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高级数据:最高 立减50%InvestingPro手慢无

股价再触新低,两例逾7年无病生存案例能帮科济药业-B(02171)反弹多久?

发布时间 2023-10-17 15:51
更新时间 2023-10-17 16:05
股价再触新低,两例逾7年无病生存案例能帮科济药业-B(02171)反弹多久?
0291
-
0728
-
1177
-
1093
-
2269
-

近日,美国生物科技公司Tempest Therapeutics发布治疗肝癌的最新研究进展,随后股价疯狂“暴走”引发全球市场热议。截止当日收盘,Tempest涨幅超过3972%报9.77美元,股价一日暴涨近40倍,成交额达5.18亿美元。

由于肝癌具有高复发、高转移、高致死率的特点,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根据国家癌症中心统计的数据,肝癌是我国死亡人数第二高的恶性肿瘤,仅次于肺癌。另外,肝癌发病隐匿,多数肝癌患者确诊时已经是中晚期,治疗的路径选择十分关键。

值得一提的是,在10月11日股价上涨近40倍后,Tempest股价出现连续2个交易日的下跌,但在10月16日,公司收涨85.16%,报6.74美元出现“高位企稳”迹象,从侧面反映出尽管股价已经大幅上涨,但市场似乎对Tempest的股价反应稳定,说明市场已认可其在一线治疗HCC方面的阶段性成果。

以上市场表现足以说明在肝癌治疗领域,阶段性进步都可能引发市场对未来肝癌治愈前景的憧憬。

不过,在聚光灯外的港股市场,一家公司甚至做到晚期肝细胞癌治疗中实现两例逾7年无病生存的成就,但从股价表现来看,市场却未能及时反馈。这家公司便是科济药业-B(02171)。

不同市场赛道,不同股价反应

作为国内最早专注于CAR-T疗法研发的药企之一,科济药业在CAR-T治疗实体瘤领域的研发一直处在国内前列。

早在2021年,科济药业便在ASCO年会公布了一项GPC3 CAR-T治疗肝细胞癌的1期研究。6例患者接受治疗,未发生剂量限制性毒性,未发生3级以上CRS或神经毒性。ORR 16.7%,DCR 5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4.2个月,显示出一定的潜力。

而此次在HCC治疗领域出现的两例长期无病生存案例让市场更进一步了解到科济药业在CAR-T治疗肝癌领域的潜力。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早在2015年5月,上海仁济医院肿瘤介入科便联合科济药业开展了全球首个靶向GPC3(Glypican-3)蛋白的CAR-T细胞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CC)的临床试验。当时2例晚期HCC患者在入组时已合并下腔静脉癌栓,其中1例同时合并腹膜后淋巴结转移,预期治疗结局很不乐观。

然而,此2例患者在经局部治疗联合CAR-T细胞输注后效果显著,在长期随访期间均呈无瘤状态。日前,这两位患者回到仁济医院再次完成复查,结果显示仍然无肿瘤复发。其中一位患者已无瘤生存已超过8年(2015.07-2023.08),而另一位患者无瘤生存则超过了7年(2016.07-2023.08)。随访期间,两例患者除口服抗乙肝病毒药物,未行其他任何抗肿瘤治疗。

目前这两例长期无病生存案例已在《Cancer Communications》杂志发表并被录用为当期封面论文。

实际上,HC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每年约有78万例新发病例。目前迫切需要新的治疗技术和策略来改善这些患者的预后。

而对于HCC患者而已,复发和转移是影响生存的主要因素,且对于并发下腔静脉瘤栓的HCC患者,目前治疗方案有限,总体预后较差,即使进行了手术切除,术后中位总生存期也只有17.8个月。对于接受其他局部或全身治疗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则在5.9个月到15.4个月不等。所以这两例长期无病生存案例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科济药业在HCC实体瘤治疗领域的实力。

不过相较于Tempest在一线治疗HCC上取得进展美股市场的反应,港股市场对科济药业的这一阶段性成果反应显然“冷淡得多”。

智通财经APP观察到,今年10月6日盘中,科济药业股价触及上市以来新低7.68港元而后逐步回弹,10月12日公司宣布两例长期无病生存案例后,公司当日收涨6.82%,次日收涨1.38%,虽然截至10月16日,公司区间最高股价回升至9.92港元,10日内区间最高涨幅也达到29.17%,但与Tempest一比显然相形见绌。

首款产品何时获批更为关键

从科济药业披露的中报来看,相比于尚处在I期研发的GPC3 CAR-T产品,科济药业当前的重心显然是尽快推动核心产品CT053的上市和铺开商业化。

科济药业核心产品CT053曾被认市场为是有望成为国内首款获批靶向BCMA的CAR-T疗法。不过如今这个“美梦”已被另外一款同类产品所打破。

今年6月30日,NMPA官网最新公示,驯鹿生物与信达生物联合开发的BCMA靶向CAR-T产品伊基奥仑赛注射液已获批上市,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M)成人患者,既往经过至少3线治疗后进展(至少使用过一种蛋白酶体抑制剂及免疫调节剂)。

作为国内3款已提交上市申请的BCMA CAR-T之一,伊基奥仑赛此次的顺利获批显然让国内在该领域实现了零的突破。只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对于科济药业来说,竞品率先一步上市,对其后续产品的商业化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首先在于市场关心的产品有效性和安全性上,科济药业的CT053新药上市申请是在去年10月18日获得药监局受理。CT053的上市申请受理是基于一项在国内进行的名为LUMMICAR STUDY 1的开放、单臂I/II期临床试验。截至2022年8月16日,102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9个月,客观缓解率为92.2%,完全缓解率为45.1%;安全性方面,102例患者均报告了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AEs),AEs主要包括与清淋相关的血液学毒性,其中7例(6.9%)发生了3/4级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然而,当前国内共有3款BCMA靶向CAR-T产品递交了上市申请,且从初步数据来看,3款产品ORR均能达到90%左右水平,整体展现出优于CD19靶点CAR-T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这也意味着在最关键的产品疗效上,科济药业的CT053并不能展现出明显优势,并且针对的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市场已然出现众多来自双抗赛道的竞争对手。

在核心产品未来商业化局势尚不明朗的同时,根据近期科济药业披露的2023年中报,公司为了进一步推进管线内研发进程,公司当期净亏损较上年同期扩大7.5%至4.04亿元。不过公司目前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银行存款仍有21.75亿元,足够公司未来数年的运营与研发。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全球CAR-T产品在2022年大部分实现增长。FDA目前已批准6款CAR-T疗法,合计销售额达到27亿美元,较2021年的17亿美元增长明显。其中吉利德Yescarta在2022年的销售额达到11.6亿美元,同比增长达到67%。而国内已公布的药明巨诺CAR-T产品也实现了1.46亿人民币收入,呈快速增长趋势。

而在今年上半年,百时美施贵宝的2款CAR-T疗法Abecma、Breyanzi上半年销售总额约为4.5亿美元,相较于去年同期的2.39亿美金增长了88%;传奇生物的Carvykti在而今年上半年合计销售额1.89亿美元,已经超过去年全年。

对于科济药业来说,全球BCMA CAR-T产品放量明显显然是一个利好,预示着全球CAR-T的蛋糕正在越变越大。不过在这一趋势下,已上市的产品相对在研产品的先发优势也或将越拉越大,从而影响公司的估值走向。因而决定科济药业当前估值走向的一大关键或许在于其首款产品何时获批上市。

最新评论

风险批露: 交易股票、外汇、商品、期货、债券、基金等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属高风险行为,这些风险包括损失您的部分或全部投资金额,所以交易并非适合所有投资者。加密货币价格极易波动,可能受金融、监管或政治事件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保证金交易会放大金融风险。
在决定交易任何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前,您应当充分了解与金融市场交易相关的风险和成本,并谨慎考虑您的投资目标、经验水平以及风险偏好,必要时应当寻求专业意见。
Fusion Media提醒您,本网站所含数据未必实时、准确。本网站的数据和价格未必由市场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做市商提供,所以价格可能并不准确且可能与实际市场价格行情存在差异。即该价格仅为指示性价格,反映行情走势,不宜为交易目的使用。对于您因交易行为或依赖本网站所含信息所导致的任何损失,Fusion Media及本网站所含数据的提供商不承担责任。
未经Fusion Media及/或数据提供商书面许可,禁止使用、存储、复制、展现、修改、传播或分发本网站所含数据。提供本网站所含数据的供应商及交易所保留其所有知识产权。
本网站的广告客户可能会根据您与广告或广告主的互动情况,向Fusion Media支付费用。
本协议的英文版本系主要版本。如英文版本与中文版本存在差异,以英文版本为准。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 | 粤ICP备17131071号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