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0月16日讯 课题组在《2023中国资产管理行业观察报告》中梳理分析了各类型机构资管业态发展状况,本部分节选,聚焦于证券资管。
券商资管主动化趋势明显,公募转型已迈出关键一步
2022年,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的三年大集合公募化改造已接近尾声,正逐步回归本源,进入规范有序发展的新阶段。券商资管已完成大部分大集合产品的改造,迈出了向公募业务转型的关键一步。截至8月20日,按基金转型生效日来看,共有50家券商完成了244只大集合产品的公募化改造。
根据中基协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管业务规模合计14.31万亿元(不含社保基金、企业年金)。其中证券公司及其资管子公司管理规模为6.28万亿,占比44%。与2021年底7.68万亿规模相比下降了18.23%,单一和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规模上也有7%-13%左右的萎缩。从其结构来看,证券公司及其子公司平均管理私募资管业务规模也从818亿元跌至662亿元。
从投资类型来看,固定收益类产品数量和规模在四类产品中均为最大,混合类产品数量其次,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数量和规模相对较小。
自2016年起,券商资管规模呈下降趋势,集合化资管理财规模仅占总规模的18.96%。截至2023年5月集合化资产管理计划规模占比上涨至46.17%,规模占比上涨27%,单一资产规模下降了27%左右。
渗透率低、权益产品占比小等成重难点
目前,证券资管面临业务渗透率低、权益产品占比小等成重难点。
公募牌照少,业务渗透率低。目前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54家,截至2023年6月,其中持有公募基金牌照的券商及券商资管子公司12家,占比约为8%。根据其中11家披露资产规模的券商及资管子公司的数据来看,2022年除了东方证券资管子公司、财通证券资管子公司和山西证券资管子公司公募业务占比超过50%外,其余具有公募牌照的证券公司及其资管子公司的公募业务渗透率在20%左右。2023 年上半年有9家具有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及其资管子公司新发公募产品33只,发行规模合计为 148 亿元。
权益类资管产品占比小,对权益类投研能力形成掣肘。券商目前的资管产品权益产品投向上仍较为局限和谨慎。截至2023年5月,证券公司及其资管子公司产品共计32806只,其中权益类产品5685只,固收类产品14255只,商品及金融衍生品产品1471只,混合类11395只。权益类产品规模为20161.04亿元,占总规模的15%不到;商品及金融衍生品规模1090.08亿元,规模占比仅0.8%。券商资管想要在公募领域后发制人,必须要以强有力的投研能力作为支撑,特别是在权益类投研、投资、择时管理模式方面不断加强,在从私募到公募的转型过程中,构建与产品规模、风险收益特征匹配的投研团队,持续完善固收+和权益类产品线,充分发挥自身机构客户资源和全业务链的综合平台优势,通过一二级市场投资联动,构建自身核心竞争力,并利用现有分支机构的渠道优势,逐渐树立品牌知名度。
马太效应加剧,中小券商资管发展不易。2022年上半年,41家上市券商实现资管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合计212.86亿元,同比下滑0.05%。其中,中信证券、广发证券、华泰证券位居前三。具体来看,中信证券实现资管业务手续费净收入54.34亿元,超过排名第二的广发证券10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稳居行业第一。资管业务头部效应显著,中信证券和广发证券两家券商上半年合计实现资管业务手续费净收入近100亿元,占比46%。
券商资管公募化进程亟待推进
公募市场相对更加庞大,拥有大量的投资者资源,券商资管可以通过公募业务吸引更多的资金,借助其自有的投研优势,能够为投资者提供更加专业的投资服务。另一方面,公募产品可以提供更多的产品线,拓宽券商的资产管理和投资业务。2022年5月份,中国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一参一控一牌”政策落地,明确了券商可以通过申请设立资管子公司、公募基金公司以及参与控股公募基金公司的方式来开拓公募业务。在政策端也放宽了相关牌照限制,加速了券商资管公募化进程。未来参公大集合产品的存续和增量公募业务的开展将会是券商资管重点发展方向。相关业务的开展将依赖于公募牌照,我们认为通过设立资管子公司取得公募牌照对券商资管未来发展非常重要。除了存量大集合产品的公募化改造外,券商资管也应积极布局新领域,公募基金的不断扩容和产品创新也为券商资管提供了更多的配置可能。
此外,建议证券资管投向配置多样化,满足投资者需求。券商资管在产品创新方面应把握相关政策利好的机会,多样化产品投资策略。在债券和股票之外也可以多关注个人养老金、REITs以及包括新能源等在内的各类产业政策的指引。 另外,随着2021年2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的颁布,“双碳”目标落地,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相关的投资理念也开始成为投资者密切关注的领域。
券商资管行业标杆
受托管理资产总规模前10的证券有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中银证券,中信建投等。其中,中信证券以14178亿的总规模位列第一。资产净值合计前10的券商资管子公司有中信证券、财通证券资管、华泰证券资管,光证资管等。
1)中信证券
中信证券提出了“助力资本市场功能提升,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发展使命和“守正、创新、卓越、共享”的核心价值观,凝聚提炼出十条“我们的共识”。在资产管理业务方面,养老第一支柱规模保持平稳,第二支柱规模稳中有升;全面覆盖国有股份制银行和区域银行理财子公司,通过多样策略和深度服务提升核心客户合作;19只大集合全部完成公募化改造;资管子公司设立获中国证监会核准;香港资管平台获香港证监会证券交易及公募基金牌照。未来,资产管理业务将做大做强养老业务,深化机构客群覆盖,构建私行业务差异化竞争力,扩大零售客群覆盖,做好综合渠道布局。截至2022年底,公司资产管理规模合计人民币 14,177.92 亿元, 包括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单一资产管理计划,规模分别为人民币 5,033.07 亿元、9,144.85 亿元,资管新规下公司私募资产管理业务(不包括养老业务、公募大集合产品以及资产证券化产品)市场份额约 16.13%,排名行业第一。
2)华泰证券
华泰证券秉承“高效、诚信、稳健、创新”的核心价值观,将全面实施数字化赋能下的财富管理和机构服务“双轮驱动”发展战略,致力成为兼具本土优势和全球影响力的一流投资银行。集团全资子公司华泰资管公司主动适应市场及监管环境变化,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投资资管和投行资管服务为抓手,一站式提供一流的投资产品、资产配置及整体金融服务解决方案,赋能客户的资产管理服务旅程。依托集团全业务链资源,强化与集团双向驱动,立足投行基因优势,充分发挥数字化应用能力,积极推进投研交易体系搭建,持续增强主动投资管理能力,培育平台运营、一体联动的核心竞争力。截至2022年底,华泰资管公司资产管理总规模人民币 4,796.14 亿元。2022年内,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聚焦资产管理总规模质量,继续向主动管理方向转型,充分发挥资产发现、风险定价 与产品设计能力,积极构建规模化、差异化且覆盖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产品体系。集合资产管理业务有效落实新规转型, 完成重点产品货币增利公募基金转型,合计管理集合资管计划 183 只,合计管理规模人民币 665.70 亿元。单一资产管 理业务加快发展净值型委外业务,持续推进业务转型,合计管理单一资管计划 415 只,合计管理规模人民币 1,148.06 亿元。专项资产管理业务持续推进产品创新,不断提升全链条服务能力,合计管理专项资管计划 208 只,合计管理规模人民币 2,052.69 亿元。
3)东方证券
东方证券是一家经中国证监会批准设立的提供证券、期货、资产管理、投行、投资咨询及证券研 究等全方位、一站式金融服务的综合类证券公司。其资管子公司东证资管自 2005 年成立以来,始终秉承“客户利益为先”的经营原则,坚定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希望通过不断提升“专业投研+专业服务”双轮驱动的核心竞争力,为投资者获取更好的投 资体验。公司一直专注于主动管理,坚持市场化理念和机制,不断巩固在主动权益和固定收益方 面的核心竞争力,长期投资业绩保持行业前列,努力为客户实现资产的长期保值增值。东证资管近七年主动股票投资管理收益率 91.75%,排名位于行业第 2 位(数据来源:银河 证券基金研究中心——公募基金管理人长期主动股票投资管理能力榜单)。东证资管旗下固定收 益类基金近五年绝对收益率 26.37%,排名行业前 1/5。东证资管受托资产管理总规模 2,847.52 亿元,其中公募基金管理规模 2,071.32 亿元。公司以封闭产品作为客户长期投资工具,旗下长期封闭权益类基金规模约 789 亿元,占公司所有权益类基金规模的 69%。
(课题组成员:廖旦、卢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