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一轮大涨趋势开启!超12万投资者已采用这些做多策略。立即查看,轻松抄作业。
领取六折优惠

【两会闭幕】首提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清洁能源再入两会

发布时间 2024-3-12 09:10
© Reuters.  【两会闭幕】首提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清洁能源再入两会

3月10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在京闭幕。3月1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24年全国两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

全国两会是投资者观察中国经济及金融市场的重要窗口,两会产业政策对当年投资往往有指导意义。今年两会期间,“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此外,新型工业化、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专精特新、清洁能源等也引发关注。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

今年两会,新质生产力可以说是出现频次最高的词汇。

什么是新质生产力?概括地说,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首要任务。

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李东生表示,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要素集成和能力组合,要通过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驱动、新型工业化和全球化发展四方面来实现。

在全国政协委员、知乎创始人、CEO周源看来,新质生产力的源头在科技创新,落脚点在产业升级,关键因素在人才支撑。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不仅需要高精尖缺的科技人才,还要有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等。

中信证券表示,从产业视角看,新质生产力涵盖了绝大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从政策视角看,培育新质生产力相关政策或从科技自强、数字经济、绿色转型三方面发力。

该行建议,关注新质生产力相关政策催化下的科技制造主题投资机会,包括科技自强领域的半导体设备及零部件、工业母机全产业链、高端制造相关的先进材料等;数字经济领域的人工智能、国产算力、数据要素等;绿色转型领域的氢能、核能、储能、电网设备、电力IT等相关投资机会。

关键词:人工智能+

2023年以来,ChatGPT成为现象级互联网应用,掀起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巨浪,当下世界各国都在紧锣密鼓地布局AI产业,2024年也被科技界称为AI应用元年。

今年的两会,“人工智能”也是高频出现,多位代表委员热议如何抢抓人工智能新机遇。此外,“人工智能+”还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

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聚焦“人工智能+”,提出“聚焦自主可控通用大模型,制定国家《通用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建议。

全国政协常委、东南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金石表示,“AI手机将是继功能机、智能机之后,通信行业的第三个重大变革阶段。AI大模型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阵地。手机作为用户最多的终端应用,是AI大模型创新与应用的重要领域。”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邓中翰认为,在人工智能(AI)时代下,国家应积极布局,精准支持AI芯片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和提升,注重标准制定和产业生态建设是重要法宝。

关键词:数字经济

自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促进数字经济加快成长”后,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数字经济是以数据资源为生产资料,以现代信息网络、智能算法和算力平台为劳动工具,以数字产业化为发展基础,以产业数字化为应用场景,促进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形态。

今年两会,“数字经济”依旧是高频热词。

财信证券表示,2024年各省市政府工作报告原文中均提及2024年将发展“数字经济”,无一例外。具体来看,各省份聚焦于集成电路、5G、人工智能、算力等领域。河北、天津、山西、海南、贵州和青海6省市提出发展算力产业;云南、山东等多省市计划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徽则发挥科创资源优势,加快布局“量子信息领域重大应用示范工程”。

关键词:清洁能源

当前,积极发展清洁能源,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普遍共识。

“双碳”目标提出以来,我国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能源行业是绿色转型的重点领域。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围绕新能源配储、清洁能源等重点议题建言献策。

全国人大代表、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建议,鼓励集中式和分布式光伏配置储能,以及独立储能建设,进一步完善电网调度机制,充分发挥源网荷侧的储能作用。同时,建议进一步完善新能源、储能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机制,通过容量电价机制、现货、辅助服务等方式,保障新能源配储、独立储能成本疏导和相应收益。

在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看来,刘汉元表示,今天的配储只是偶尔调用甚至从来没有调用,今后的储能应当成为智慧电网、新型电力系统中一个独立且重要的组成部分,维持发电端与用电端之间的平衡,成为市场机制下的一项重要产业。

与此同时,核电和地热能等清洁能源亦被提及。核电方面,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长利建议尽早将核电纳入绿色电力证书体系

最新评论

风险批露: 交易股票、外汇、商品、期货、债券、基金等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属高风险行为,这些风险包括损失您的部分或全部投资金额,所以交易并非适合所有投资者。加密货币价格极易波动,可能受金融、监管或政治事件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保证金交易会放大金融风险。
在决定交易任何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前,您应当充分了解与金融市场交易相关的风险和成本,并谨慎考虑您的投资目标、经验水平以及风险偏好,必要时应当寻求专业意见。
Fusion Media提醒您,本网站所含数据未必实时、准确。本网站的数据和价格未必由市场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做市商提供,所以价格可能并不准确且可能与实际市场价格行情存在差异。即该价格仅为指示性价格,反映行情走势,不宜为交易目的使用。对于您因交易行为或依赖本网站所含信息所导致的任何损失,Fusion Media及本网站所含数据的提供商不承担责任。
未经Fusion Media及/或数据提供商书面许可,禁止使用、存储、复制、展现、修改、传播或分发本网站所含数据。提供本网站所含数据的供应商及交易所保留其所有知识产权。
本网站的广告客户可能会根据您与广告或广告主的互动情况,向Fusion Media支付费用。
本协议的英文版本系主要版本。如英文版本与中文版本存在差异,以英文版本为准。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 | 粤ICP备17131071号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