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活报告公众号
相较A股回购的股份可以作为库存股,保留起来、不注销(但是不能超过3年),目前港股回购的股份必须要注销。但这一情况可能很快要改变了。
10月27日,香港联交所刊发咨询文件,就建议修订《上市规则》以推出库存股份机制征询市场意见,咨询为期两个月至12月27日。
其主要建议包括删除有关注销回购股份的规定,让发行人可根据其注册成立地点的法律及其组织章程文件,以库存方式持有购回股份;采用与《上市规则》现时适用于发行新股相同的方式规管发行人库存股份再出售事宜等。
除了建议引入库存股份机制,联交所亦刊发指引信,列明向发行人授予豁免的框架,让其可于联交所进行自动股份购回计划,并让该计划可在限制期内继续进行。
目前,港股上市公司进行场内现金回购时,购回的股份将自动失去上市地位,上市公司需要尽快将购回股份的所有权文件注销(区别于用作股权激励计划的回购),这将使得股份数量减少,每股盈利上升,有利于提振股价。
港股回购还存在其他限制,例如要求回购价格是不能高于过去5个交易日的平均收市价的5%或以上,超过这个价格就无法继续在市场上买入股票了。此举是为了防止上市公司与市场投资人争利,但也同时限制了其维护股价的力度。
因此在过往历史中,港股上市公司回购潮往往发生在市场低迷、股价见底之时,上市公司自己认为股价见底了,才会采取回购行动。如果股价走在上升势头中,回购而来且需要注销的“成本”就会更高,并且价格限制也会影响其回购计划。
同时,港股上市公司任何一次购回股份后的30天内,不论该次购回是否在交易所内进行,均不得发行新股,或公布发行新股的计划。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回购意愿,因为不能在回购期间融资能力受到了限制。
此外,上市公司还必需遵循 “最低公众人士持股量”的要求,否则随时可能被联交所停牌或除牌,这也会抑制一些大股东持股相对集中的上市公司的回购行动。但如果引入了库存股制度,或许上述问题就不再难以解决。
今年2月份以来,恒生指数持续下行,再次跌至11个月低位,离去年10月份的“13年大底”越来越近。在此期间,港股市场的回购动作也再次增多。
据LiveReport大数据,截至10月30日,2023年港股市场已有173家公司进行了股份回购,累计回购金额接近930亿港元,已接近去年全年回购规模的90%,而2022年1049亿港元的回购总额是港股市场有数据以来的最高记录。
腾讯控股、友邦保险、汇丰控股三家主力军分别回购了约358亿港元、230亿港元及156亿港元,三者合计占港股市场回购总额的80%;除此之外,长城汽车、长实集团、小米集团等公司亦累计回购超过了10亿港元。
若库存股制度得以实施,将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的回购意愿,也能为市场行情回暖提供更持续的动力。截至最新财报,港股市场有大量公司账上现金超过其净资产或市值,这意味着其有充足的资金或动力施行股票回购计划。
根据LiveReport统计,剔除金融行业公司的情况下,目前港股市场中共有60家公司账上现金超过300亿港元,超过100家公司的账上现金/净资产大于1,逾480家公司账上现金/市值大于1。
102家账上现金/净资产大于1的公司中,来自非必需性消费、地产建筑业的公司数量最多,分别有35、32家;医疗保健、工业、资讯科技业位列其后,分别有11、8、6家公司账上现金超过其净资产。
逾480家账上现金/市值大于1的公司中,来自地产建筑、非必需性消费行业的公司数量同样位居前二,分别有168、121家;此外,工业、资讯科技业公司中分别有64、40家公司账上现金超过其当前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