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月24讯(编辑 陈侃迪)近日,众多机构统计了2023年一整年来期货及衍生品策略的产品业绩。
回顾过去一年,国内期货市场上市多个重磅品种,成交量与成交额双双增长。中期协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1-12月,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为85.01亿手,累计成交额为5685096.7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60%和6.28%。全年累计上市期货期权新品种21个,总品种数达到131个。
随着品种和成交量的增长,私募基金CTA策略去年也表现不俗。据私募排排网统计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末,旗下有期货及衍生品策略产品展示业绩的624家私募,2023年期货及衍生品策略平均收益为5.65%,其中,取得正收益的有426家,占比为68.27%。
此外,在获得正收益的私募中,有15家2023年期货及衍生品策略收益超过50%,有157家期货及衍生品策略收益介于10%~50%,有254家期货及衍生品策略收益介于0~10%。
统计还显示,分规模来看,百亿规模私募期货及衍生品策略整体表现领先,为6.8%;10-20亿规模私募紧随其后,为6.36%;而5-10亿规模的私募表现相对落后,为3.57%。
一位私募基金交易员向财联社表示,过去一年出现不少明星品种,例如红枣、碳酸锂、集运欧线、纯碱等,不少小型私募可能只要抓住一个品种,放大仓位就能把整个产品收益往上提,反倒是一些规模以上的私募太过于保守或受规模限制反而业绩平平。
不同规模私募业绩分化,量化占据半壁江山
此外,根据网站统计还显示,0-5亿规模期货及衍生品策略共430家,平均收益在5.92%,正收益占比67.21%,但首尾业绩差高达194.11%。而50-100亿规模的产品共21个,平均收益为5.48%,正收益占比仅为52.38%,两项均低于0-5亿规模的小私募,首尾业绩差则为76.18%。
但当规模超出100亿以后,业绩又迎来变化,根据统计的18家100亿以上的私募,平均收益为6.80%,正收益占比高达77.78%,两项均为所有规模种类里的第一,且首尾业绩差仅有18.91%。这也意味着如投资期货及衍生品策略,那么100亿规模以上的私募会是最优选择。
同时,50亿规模以上私募中,收益前10的名单里,高达7家为纯量化私募,两家为主观+量化混合私募,仅一家为纯主观私募。
新年主观策略或有回暖
根据机构统计,虽然量化近些年收益崛起,但近三年主观CTA表现优异的时间还要占多数。
火富牛基金智能研投平台在去年12月的月报上总结到,从CTA策略指数和火富牛CTA观察池中投顾表现综合来看,量化CTA基金12月出现小幅调整,时序类的回撤更大;截面类型的CTA基金暴露期限风格的特征,回撤幅度更大,盈利的CTA基金区别在套利、基本面量化等比例的配置。
同时,12月套利类基金实现较好的盈利,跨期正套(多近月空远月)类型的策略盈利显著;随着宏观资金的边际影响因素逐步走弱,商品逐步基本面定价逻辑边际走强,主观类策略盈利效应回暖。
东吴期货一营业部负责人向财联社表示,去年趋势上,铁矿、棉花、生猪、花生、纯碱、镍、碳酸锂、原油均出现大幅单边趋势行情,不少散户客户都有不错的表现。新的一年里,受国际地缘风险影响,航运、原油、铁矿等仍有操作的机会,而类似碳酸锂、股指期货等则存在抄底机会,主观策略在2024年或能再度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