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2月22日讯(记者 梁柯志)2月21日晚,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2023年商业银行主要监管指标情况表(季度)》显示,截至2023年末,商业银行重要指标净息差下滑至1.69%,首次跌破1.7%关口。
监管数据显示,2022年年末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9%,净息差从去年第一季度开始下滑,2023年四个季度净息差分别是1.74%、1.74%、1.73%和1.69%。已突破了《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2023年修订版)》中自律机制合意净息差1.8%的临界值。
与此同时,商业银行资产利润率同步下降,去年四个季度分别为0.81%、0.75%、0.74%和0.70%。
2月22日,中金公司发布最新报告认为,2023年商业银行净息差1.69%,季度环比下降3bp,同比降幅22bp。预计主要由于存量房贷利率调整、贷款重定价、新发放贷款利率下行所致:2023年12月末新发放贷款利率环比下降31bp至3.83%。
一名不愿具名的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对财联社表示,预计银行净息差今年还会进一步下滑,银行利润和营收会受到直接影响。另外,考虑到中间收入增长受到一定限制,净息差下降可能会迫使部分银行减少放贷规模,银行分化更明显,资产会向大行集中。
贷款利率下降快于存款利率
央行数据显示,12月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83%,季度环比下行31BP,其中一般企业贷款新发放利率3.75%,环比下降7BP;票据融资利率1.47%,环比下降33BP;个人住房贷款新投放利率3.97%,环比下降5BP。
中金公司据此认为,净息差下行主要由于存量房贷利率调整、贷款重定价、新发放贷款利率下行所致。分机构来看,测算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净息差环比变动-4bp、-5bp、-3bp和+1bp。
2月20日,央行公布了2月份一年期LPR为3.45%,5年期以上LPR为3.95%,本次降息1年期LPR没有变动,5年期LPR降低幅度为25bp,为2019年LPR改革以来下降幅度最大的一次,降幅超出预期。
2月20日,浙商证券银行业分析师梁凤洁认为,预计本次LPR调降导致上市银行息差额外下降6.5bp,其中分别在2024、2025年体现4.3bp、2.2bp;而上一轮存款利率调降可支持息差6.2bp,其中在2024体现2.6bp。
存贷款下降幅度和影响两相对冲下,意味着2024年息差下降4.3bp,但存款利率下降只能支持息差2.6bp。
2月20日,东兴证券认为,考虑到央行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提到“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且去年12月多家全国性银行下调存款挂牌利率,预计贷款利率将继续稳中下降。
不过,对于存款利率,浙商证券梁凤洁认为,考虑到2024年以来10Y国债利率均值,比23Q4下降了18bp,判断后续存款利率有望继续下调。
银行合理利润如何保证?
事实上,央行早已关注净息差下降问题,在《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专栏一中讨论了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净利润增速下降和净息差下滑的现象,强调“商业银行维持稳健经营、防范金融风险,需保持合理利润和净息差水平,这样也有利于增强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
息差下滑首先影响利润。中金公司测算,2023年商业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3.2%。其中,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2023年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8%、-3.7%、14.8%、14.8%。
受此影响,2023年商业银行资产利润率同比下行5bp至0.70%,资本利润率同比下行40bp至8.93%。
上述央行专栏强调要“允许银行通过合理方式维持自身稳健经营”,这给出了一个合理导向——不同机构应当根据自身经营情况、潜在客群结构、业务发展需要等因素,调整自身的净息差水平,以获取可应对潜在风险和可持续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动力。
2月1日,常熟银行在接受机构调研曾表示,近年来银行通过向下、向小、向信用、向偏等方式来优化贷款端结构,使贷款端价格少降、缓降。
常熟银行称,展望2024年,贷款端价格仍处于下行通道,对此将主要通过提高高息贷款占比,优化贷款结构,同时通过存款端价格的下调和结构优化改善存款付息率水平,预计2024年息差有望保持相对稳定。
息差下滑资产质量或承压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净息差和利润受到影响,对银行的核销和资产处置也会有影响。
《2023年商业银行主要监管指标情况表(季度)》显示,去年四个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逐月微降,分别为1.62%、1.62%、1.61%和1.59%,其中损失类贷款率轻微上升。
中金公司分析,2023年商业银行关注类贷款占比环比上行1bp至2.20%,如果估算4Q23单季加回核销后不良生成率同比上升20bp、环比上升8bp至0.68%。与此同时,2023年末拨备覆盖率季度环比下降2.7ppt至205.1%。
有鉴于此,中金公司提示称,要关注息差下行幅度超预期,资产质量压力超预期的可能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