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高级数据:最高 立减50%InvestingPro手慢无

张艺谋版《三体》引爆上影节 AI触发“激辩”上市影企董事长观点交锋 |直击上影节

发布时间 2024-6-19 15:32
更新时间 2024-6-19 15:37
张艺谋版《三体》引爆上影节 AI触发“激辩”上市影企董事长观点交锋 |直击上影节

财联社6月19日讯(记者 崔铭)“科幻方面我们现在在做几个电影项目,其中包括光线传媒和三体宇宙联合开发《三体》电影。这部电影确定了导演,由张艺谋执导,现在已经进入到前期运作。”光线传媒(300251.SZ)董事长王长田在上影节开幕论坛上的一番“剧透”,直接将《三体》电影推上热搜。

作为电影里较为特殊的类型,科幻电影往往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电影工业水平,即便面临制作周期长、难度大、成本高、受众窄等难点,科幻电影依然是无数中国电影人致力于攻克的重要领域。

从《流浪地球》系列斩获87亿票房、掀起大众观影热潮,到如今大导演执导大IP开发,科幻电影正在飞速成长为具有巨大商业潜力的电影类型。而眼下,以AI为代表的新技术更是加速了这一发展趋势。

在本届上影节期间,财联社记者观察到,与去年相似的是,AI仍然是各大论坛和行业交流中的高频词。不同的是,今年业界人士对于AI的讨论变得更加务实,投身于此的上市公司掌门人们也对AI在电影业的应用前景有了分歧。

名导坐镇、投资不设限,《三体》电影引爆上影节

“我们做了这么多年IP,比不上一个三体。”王长田在上影节金爵论坛上感叹道,“自从公布了《三体》电影的导演后,迅速引发强烈反应,让我体会到三体IP强大的影响力,也感到了沉重的压力。”

光线传媒将与三体宇宙共同开发《三体》电影,导演为张艺谋。王长田透露,《三体》电影正处于打磨剧本的阶段,同时也在全球范围内筛选除了导演、编剧之外的主创人员。目前的规划只筹备一部,先但不排除未来会有第二部。

(《三体》电影在上影节正式公布 图源上影节官网) 作为顶尖国产科幻IP,三体在全球拥有超3亿粉丝,其商业价值不言而喻。自2018年完成对三体版权的全方位收拢后,三体宇宙一直在推进IP各项内容的开发,目前围绕三体IP在商业衍生方面创造了超20亿元的商业价值,覆盖衣食住行领域。

此前在接受财联社记者专访时,三体宇宙CEO赵骥龙表示,对于三体IP内容规划,主要集中在影视听、泛文化、互动娱乐和实景娱乐几个方面。开发策略是提供尽可能多类型的三体内容,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详见:三体宇宙CEO赵骥龙:希望《三体》IP的开发至少能做100年|财专访

此次头顶大导演、大IP的光环,《三体》电影一经公布瞬间引爆市场。王长田坦言,这部作品的改编面临非常大的难度,最大的难度是对原著的取舍。

“我们也准备好了将来要承受一些非议。”王长田在谈及尊重原著时表示,剧集的改编有更大的发挥空间,但放在电影身上就很难。不管怎么取舍,都会有一些人不满意。这部电影除了尊重电影、尊重导演,也会做电影化的创新,相信张艺谋导演的创造力。

王长田表示,《三体》电影在投资上总原则是没有上限。“需要多少投资就会有多少,不希望捆住手脚,希望做出最好的《三体》,不辜负大家的期待。”

有共识也有分歧,影企董事长“激辩”AI

“王长田总,请你看首映,你不要不相信。”在详细阐述完自己如何用AI数字人技术在电影《传说》中还原年轻成龙、并且效果逼真让人难以分辨后,博纳影业(001330.SZ)董事长于冬向王长田发出观影邀约。

于冬介绍,博纳今年成立了AI工作室,先从短片、形象开始,积累数字资产。定档暑期(7月12日)上线的电影《传说》将在大银幕上展示“年轻成龙”的数字资产。他认为,如今积累的数字资产在将来可以让电影有更丰富的格局和形态,这不只是改变广告行业、图片摄影、短视频、动画电影,而是正在影响和改变大银幕电影。

于冬所说的“不相信”,是源于日前2024海上论坛上,王长田曾向于冬直言,“《传说》应用AI所做的呈现,我认为就是原来使用的软件升级提升而已,没有AI照样可以做。”

王长田认为,在实际运用过程中,AI目前远远达不到电影级作品的需求。他判断,AI真正能够成熟应用到电影中、制作的画面能够在大银幕上放映出来,还需要两三年。

(影企大咖在上影节开幕论坛圆桌讨论 图源上影节官网) “一个生产工具”,这是王长田对于AI的定位。“AI在下一步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很多人觉得它可能会颠覆行业,但我认为它很难颠覆电影。因为电影是以创意为核心的东西,而这个创意是人发出的、是人指挥AI。”

不过,上影集团董事长王健儿认为AI不仅是工具,还可能成为创作伙伴。“跟创作者交流过程中,普遍感受到AIGC是不可控的。有时候AI生成的结果甚至比自己原来想象的还要好,我想这就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创作灵感,而不是作为一个工具去完成我想要的东西。”

王健儿透露,上海电影(601595.SH)出品的新项目《雪龙号》电影,将尝试用AI技术解决南极拍摄制作的问题。据悉,该电影由真实事件改编,讲述2013年中国“雪龙号”科考船在南极海域营救俄罗斯科考船数十名外国游客的故事。

过去技术革新一直都在,但影视创作的方式一直没有太大的变化。不过,ChatGPT的问世,终于为影视圈带来了显著的影响。当前,电影行业在AIGC赋能内容创作上达成了共识,AI也成为行业最大变量。

阿里影业(01060.HK)总裁李捷看好AI在拍摄端的应用,类似于虚拟拍摄+AI这种方式。“希望虚拟拍摄能够先从更具像的角度解决电影实拍的问题,在科幻电影、灾难电影,包括一些非现实主义写实的电影,虚拟拍摄将会有巨大的表现。”

“三到五年内,AI是一种优化,是一种效率的提升,是一种降低成本的方向,它对传统影视制作的整个创作者、以创意为核心的改变,是不会动摇的。”李捷表示。

新技术浪潮下,未来的电影有哪些可能性?

过去一年,以AI、大模型为首的新技术正在从文本、图片向视频领域渗透。蓝色光标(300058.SZ)为宁德时代(300750.SZ)打造全球首个AI生成用户主演的互动式广告、万兴科技(300624.SZ)旗下万兴“天幕”技术支持生成《歌手2024》片头部分视频画面……越来越多企业已经开始切入AIGC视频应用。

今年上影节期间,上影节官方与上海普陀区合作了“未来影院”沉浸式交互体验,即依托AR、VR、MR等多种影像技术策划XR作品展映。深受广大市民的欢迎,预约一经开启就迅速被抢空。

财联社记者近日走进这一颠覆传统观影概念的“未来影院”,感受到光影与技术融合构成的全新体验。在这里,观众不再是被动接受影像,而是可以主动参与到电影世界中、并与电影与其他观众进行互动。

(上影节“未来影院”单元 财联社记者摄) “未来影院”现场被划分为四个单元,共有26部影片。既有借助VR设备以第一视角置身秦始皇陵的多人交互体验《隐秘的秦陵》,也有360度实时观影的《21-22中国》《山行》等影片,以及1:1还原真实赛道驾驶的“赛车模拟器”。

(市民正在“未来影院”体验360度观影 财联社记者摄)

(市民正在体验多人交互影片《隐秘的秦陵》 财联社记者摄) 财联社记者观察发现,与去年相比,今年的展映作品更注重视觉体验,部分作品已经落地线下商业空间,项目成熟度有明显的提升。

当前,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算法,AI已经逐步进入到影视创作的各个环节中。而在银幕之外,AI等新技术也在融合、探索一系列全新的故事体验和商业可能。

最新评论

风险批露: 交易股票、外汇、商品、期货、债券、基金等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属高风险行为,这些风险包括损失您的部分或全部投资金额,所以交易并非适合所有投资者。加密货币价格极易波动,可能受金融、监管或政治事件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保证金交易会放大金融风险。
在决定交易任何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前,您应当充分了解与金融市场交易相关的风险和成本,并谨慎考虑您的投资目标、经验水平以及风险偏好,必要时应当寻求专业意见。
Fusion Media提醒您,本网站所含数据未必实时、准确。本网站的数据和价格未必由市场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做市商提供,所以价格可能并不准确且可能与实际市场价格行情存在差异。即该价格仅为指示性价格,反映行情走势,不宜为交易目的使用。对于您因交易行为或依赖本网站所含信息所导致的任何损失,Fusion Media及本网站所含数据的提供商不承担责任。
未经Fusion Media及/或数据提供商书面许可,禁止使用、存储、复制、展现、修改、传播或分发本网站所含数据。提供本网站所含数据的供应商及交易所保留其所有知识产权。
本网站的广告客户可能会根据您与广告或广告主的互动情况,向Fusion Media支付费用。
本协议的英文版本系主要版本。如英文版本与中文版本存在差异,以英文版本为准。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 | 粤ICP备17131071号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