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抢跑618,快人一步解锁六月AI精选股年中特惠

“Her时代”越来越近! 苹果欲借AI革新Siri 专属于你的全能“AI管家”即将诞生

发布时间 2024-5-31 08:15
更新时间 2024-5-31 08:37
“Her时代”越来越近! 苹果欲借AI革新Siri  专属于你的全能“AI管家”即将诞生
MSFT
-
GOOGL
-
AAPL
-

智通财经APP获悉,多次精准提前透露iPhone更新细节的苹果(AAPL.US)产品爆料人马克·古尔曼(Mark Gurman)最新发文称,苹果公司计划利用最先进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对其虚拟语音助手Siri进行全面升级,即将端侧AI大模型与苹果Siri全面整合,此举将使苹果iOS系统用户能够仅用语音就能够控制单个应用程序(App)的所有功能,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应用程序全面联动与交互。Siri定位或将不再是笨拙的形式化语音助手,而是类似于电影《HER》中那位超级了解用户偏好和操作习惯的专属“全能AI伴侣”。

古尔曼援引知情人士透露的消息报道称,全新的操作系统将首次允许苹果专属的语音助手Siri控制各个应用程序中的几乎所有功能。由于该计划尚未正式公开,这些知情人士要求不具名。知情人士表示,这一变化需要使用大型语言模型(即LLM,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背后的核心技术)对Siri的基础底层软件进行全面改造,预计这将是苹果重新推动其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与创新,以及推动iPhone等苹果设备更新换代的最大亮点之一。

此次升级是苹果公司更大规模人工智能战略的重要部分,该战略的详细规划可能将在美东时间6月10日的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上公布。据古尔曼独家爆料,苹果正在准备几项功能,其中包括上述提到的能够控制应用程序的语音助手Siri、语音备忘录转录和摘要、网站和通知的快速回顾、自动消息回复、高级照片编辑功能和人工智能生成的定制化表情符号、Xcode在内的苹果开发者工具也将获得基于AI大模型的全面增强等等。

作为苹果AI战略推行的一部分,更基本的人工智能任务将在设备端进行处理,而更高级且更加复杂的AI功能将通过云端进行处理,即拟推出的“AI iPhone”等设备将以端侧AI大模型为核心同时辅以更复杂的云端AI。

据悉,苹果公司近日一直在尝试与ChatGPT开发商OpenAI达成协议,将OpenAI引以为傲的GPT大模型以及其他先进技术整合到iOS等端侧操作系统中,并同时在与谷歌母公司Alphabet Inc.就未来使用其Gemini人工智能软件进行谈判。苹果软件主管克雷格·费德里吉(Craig Federighi)告诉他的团队,要在今年的操作系统更新中尽可能多地开发全新的人工智能功能。

一个能够控制App的私人专属“AI管家”即将上线

古尔曼撰文称,Siri将是WWDC发布会上的最关键焦点之一。新系统将允许Siri更精确地控制和自动化操作iPhone或iPad,并且将深度学习用户偏好和操作习惯,几乎为用户量身打造了一个专属于用户本人的全能型“AI管家”。这包括能够打开单独的文档,将一份笔记移动到另一个文件夹,帮助编辑、发送或删除电子邮件,打开Apple News中的特定出版物,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网页链接,甚至要求设备端的Siri提供文章摘要且将其编制至Word等应用程序中。

当前的Siri更像是一个“形式化的机器”,主要局限于更广泛的简单命令,比如根据用户命令播放音乐播放列表、查找信息、通过语音拨通联系人电话或控制智能家电。苹果还向开发人员提供所谓的“应用程序意向”,允许他们设计为Siri单独开发各种新功能以及基于使用者的个性化功能。

苹果新系统将相比于2018年推出的Siri Shortcuts更进一步,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分析和处理人们在他们各自的设备上的操作行动并精准地给予定制化建议,并自动启用Siri调用和控制App的功能。古尔曼表示,一开始,它将仅限于苹果自己的iOS应用程序,同时计划支持数百种不同的命令,随后有望随着Xcode等苹果开发生态与AI软件开发生态全面整合而覆盖几乎所有应用程序。

据知情人士透露,更新后的语音助手Siri功能是苹果更为复杂的人工智能项目之一,可能最早要到明年才会发布完整版,届时它将成为iOS 18后续更新的一部分。新操作系统的第一个初步版本将于9月发布,届时一些简单的AI交互功能将呈现,大约与下一代iPhone机型同时发布。

一开始,新的Siri一次可能只能处理简单命令,但苹果计划允许用户将命令串联在一起。例如,他们可以让Siri总结一段会议记录,然后在一次用户请求中把它发短信给同事。或者从理论上讲,iPhone可以被要求精准裁剪一张照片,然后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朋友。

新推动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是一个自动化系统,该系统将使用人工智能来自动确定一个功能是应该在设备端侧AI处理还是通过云端AI处理。

但是这也引发了一些隐私问题。虽然设备上的AI任务不会共享个人信息,但基于云的方法将需要将一些私人的用户数据传输到远程服务器。据媒体本月早些时候报道,这些信息将受到为数据中心提供动力的高性能苹果Mac芯片中所谓的“Secure Enclave”保护。

苹果将创建一份“情报报告”,解释信息的具体保护方式,试图进一步向客户保证他们的数据隐私。这家iPhone制造商也不会建立客户档案,而谷歌和Facebook母公司Meta等科技巨头在这方面曾遭批评。

通过升级Siri,苹果希望重振这款落后于竞争对手服务的开创性产品。该公司于2011年首次推出Siri,使其在基于语音的界面和人工智能方面领先一步。但苹果很快就输给了亚马逊Alexa和谷歌Google Assistant。两年前,当ChatGPT等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聊天机器人横空出现时,苹果再次措手不及。

AI iPhone——苹果击破当前困局的利器?

苹果目前正在与旗舰iPhone销量放缓作斗争,其股价今年的表现远远落后于微软、Meta、英伟达等科技巨头。该股在2024年下跌约0.5%,而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100指数(Nasdaq 100 stock Index)则上涨超10%。苹果股价周四在纽约上涨0.5%,至191.29美元。

苹果管理层当前全力押注于iPhone、iPad和Mac的全新人工智能功能,力争将AI大模型嵌入这些终端设备,以及押注Siri功能革命性的强化,将鼓励用户升级他们的iPhone等苹果设备。古尔曼爆料称,苹果终端设备上的端侧AI功能需要iPhone 15 Pro或者更高级别的iPhone版本才能顺利运行。

随着AI技术的发展,将更强大的AI大模型功能集成到智能手机等端侧设备中已成为科技行业的主流趋势。同时,业界也在积极应对与此相关的挑战,如专用AI芯片的海量数据处理能力、能耗效率、存储限制和隐私保护等。

目前,头部智能手机硬件厂商纷纷下场自研大模型,而且正在把能离线运行的端侧大模型,植入到新一代机型中,打造所谓的 “AI 大模型智能手机”。相比调用云端算力的通用AI大模型,端侧本地大模型可以让智能手机用户更加高效、便捷、安全地使用ChatGPT等类似产品,并且借助端侧AI有望实现更符合用户个人需求的“私人AI助理”,类似于电影《HER》那样的“AI伴侣”。不过将AI大模型应用到智能手机端并不容易,不但要考虑到大模型参数量级、AI 体验和手机能耗等问题,还要承担从落地到迭代每年数十亿元的成本投入规模,这对于厂商硬实力也是种极大考验。

但“AI大模型手机”对于用户和智能手机厂商来说将带来巨大价值,尤其是在用户换机动力匮乏背景下,AI大模型将成为智能手机厂商市场竞争的重要筹码,同时也将是提升未来销量的最重要技术手段。AI大模型未来有望变成每个智能手机用户定制型专属超级助理,革新智能手机乃至所有消费电子应用终端的使用体验。

为了实现智能手机上运行AI大模型,一些智能手机硬件制造商正在研究集成专用的AI处理器,这些专有AI芯片专为高效处理AI任务设计,力争提高运算效率和能耗比。制造商们还力争通过云计算和边缘计算结合,某些复杂的AI处理在云端完成,而实时或敏感的任务在本地处理,以及探索使用模型剪枝、量化和知识蒸馏等技术减少大模型的实际规模和计算需求,使其适合在资源受限的应用设备终端运行。

周三,华尔街大行美国银行重申该机构对苹果股票的“跑赢大盘”评级,预计这家科技巨头将在下个月的开发者大会上公布其生成式人工智能战略。美银分析师Wamsi Mohan写道,最新的带有人工智能的iPhone系列可能将推动“多年”升级周期,类似于当年智能手机革命开始时的情况。

美国银行予以苹果高达230美元的目标价,该行预计人工智能手机的采用曲线将快于5G时代智能手机的采用曲线,并指出升级的次数可能将触发十年一次的iPhone大事件。分析师Mohan补充表示,虽然下一代iPhone的许多功能可能会在苹果开发者大会之后陆续透露,但这次大会很可能会让AI智能手机成为主流,尤其是随着ChatGPT等对话式人工智能工具越来越融入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之中。

知名研究机构Canalys近日发布研究报告,预计2024年全球16%的智能手机出货量为AI智能手机,而到2028年,该机构预计这一比例将呈指数级增长至54%,在2023年—2028年间的AI智能手机市场规模的复合增速(CAGR)将高达63%,主要受消费者对AI全能助手和端侧自动化处理等增强功能需求的强力推动;预计这一转变将率先出现在高端智能手机机型上,然后逐渐为中端智能手机所采用,反映出端侧生成式AI作为更普适性的先进技术渗透整体智能手机市场的趋势。

最新评论

风险批露: 交易股票、外汇、商品、期货、债券、基金等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属高风险行为,这些风险包括损失您的部分或全部投资金额,所以交易并非适合所有投资者。加密货币价格极易波动,可能受金融、监管或政治事件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保证金交易会放大金融风险。
在决定交易任何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前,您应当充分了解与金融市场交易相关的风险和成本,并谨慎考虑您的投资目标、经验水平以及风险偏好,必要时应当寻求专业意见。
Fusion Media提醒您,本网站所含数据未必实时、准确。本网站的数据和价格未必由市场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做市商提供,所以价格可能并不准确且可能与实际市场价格行情存在差异。即该价格仅为指示性价格,反映行情走势,不宜为交易目的使用。对于您因交易行为或依赖本网站所含信息所导致的任何损失,Fusion Media及本网站所含数据的提供商不承担责任。
未经Fusion Media及/或数据提供商书面许可,禁止使用、存储、复制、展现、修改、传播或分发本网站所含数据。提供本网站所含数据的供应商及交易所保留其所有知识产权。
本网站的广告客户可能会根据您与广告或广告主的互动情况,向Fusion Media支付费用。
本协议的英文版本系主要版本。如英文版本与中文版本存在差异,以英文版本为准。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 | 粤ICP备17131071号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