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6月20日讯(编辑 李响)近日,据多家媒体报道,关于部分保险公司6月底停售预定利率3.0%,7月起起售2.75%增额终身寿险产品的消息被市场广泛关注。作为近两年“明星”产品,增额终身寿险在传统寿险基础上增加保额递增的理财属性,在当前资产收益下行背景下被市场热捧,据机构估算,2024年保险公司增额终身寿险保费收入或达到9224亿元。
据了解,尽管此次调降预定利率主要基于风险管控,仅发生在部分险企,但业内认为利率普降已“箭在弦上”。业内人士表示,随着险资调降负债成本不断演进,险企欠配资金较多,后续有望对超长期限地方债和金融债偏好进一步提升。
负债端承压, 下调预定利率已“箭在弦上”
近日,据上证报报道,某寿险公司将于6月30日正式停售预定利率3.0%的增额终身寿险,并将于7月1日上市预定利率2.75%的增额终身寿险,且新产品已报备成功。同时,还有几家寿险公司也计划停售相关产品,另有保险公司已宣布6月30日下架趸交高现价产品。
公开信息显示,目前,我国保险行业存量普通寿险保单占比仍高,与此同时,随着近年来居民风险偏好的下移,以及其他理财型产品刚兑属性的打破,带有理财属性的增额终身寿险等产品兴起,进一步加大保险公司负债端刚性成本,使其在资产收益下行背景下面临一定利差损风险。
由于利差损压力增加,早在去年7月31日前,保险公司已按监管通知停售所有预定利率高于3.0%的传统寿险,以及预定利率高于2.5%的分红保险、最低保证利率高于2.0%的万能保险。相隔时间1年不到,3.0%的预定利率又将面临再次下调。
西南证券固收分析师杨杰峰认为,与去年保险行业全面停售预定利率3.5%的寿险产品相比,本次6月末时点上部分险企调降预定利率的影响相对有限。“这仅包含增额终身寿险,并不涉及其他险种(万能险、分红险和投连险等)的预定利率,因而并不是监管正式发文引导后的全面下调”。
尽管该现象尚属个别事件,主要受部分公司风险管控要求,不过保司管控利差损风险或已“箭在弦上”。
“目前还没有收到下调增额终身寿险产品预定利率的文件,也没有听说明确下调预定利率的时间,不过负债端成本压降是趋势,去年以来市场利率下调速度很快,增额终身寿险是很多中小险企的互联网拳头产品,大卖的同时负债端也吃不消。”某险企市场人士表示。
据了解,预定利率是指寿险公司在产品定价时,根据公司对未来资金运用收益率预测而为保单假设的每年收益率,即保险公司提供给消费者的回报率,预定利率由3%调降至2.75%,意味着险企负债端成本将有所改善。
机构人士表示,险企传统险新品报备预定利率调降也反映了监管的意图,调降负债成本后,短期或带来需求提前释放,高基数下保司二季度新单增长压力有望缓释,与此同时,在负债端压力改善下,险企有望对超长期限地方债和金融债偏好进一步提升。
险资欠配资金较多,长久期地方债抢配行为明显
从5月托管数据来看,据中信证券团队统计,保险机构银行间市场债券托管规模为4.44万亿元,环比上涨0.89%,以稳健加仓利率债为主。增量结构上,险资主要加仓超长利率债,主要增配地方债和政金债,其他品种变化不大。
“今年保司保费收入普遍高于往年同期,收益率下调消息出台后前端销售力度明显加强,很多前期意向客户看到超长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5%后转来下订的不少,保司6月的保费收入预计不会差,近期险资抢配行为明显,欠配的资金很多”,某大型外资保险公司人士表示。
据杨杰峰测算,2024年保险公司增额终身寿险保费预计收入约为9224亿元,此次全面调降增额终身寿险预定利率25BP后,对保司的边际成本调降约为3.97BP。
杨杰峰表示,对保险机构2023年3月和8月在银行间市场托管的债券结构拆分后发现,保险公司在调降产品预定利率后往往增加了地方债和金融债的持有比例,并相应地调减了国债和同业存单在资产端的占比。
图:调降预定利率前后保险机构托管债券结构
数据来源:西南固收,财联社整理 此外,从二级市场的净买入情况来看,保险机构在预定利率降低之后同样表现为提高对地方债和商金二永债(其他)的增持力度,其中对期限为15Y及以上债券的净买入占比从3月的40%提升至8月的58%,而占比减少的部分则主要在于国债和同业存单。
杨杰峰认为,保险机构的投资偏好仍然是拉长资产久期,并且在利率债方面更偏好有流动性溢价的地方债。不过鉴于保险负债增加传导到投资端需要一定的时间成本,“‘炒停售’期间,保险公司的工作重心可能更加集中在负债部门的抢市场和扩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