放。如中国银行在财报中表示,承担重大风险和风险管控职责的人员,绩效薪酬40%以上需要实行延期支付,延期支付的期限一般不少于3年。 

“我们行一般人员延期3年发放,管理层延期5年发放”某行业内人士表示,并不一定真正存在钱到员工手中再返给银行的情况,“毕竟会涉及离职、扣税等问题,很难真正讨回来。一般追溯扣回在延迟发放期。但这与银行降薪无关。” 

(本文已刊发于6月8日《证券市场周刊》,原标题为《银行开始强调精算,员工收入体现多劳多得》。文中提及个股仅作举例分析,不作买卖推荐。)

最新评论

风险批露: 交易股票、外汇、商品、期货、债券、基金等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属高风险行为,这些风险包括损失您的部分或全部投资金额,所以交易并非适合所有投资者。加密货币价格极易波动,可能受金融、监管或政治事件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保证金交易会放大金融风险。
在决定交易任何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前,您应当充分了解与金融市场交易相关的风险和成本,并谨慎考虑您的投资目标、经验水平以及风险偏好,必要时应当寻求专业意见。
Fusion Media提醒您,本网站所含数据未必实时、准确。本网站的数据和价格未必由市场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做市商提供,所以价格可能并不准确且可能与实际市场价格行情存在差异。即该价格仅为指示性价格,反映行情走势,不宜为交易目的使用。对于您因交易行为或依赖本网站所含信息所导致的任何损失,Fusion Media及本网站所含数据的提供商不承担责任。
未经Fusion Media及/或数据提供商书面许可,禁止使用、存储、复制、展现、修改、传播或分发本网站所含数据。提供本网站所含数据的供应商及交易所保留其所有知识产权。
本网站的广告客户可能会根据您与广告或广告主的互动情况,向Fusion Media支付费用。
本协议的英文版本系主要版本。如英文版本与中文版本存在差异,以英文版本为准。
© 2007-2025 - Fusion Media Limited | 粤ICP备17131071号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