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落空”不改债市火热,大行、险资、基金和理财谁在加杠杆?交易所杠杆率已升至近三年高点

发布时间 2024-1-15 15:54
更新时间 2024-1-15 16:07
© Reuters.  降息“落空”不改债市火热,大行、险资、基金和理财谁在加杠杆?交易所杠杆率已升至近三年高点
0688
-
1800
-
IDBI
-
INBA
-
IGAS
-
IN10YT=RR
-
SMMN
-

财联社1月15日讯(记者 梁柯志)市场期待多时的降息今日意外落空。

央行今日进行9950亿1年期MLF操作,中标利率2.50%,与此前持平。

1月15日,北京某券商研究所负责人对财联社表示,今日降息预期落空的确有点意外,不过,债市回调幅度不大,并未构成明显利空。本质上来说,只要市场资产荒情况存在,机构的资金结构还在,经济和市场基本面难以改变当前债市持续火热的状况。

2023年12月以来,多重因素叠加驱动下,债市整体走强,1月9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向下突破1年期MLF利率,接近2.48%的历史最低点。

1月15日,某股份行交易部门负责人对财联社表示,很多人还是预期降10bp,但落地之后,债券上了1.5bp又快速下行,现在相比上周五还下了0.5bp,主要原因场外资金还是很多,大机构欠配。

对于下一步,该人士认为,此次不降息,市场反而能继续预期降息。

上周跌破2.5%,险资、大行领衔?

开年第二周1月9日周二,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向下突破1年期MLF2.5%的利率,接近2.48%的历史最低点。

上述股份行人士表示,开年这波市场行情还是在交易降息降准预期,交易盘参与的很多。其实是从去年12月7日开始,12月中旬没降,但年末意外降了存款利率,所以开年之后降准降息交易行情持续,再加上配置盘都比较欠配,进一步强化了行情。

1月15日,广发证券刘郁团队发布报告显示,开年两周来,理财、保险、大行和基金是债券市场的主要交易主体,上周均不约而同是净买入,具体金额为174亿、702亿、435亿和132亿,总计1443亿,其中险资连续两周净买入,合计821亿。

刘郁团队认为,伴随规模增长,理财开年的配置力度回升,但是去年12月末季末因素导致理财大幅缩减5825亿,目前还是处于回升阶段。

显然,入场配置力度最强应属险资,上周增持主要是地方债,增配规模为291亿元,占比超过四成。

1月15日,上海某人寿公司资管人士对财联社表示,1月以来保险公司购入债券的确不少,上半年政府债集中发行,也是保险公司配置资产的时间点。信用债供给不足,企业有钱放缓发债、没钱的评级差发债不敢买。信用债风险太高,而且险资更青睐久期长的政府债。

其次是大行。广发证券数据显示,去年末以来,大行金市配置资金或较为充足,多在二级市场配置利率债及存单。上周大行净买入435亿元,主要买入同业存单和利率债。细分来看,大额买入同业存单541亿元;其次是利率债,净买入178亿元。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从主力品种来说,市场机构似乎有分散的“默契”:大行主力购买利率债和同业存单,险资集中在利率债和二永债,基金集中购买信用债抛利率债,理财则购置同业存单抛二永债。

非银机构加杠杆都要买

近期,有市场人士称不少机构在加杠杆购入债券,直接增加市场需求,引发收益率大跌。

对此,上述股份行人士表示,所谓杠杆通常还是对非银机构来说,低利率环境下,加杠杆买债是追求收益的内在动机。银行间隔夜回购量90%左右的杠杆都是隔夜,说明现在杠杆水平还是比较高。

数据显示,开年第二周,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成交额继续上升,周内普遍维持在8万亿元附近水平,周度平均值为8.19万亿元,隔夜占比由92%降至89%,但是依然处于高位。

广发证券报告显示,从资金需求端来看,截至1月12日,基金、券商自营、其他资管(包括理财通道)、保险、理财净融入规模分别为2.14、1.72、1.13、0.48、0.22万亿元,基金、理财和保险等非银的融入金额均在下降。

财联社记者还注意到,虽然近两周银行间债券市场杠杆水平维持波动,均保持在109%上下水平,但是交易所债券市场杠杆率在去年末开始抬升至123.23%,此为近三年高点。

上述股份行人士承认,去年底行情是资金充裕的银行跟基金一起冲基金规模,央行呵护跨年资金,非银回购资金重新下场买债导致。摊余成本基金和券商资管计划是加杠杆主力,他们可以有200%的杠杆率。

1月15日,国元证券固收首席杨为敩对财联社表示,目前来看,“债牛”的结束可能只有两个方式,一个是要依赖货币政策明显收紧,收紧银根;二是发布系统的监管政策,类似2016年,央行最后不供给短期资金,只提供长期的高成本资金,平抑利差。其他比较温和的举措,未必能扭转这轮行情的惯性。

最新评论

风险批露: 交易股票、外汇、商品、期货、债券、基金等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属高风险行为,这些风险包括损失您的部分或全部投资金额,所以交易并非适合所有投资者。加密货币价格极易波动,可能受金融、监管或政治事件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保证金交易会放大金融风险。
在决定交易任何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前,您应当充分了解与金融市场交易相关的风险和成本,并谨慎考虑您的投资目标、经验水平以及风险偏好,必要时应当寻求专业意见。
Fusion Media提醒您,本网站所含数据未必实时、准确。本网站的数据和价格未必由市场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做市商提供,所以价格可能并不准确且可能与实际市场价格行情存在差异。即该价格仅为指示性价格,反映行情走势,不宜为交易目的使用。对于您因交易行为或依赖本网站所含信息所导致的任何损失,Fusion Media及本网站所含数据的提供商不承担责任。
未经Fusion Media及/或数据提供商书面许可,禁止使用、存储、复制、展现、修改、传播或分发本网站所含数据。提供本网站所含数据的供应商及交易所保留其所有知识产权。
本网站的广告客户可能会根据您与广告或广告主的互动情况,向Fusion Media支付费用。
本协议的英文版本系主要版本。如英文版本与中文版本存在差异,以英文版本为准。
© 2007-2025 - Fusion Media Limited | 粤ICP备17131071号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