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高级数据:最高 立减50%InvestingPro手慢无

拆解维他奶国际(00345)最新财报:疯狂“卷”饮料?

发布时间 2024-5-21 21:38
更新时间 2024-5-21 22:05
拆解维他奶国际(00345)最新财报:疯狂“卷”饮料?
0386
-
HSCC
-
HSH35
-
3331
-
HSTECH
-

5月20日,吃喝板块大幅走高,沉寂许久的维他奶国际(00345)也向投资者送上了“表演秀”——当日早盘,维他奶股价强势拉升,盘中一度飙升15.5%。截至收盘,股价大涨11.54%,报于7.25港元。

消息面上,维他奶公布最新业绩预告表示,集团预期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财政年度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将取得港币1.06亿元至港币1.26亿元,同比大约上升132%至176%。公告称,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内地业务的经营溢利大幅增加。

自2021年7月袭警事件后,内地营收显著下滑影响公司整体业绩已是行业心照不宣的共识。现如今,内地业务经营溢利大增是不是代表着公司已经走出此前不利影响了?

盈利大增≠收复内地市场

如何收复内地市场,一直是梗在维他奶心头的“老大难”问题。这一点亦可以从它的最新财报窥出。

2021年7月,因为“员工袭警事件”影响,维他奶一时之间陷入舆论漩涡,多年建立起来的品牌形象付诸流水——国内大量商家纷纷下架其产品,内地两位代言人在第一时间宣布终止合作,广大网友也发起了轰轰烈烈的抵制运动。

然而,此次负面事件带来的“蝴蝶效应”不止于此。

股价方面,智通财经APP注意到,维他奶股价自2019年6月创下46.2港元的历时高点后,“长牛”走势便戛然而止,处于波动起伏的状态。而2021年7月袭警事件后,公司股价又开始迈入新的下滑通道,至2024年4月16日还曾下探至5.32港元的低点,距离最高点股价下跌近9成。

业绩方面,因为袭警事件,维他奶在内地市场品牌形象大跌,而内地市场自2017年起便是其重要的收入来源,有一半的营收近乎是由内地市场贡献。受此影响,近年来,维他奶的营收状态一直萎靡下滑。

据财报数据显示,2022财年,该公司营收为65.01亿港元,同比下降13.55%;净利润为-1.59亿港元,暴跌129%。值得注意的是,这是维他奶近20年来首次亏损。

2023财年该公司营收则为63.41亿元,同比下滑2%;净利润为0.49亿元,相对于2022财年亏损表现有所好转,但不可否认的是营收则继续处于下滑趋势。其中,期内内地营收为35.09亿元,同比下滑9%。

而到了2024年财年中期,维他奶整体收入为33.91亿元,同比下滑7%,净利润为1.63亿元,同比增长15%。期内,维他奶国际内地市场收入依旧有所下滑,录得营收为17.98亿元,同比下滑6%,但好在盈利显现增长之势,同比增长36%至1.90亿元。由此可见,在品牌危机爆发后,虽然盈利有所扭转,但营收增长则成了公司的一大难题。

(数据来源:维他奶财报)

在最新的业绩预告中,维他奶对于盈利大增的表现归功于——中国内地业务的经营溢利大幅增加所致,但说句实话盈利的增长并代表营收的增长,盈利的增长有可能是降本增效所致,从收入的层面来看,该公司并未真正的恢复内地市场。

“内卷”+低估的赛道 反弹空间有限?

虽然修复内地市场是维他奶解决营收放缓瓶颈的关键之处,但在越来越“卷”的饮料赛道,“谈修复市场”并不容易。

维他奶国际旗下的饮品大多属于软饮料赛道,软饮料主要是指饮料中的乙醇含量在0.5%以下的非酒精饮料,包括包装饮用水、果蔬汁类及其饮 料、蛋白饮料、碳酸饮料(汽水)、特殊用途饮料、风味饮料、茶(类)饮料、咖啡(类)饮料、植物饮料和固体饮料。

近年来,消费者在选择饮食时最首要的三个因素是“健康”、“多样化”以及“均衡”,营养健康的饮食习惯已成为目前的食品消费趋势。由于“茶文化”和“健康文化”的盛行,促进了软饮料细分行业茶类饮料行业、植物蛋白饮料行业的快速发展。

从市场规模来看,当前的软饮料赛道已经呈现“缓慢增长”的成熟阶段。

据相关研报数据披露,中国软饮料行业的市场规模由2018年的3,726.1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4,637.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5.6%。未来中国软饮料行业的市场规模发展较稳定,整体呈小幅度上升趋势,预计中国软饮料行业2027年市场规模为4,719.0亿元,2022年至2027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0.3%。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软饮料细分行业数量较多,市场较为分散,行业内竞争十分激烈。

就拿维他奶两大主要产品“维他豆奶”和“柠檬茶”来说,亦面临着激烈竞争。

据国海证券引用的中国报告网数据,2020年,豆本豆在中国内地豆奶市场份额为20.7%,维他奶的市场份额只剩下16.9%。另据欧睿国际数据,截至2021年底,豆本豆在中国内地市场份额达到23%,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而不止于此,除了面临“老对手”豆本豆的激烈竞争外,祖名、唯怡和伊利精选等品牌亦在分食维他奶的市场份额。

再来看“柠檬茶”市场,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和市场教育的成熟,无糖茶饮料以高增速成为饮料行业新的增长引擎。红极一时的柠檬茶也日渐式微,面临各种无糖茶饮品牌不断抢食市场份额。

受上述行业趋势影响,维他奶也开始推出新品寻找新的增长可能性。譬如,近年来,试水高端豆奶产品"多营"植物奶系列、无糖饮料、咖啡大师茶艺大师系列等。但目前来看,并未形成规模效应达到助力业绩增长的效果。

回到二级市场上,当前的饮料板块则处于价值相对低估的状态,估值企稳还有待时日。其中,国泰君安指出,2023年消费行业从年初欣欣向荣到Q2消费力转弱,增长转变导致估值屡创新低,啤酒、大众品等估值已达历史最低点,白酒估值也已达历史30%分位附近,主流公司PE跌至2024年20倍以内,估值已跌破历史最低点。短期看行业相对低估,但长期稳态估值仍待未来预期企稳。

综上来看,在估值尚未企稳的当下以及越来越“卷”的赛道,内地市场尚未真正恢复的维他奶当前的反弹空间恐较为有限。

最新评论

风险批露: 交易股票、外汇、商品、期货、债券、基金等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属高风险行为,这些风险包括损失您的部分或全部投资金额,所以交易并非适合所有投资者。加密货币价格极易波动,可能受金融、监管或政治事件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保证金交易会放大金融风险。
在决定交易任何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前,您应当充分了解与金融市场交易相关的风险和成本,并谨慎考虑您的投资目标、经验水平以及风险偏好,必要时应当寻求专业意见。
Fusion Media提醒您,本网站所含数据未必实时、准确。本网站的数据和价格未必由市场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做市商提供,所以价格可能并不准确且可能与实际市场价格行情存在差异。即该价格仅为指示性价格,反映行情走势,不宜为交易目的使用。对于您因交易行为或依赖本网站所含信息所导致的任何损失,Fusion Media及本网站所含数据的提供商不承担责任。
未经Fusion Media及/或数据提供商书面许可,禁止使用、存储、复制、展现、修改、传播或分发本网站所含数据。提供本网站所含数据的供应商及交易所保留其所有知识产权。
本网站的广告客户可能会根据您与广告或广告主的互动情况,向Fusion Media支付费用。
本协议的英文版本系主要版本。如英文版本与中文版本存在差异,以英文版本为准。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 | 粤ICP备17131071号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