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高级数据:最高 立减50%InvestingPro手慢无

降息预期落空、英伟达止步七连涨,“芯事”又生变故?

发布时间 2024-1-16 17:21
更新时间 2024-1-16 17:41
降息预期落空、英伟达(NVDA.US)止步七连涨,“芯事”又生变故?
INTC
-
MSFT
-
NVDA
-
AMD
-

随着2023年12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超预期升温,美联储降息之路又生变故。美股盘前CPI公布后,美国国债价格闪跌,英伟达(NVDA.US)自开年以来创下历史新高的连日涨幅也为之一顿,于12日微跌0.2%。

回顾2023年的美股走势,英伟达无疑是那只在受人瞩目程度上最为实至名归的“明星个股”。受空前火热的生成式AI浪潮推动,英伟达全年累涨近240%,创下2001年以来的最大年度涨幅。

进入2024年,英伟达股价上涨势头不减,在年初9个交易日内股价飙升约10%,市值激增1280亿美元,创下年初九天历史新高。Baird、UBS等机构一致给出看好预期,其中美国银行在近期一份研报中给出700美元的目标价,这意味着英伟达较当前股价还有超40%的上涨潜力。

财报季将至,除却降息时点难料之外,市场还将面临业绩披露所带来的扰动。对英伟达而言,AI芯片“狂欢”热度的居高不下促使公司有望在Q4继续录得超预期营收,但更为严格的芯片禁令也为公司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

AI芯片供需两旺 全年营收增速有望达118%

2023年,英伟达的业绩走势可谓捷报频传。根据2024财年第三财季财报,截至2023年10月29日,英伟达实现收入181.2亿美元,同比上涨206%;运营利润为104.17亿美元,同比增长1633%,环比增长53%;净利为92.43亿美元,同比增长1274%,环比增长49%。

分收入结构来看,数据中心业务已然超过游戏,成为公司新的营收支柱。第三季度公司数据中心业务营收创下145.1亿美元的纪录,较上一季度增长41%,较去年同期增长279%,主要因云基础设施提供商的贡献;

游戏业务受益于GeForce RTX 30系列显卡的持续畅销,Q3营收为28.6亿美元,较上一季度增长15%,较去年同期增长81%;

专业视觉业务在第三季度收入为4.16亿美元,较上一季度增长10%,较去年同期增长108%;汽车业务第三季度收入为2.61亿美元,较上一季度增长3%,较去年同期增长4%。

公司业绩快速上涨的主要驱动力来源于生成式AI的火热需求。据美国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测算,处理1800亿个参数的GPT-3.5大模型需要的GPU芯片数量高达2万枚,而OpenAI推出的ChatGPT就使用了超过1万枚英伟达A100GPU芯片的AI计算集群。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在高性能GPU市场,英伟达占据毫无疑问的领先地位。根据Jon Peddie Research的估计,本季度英伟达的GPU出货量将占整个市场的87%,其次是AMD(AMD.US)和英特尔(INTC.US),市占率分别为10%和3%。

H100 GPU芯片是今年最广受欢迎的产品。H100是英伟达的第9代数据中心GPU,采用了NVIDIA Hopper GPU架构,使NVIDIA数据中心平台的加速计算性能再次实现了重大飞跃。

据市场跟踪公司Omdia的统计分析,英伟达在2023年第二季度大约卖出了900吨GPU,而在第三季度大约卖出了50万台H100和A100 GPU。其中,Meta和微软是最大买家,各自采购了多达15万个H100 GPU。

需求高企之下,英伟达自然不缺订单,值得顾虑的只有产能。截至今年7月底,英伟达账上有38.1亿美元的预付供应和产能协议,10月底这一数字为36.7亿美元。

台积电CoWoS先进封装的产能是制约英伟达高性能GPU出货量的重要因素。到2023年底CoWoS的月产能仅为15000片晶圆,但台积电方面披露,预计将在2024年第一季度达到17000片晶圆,在2024年最终达到26000-28000片晶圆的月产能。

当前,英伟达的资产负债表各项指标亦表现优秀。据标普全球市场财智数据显示,过去四个季度英伟达自由现金流总计为175亿美元,与博通并列芯片行业最高。

美银证券近期发布的报告则指出,预计英伟达领先的行业地位有助于其在今明两年内产生约1000亿美元的增量自由现金流,这将进一步维持公司可持续增长。

展望未来,公司方面披露,预计第四季度收入为200亿美元,上下浮动2%,远超市场此前预期。GAAP和非GAAP毛利率预计分别为74.5%和75.5%。以200亿美元的Q4营收来计算,公司全年收入将达到588.19亿美元,同比增长118%。

新品迭出 巨头争相加码AI芯片

纵观英伟达各项业务,除却生成式AI以外,自动驾驶汽车、元宇宙等新兴技术浪潮也有望形成新的利好因素。但在2023年,全球游戏行业持续疲软,拖累一度是英伟达营收主力的游戏业务明显下滑,相比数据中心业务的火爆增长,如今的规模已只能算作是“添头”。

2023这一年,在最受关注的GPU领域,英伟达无疑是风头最劲的选手。抢占了市场份额的制高点、在定价上的话语权又带来了高溢价,供需两旺态势推动了英伟达的业绩如坐火箭般节节攀升。

尽管如此,英伟达也并非就能躺在金山上“高枕无忧”了,AI芯片这份大蛋糕吸引了一众巨头欲下场分一杯羹。

不甘落后的AMD在12月推出了Instinct MI300X AI加速器和Instinct MI300A(全球首款数据中心APU),AMD方面称Instinct MI300在某些工作负载中的性能比英伟达H100 GPU高出4倍,且其每瓦性能是H100的两倍;

微软在年度Ignite技术大会上推出了两款自研AI芯片Azure Maia 100和Azure Cobalt 100,其中Azure Maia 100专门针对生成式AI进行了优化,支持多种AI场景,Azure Cobalt 100则基于ARM架构打造,对标英特尔和AMD同类处理器,两款芯片计划未来向合作伙伴和客户开放;

谷歌已然发布了旗舰云端AI芯片TPU v4,为大规模、中等规模AI训练和推理而打造的优化版芯片TPU v5e,近期又推出了面向云端加速的AI芯片TPU v5p,在LLM(大语言模型)训练速度上显示出2.8倍的代际提升;

根据英特尔发布的三代AI芯片路线图,采用5nm制程的Gaudi3将于明年推出,其算力将达到Gaudi2的两倍。此外,英特尔还推出了面向汽车领域的AI芯片,可实现超过12种高级工作负载。

面临激烈竞争,英伟达亦紧锣密鼓筹备新产品。据智通财经APP了解,11月英伟达发布了新旗舰芯片H200,官方数据显示,H200的内存和带宽较H100分别提升了76%和41%,预计将于明年二季度开始交付。英伟达方面还称,这只是目前热销的H100的过渡产品,明年3月将发布下一代GPU产品B100,预计性能会大幅超过H100。为维持市场的领先优势,英伟达宣布未来的发布节奏将由两年一次改为每年更新。

英伟达50亿美元大单落空?

在看似一片光明的坦途上,最新发布的芯片禁令和中国市场的预期销量下跌将成为拖累英伟达业绩的不确定因素。2023年10月,美国政府颁布新禁令,进一步限制英伟达的高性能AI芯片的出口,这一新规或将导致英伟达第四季度来自中国和其他受影响的地区的数据中心收入大幅下降。据报道,合规要求中涉及的产品持续贡献了约20%-25%的数据中心收入。

对此,市场消息称,英伟达预计将推出一系列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的三款新型人工智能芯片,分别为HGX H20、L20 PCle和L2 PCle,均基于英伟达H100改良而来,以符合美国最新的技术出口管制政策。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这些芯片原计划2023年底推出,但随着政策变化而延至2024年初。据《华尔街日报》引述未具名消息人士报导称,来自中国大厂的2024年AI芯片订单规模超过50亿美元,而英伟达本拟在禁令生效前提前交付其中一部分,但由于禁令提前生效,英伟达将失去这份50亿美元大单。

对此,财信证券指出,英伟达的特供中国版本AI芯片性能大幅度缩水,性价比大不如前,且难以匹配AI大模型与日俱增的参数规模,而国产AI芯片在硬件参数规格上已经接近对齐海外主流产品,下游客户对于国产AI芯片的选择倾向有望加大。

整体而言,英伟达在2024年整体的增长态势大概率仍将延续,但降息或生变数、芯片厂商军备竞赛愈发白热化,叠加国际局势仍存在很多不确定性,都将为英伟达的前路平添几分波折。

最新评论

风险批露: 交易股票、外汇、商品、期货、债券、基金等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属高风险行为,这些风险包括损失您的部分或全部投资金额,所以交易并非适合所有投资者。加密货币价格极易波动,可能受金融、监管或政治事件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保证金交易会放大金融风险。
在决定交易任何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前,您应当充分了解与金融市场交易相关的风险和成本,并谨慎考虑您的投资目标、经验水平以及风险偏好,必要时应当寻求专业意见。
Fusion Media提醒您,本网站所含数据未必实时、准确。本网站的数据和价格未必由市场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做市商提供,所以价格可能并不准确且可能与实际市场价格行情存在差异。即该价格仅为指示性价格,反映行情走势,不宜为交易目的使用。对于您因交易行为或依赖本网站所含信息所导致的任何损失,Fusion Media及本网站所含数据的提供商不承担责任。
未经Fusion Media及/或数据提供商书面许可,禁止使用、存储、复制、展现、修改、传播或分发本网站所含数据。提供本网站所含数据的供应商及交易所保留其所有知识产权。
本网站的广告客户可能会根据您与广告或广告主的互动情况,向Fusion Media支付费用。
本协议的英文版本系主要版本。如英文版本与中文版本存在差异,以英文版本为准。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 | 粤ICP备17131071号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