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抢跑618,快人一步解锁六月AI精选股年中特惠

美股新股解读 | 短期需偿债千万美元,赴美上市成禄达集团(LUD.US)“解药”

发布时间 2024-6-15 21:13
更新时间 2024-6-15 21:36
美股新股解读 | 短期需偿债千万美元,赴美上市成禄达集团(LUD.US)“解药”

钢铁行业是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之一,近年来,有关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促进钢铁行业的快速、健康、有序发展,着眼点在于压缩淘汰技术水平低、产能过剩、能耗物耗大、高污染的落后产品产能。

目前,行业在应对环保和碳减排上也正做出相应努力,迎接节能减排挑战。例如,提高生产能效、增加废钢再利用、推动碳捕获和封存(CCUS)等。

作为庞大钢铁行业中的一环,主营碳钢和不锈钢法兰、管件制造的禄达集团(LUD.US)尝试向纳斯达克发起冲击。

盈利能力下降,短期偿债压力较大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禄达集团的历史始于2004年,总部位于香港,至今已有20年的运营历史,主营不锈钢与碳钢法兰以及零配件产品的制造和销售。

其中,公司生产基地位于山东泰安,销售网络则主要包括来自中国、南美、澳大利亚、欧洲、亚洲(不包括中国)和北美的客户。

目前,公司生产的主要产品法兰用于行业设施、工厂和设备的建设,以及一些特定应用,如压力设备、海洋和海上应用。产品有各种尺寸、形状和规格,以满足不同行业的具体要求,包括焊颈法兰、滑套法兰、螺纹法兰和盲法兰等多种类型。

据招股书最新财务数据显示,2023年度,禄达集团实现应收5140万美元,较2022年的4990万美元同比提升3.16%;2022、2023年毛利分别为1030万美元和1090万美元,2023年同比提升5.93%;净利润分别为307万美元和302万美元,2023年同比下降1.13%。

其中,公司营业收入主要可分为来自中国香港的贸易和中国内地的制造两大部分。其中,制造业务市公司最大的业务分布,分别于2022、2023年的占收比达到85.1%、89.4%。而中国香港贸易业务的客户群主要由海外客户组成,分别占2022和2023财年总收入的约14.9%、10.6%。

从盈利能力来看,公司2022、2023年毛利率分别为20.63%、21.18%;净利率分别为6.15%、5.90%。

据此前消息,公司计划以每股3美元至4美元的价格发行大约250万股股票,计划筹资约900万美元,以发行价区间中间值计算,公司总市值将达约7900万美元。

针对公司赴纳斯达克递表,证监会也曾要求禄达集团就外商投资合规性等问题进行补充说明,包括:公司设立以来股本和股东的变化情况、外商投资的合规性、财务数据情况、安全生产情况等。

而据智通财经APP了解到,2023年底,公司拥有未偿还银行借款约1191万美元,其中约1120万美元的银行借款将在一年内偿还,80万美元的银行借款将在一年后偿还,银行借款的年实际利率为2.66%至8.06%。

截至2023年底,公司现金等价物411.58万美元,而对公司一年内需偿还的借款规模,禄达集团短期内或仍面临较大偿债压力。

节能减排给公司提出更高要求

在我国,钢铁行业通常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约5%。然而,它也占该国碳排放总量的约15%,由此也成为节能减排重点关注的行业之一。

近日,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也印发《钢铁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要求到2025年底吨钢综合能耗比2023年降低2%以上,另外通过实施钢铁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形成节能量约2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5300万吨。

同时,再度强调了在此期间实行粗钢产量控制以及提升短流程比重等结构转型要求。在《行动计划》发布后,市场普遍比较关心减排目标隐含的粗钢减产要求。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到,在《行动计划》中明确了到2025年,废钢利用量达到3亿吨,电炉钢产量占粗钢总产量比例力争提升至15%,并未对未来两年的粗钢产量调控做出具体的定量要求。目前来看,实现这一目标仍有较大难度。

从实现总量减排的路径看,一是降低单位能耗,二是控制总体产量,因此其中也隐含了对产量控制的要求。从二氧化碳减排角度,有机构预计,以1吨标准煤对应2.62-2.7吨二氧化碳排放测算,对应粗钢减量基本在1500-1600万吨。

而值得关注的是,自2021年国内钢铁需求回落以来,钢材出口量的增加起到了很大对冲内需下降的作用。而《行动方案》中的出口规定若对钢材出口形成抑制,将会影响总量供需。

就钢铁企业而言,依然面临着几方面的行业竞争压力。一方面,钢铁型材行业的产能过剩,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之间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竞争日趋激烈;另一方面,企业在抢占市场份额,拓展客户渠道方面也面临着存量竞争;此外,面对节能减排使命,企业也需开发更先进的钢铁型材生产技术,以适应行业要求。

对于禄达集团而言,钢配件市场面临着国内和国际的若干重大挑战,对行业的稳定和增长构成风险。就生产而言,公司面临碳排放政策要求的挑战;就贸易而言,公司也面临贸易壁垒,对高碳产品征收关税以及反倾销措施等风险,此次公司能否冲击成功,仍还是一个未知数。

最新评论

风险批露: 交易股票、外汇、商品、期货、债券、基金等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属高风险行为,这些风险包括损失您的部分或全部投资金额,所以交易并非适合所有投资者。加密货币价格极易波动,可能受金融、监管或政治事件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保证金交易会放大金融风险。
在决定交易任何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前,您应当充分了解与金融市场交易相关的风险和成本,并谨慎考虑您的投资目标、经验水平以及风险偏好,必要时应当寻求专业意见。
Fusion Media提醒您,本网站所含数据未必实时、准确。本网站的数据和价格未必由市场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做市商提供,所以价格可能并不准确且可能与实际市场价格行情存在差异。即该价格仅为指示性价格,反映行情走势,不宜为交易目的使用。对于您因交易行为或依赖本网站所含信息所导致的任何损失,Fusion Media及本网站所含数据的提供商不承担责任。
未经Fusion Media及/或数据提供商书面许可,禁止使用、存储、复制、展现、修改、传播或分发本网站所含数据。提供本网站所含数据的供应商及交易所保留其所有知识产权。
本网站的广告客户可能会根据您与广告或广告主的互动情况,向Fusion Media支付费用。
本协议的英文版本系主要版本。如英文版本与中文版本存在差异,以英文版本为准。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 | 粤ICP备17131071号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