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高级数据:最高 立减50%InvestingPro手慢无

充分准备、提前布局的中国软件国际(00354) 华为王者归来的核心受益标的

发布时间 2023-9-4 10:13
更新时间 2023-9-4 11:35
充分准备、提前布局的中国软件国际(00354) 华为王者归来的核心受益标的
0763
-
0728
-
600116
-
600547
-
600843
-
600999
-
601668
-
2354
-
0241
-
1810
-

华为手机终于王者归来!

智通财经APP获悉,随着8月29日 Mate 60 Pro手机在华为官方商城开启预售,宣告华为加速回归高端手机市场。作为全球首款支持卫星通话的大众智能手机,Mate 60 Pro即使在没有地面网络信号的情况下,也可以正常拨打与接听卫星电话,将全球手机竞争拉升到了一个全新高度。

四年之前,感受到技术威胁的欧美国家对华为进行了全面的制裁与打压,致使华为不得不放缓发展脚步。尽管遭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但华为自始至终没有放弃对新技术的钻研,在蛰伏多年后终于以现象级产品给出回应。

Mate 60 Pro搭载的是华为海思自研芯片麒麟9000S,是一款独立自主的国产芯片。强有力的硬件配置之外,Mate 60 Pro还内置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学习用户的使用习惯和偏好,自动优化系统设置,提升用户体验。可以说,Mate 60 Pro不仅在硬件领域取得突破,更是中国AI技术的集大成者,堪称智能手机领域的又一次突破。

此次Mate 60 Pro的面世,仅仅是华为王者回归的开始。在解决芯片卡脖子问题后,华为有机会,也有能力夺回“失去的四年”。表面上,Mate 60 Pro只是一款中国消费电子产品,但背后却是无数中国企业奋斗的结晶。这不仅是一种商业层面的胜利,更是整个华为生态系统的回归。

资本市场被称为实体经济的晴雨表,在华为高端手机即将放量的预期下,整个华为产业链无疑将重新回归机构视野。之于商业嗅觉之上,更是对于民族工业的认同,华为概念或将重新成为资本布局的焦点。

01.夺回“失去的四年”

持续多年的打压,对华为产业链造成重创,甚至改写了整个供应链条的供给格局。

2019年,华为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7%,成为一线品牌中增速最快的。在整个智能手机大盘下滑的情况下,华为能够取得逆势增长实属不易。更为重要的是,华为年度智能手机出货量首次超越苹果,成为全球新增市场占比第二的手机供应商。

一款小小的智能手机,包括半导体芯片、摄像头、电池、屏幕等多个产业环节,这背后是万亿计的产值和无数就业机会。华为超越苹果,这实则是整个华为产业链的超越。

然而,正是在这样的良好发展势头下,华为却遭遇长时间的专利封杀,迫于无奈只能饮恨暂时退出5G市场,手机出货量更是一度跌出全球前十。失去华为这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后,三星和苹果重新夺回了失去的市场份额。以2023年Q2数据测算,三星和苹果分别占据全球手机出货量的21%和17%。

从智能手机出货量数据不难看出,华为是为数不多能够挑战苹果、三星手机霸主地位的企业,堪称中国科技企业的集大成者。如今华为带着Mate 60 Pro和麒麟芯片回归,无疑对中国科技产业链而言意义重大,对于整个华为供应链厂商更是重大利好,华为产业链企业有望迎来全面复苏的机会。

在华为不久前公布的2023年中报中,实现销售收入3109亿元,虽然仅同比小幅增长3.2%,但公司净利润却由146.29亿元飙升至465.23亿元,增幅高达218%;净利润率更是由2022年上半年的4.9%提升至今年的15.1%。净利润与净利润率的全面提升,预示着华为的反转已经全面开启。

利润增长的同时,华为研发费用由790.63亿元增长至826.04亿元,同比增长4.5%。研发费用增速超过总营收增速,意味着华为的净利润增长并非削减研发,而是在进一步加码研发的情况下达成,而持续高投入的研发费用亦是华为竞争力和未来增长的保证。

今年上半年华为在大陆智能机重回TOP 5,市场份额增至13%,较去年同期7.3%的市场份额增幅显著。Mate 60系列上市后,华为智能手机市场市占率有望加速提升。早在今年6月份,华为就将手机全年出货量由3000万上调至4000万,显然它正在奋力夺回失去的市场。

不管是从财务层面,还是从市场层面考量,华为的全面复苏都是不可阻挡的。此番Mate 60系列的推出更是华为在手机领域的一次主动出击。面对封杀,华为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寄希望于利用前沿技术进行突围。正所谓“打不垮我的使我更坚强”,无论是首款支持卫星通话的大众手机,还是接入盘古人工智能大模型,实则都是华为主动发起的一次升维之战。尤其是近两年AI技术的飞速发展,更是让手机厂商的竞赛超脱于硬件之外。

基于这一逻辑,除了以往受益华为产业链的硬件标的外,深度受益华为王者回归的,还有华为的核心软件合作伙伴。甚至这些软件企业的机会是有望高于硬件企业的,毕竟智能手机的竞争下半场,已经更多与软件、系统、服务生态这些环节紧密相关。

02.充分准备、提前布局的中国软件国际(00354)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有望乘上华为王者归来东风的,也必然是与其深度绑定的合作伙伴。

纵观国内华为产业链,与华为合作极为紧密的当属港股中软国际。无论是传统软件业务,飞速发展的云智能业务和鸿蒙业务,还是新兴的AI大模型业务,都能看到中软国际与华为深度合作的身影,甚至可以说它为了华为的王者归来做了充分且全面的准备,极有可能成为华为未来的最佳帮手,亦有望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1)携手华为聚焦根技术 强渡大渡河

华为始终坚定投资“根技术”,2022年研发占收入比突破25%,排名全球第四,研发开支仍在稳健增长,在器件替代、单板重构、操作系统、数据库、产品开发工具等领域坚持压强式自主创新投入,根技术扎得更深。

一直以来,中软国际都是华为最为信赖的战友,作为华为核心软件研发供应商,中软国际多年来持续为华为提供优质的IT研发服务,助力华为产品研发,多次位列华为研发供应商排名第一。

即使是在华为最为困难的时候,中软国际也始终选择与华为站在同一战线。2019年华为遭遇严峻挑战,迫于外界压力华为只能决定对ERP系统进行全面升级,以自主可控的MetaERP系统作为替代,而中软国际正是MetaERP的核心建设者。

作为华为有史以来牵涉面最广、复杂性最高的项目,三年来,华为投入数千人,联合产业伙伴和生态伙伴攻坚克难,研发出面向未来的超大规模云原生的MetaERP,并成功完成对旧有ERP系统的替换。中软国际持续参与MetaERP系统建设之中,为华为ERP系统转型贡献力量。截止目前,MetaERP已经能够应用于华为的全部业务场景,承接超过80%的业务量。不同于硬件设备供应商,参与MetaERP系统升级很难被外界看到,却可以加深战友之间彼此的信任。

2023年4月,华为在东莞举办了“英雄强渡大渡河”MetaERP表彰暨誓师大会。中软国际作为华为MetaERP核心合作伙伴受邀出席并接受了华为表彰颁奖。面向中软国际为代表的合作伙伴,华为董事、CEO任正非表示:“华为今天的成功与你们分不开,未来的发展与你们更相关联。”

和华为在MetaERP领域的紧密合作,亦让中软国际能够聚合团队与能力,持续参与ERP的国产替代。当前中软国际正积极与华为一起围绕“极简架构、极高质量、极低成本、极优体验”的目标,共同打造自主可控、更加高效安全的企业核心商业系统,做好ERP咨询和实施服务,紧跟华为MetaERP的拓展节奏,不断成为央国企数字化、国产化、智能化转型的生力军。

(2)绑定华为战略大平台

华为云提出了“一切皆服务”的战略,定位成为华为公司所有业务和内部管理的云底座,力求抓住产业上云机会,从互联网行业走向泛政府、金融、汽车、医药、制造、能源等,赋能开发者,联合能力型伙伴,打造行业数字化云底座。而中软国际则是率先将绑定华为战略大平台能力的10%做为自己的核心发展战略,紧跟华为的拓展节奏,深入行业供给,落地关基行业信息技术创新的中国方案,强化能力建设。今年以来,中软国际持续加强和华为的目标和阵型对齐,实现全面组织型对接,将整个云业务集团变成中软国际跟华为绑定的底座,持续驱动云业务第二曲线逆势增长。

今年上半年,中软国际成为首批通过华为云CTSP(云转型服务提供商)认证的服务伙伴,化身华为云先头兵,并致力于成为领先的服务伙伴、软件伙伴和SI伙伴。公司全面对齐华为云赛道,以生态能力为基,与伙伴携手做经营、促增长。立足CTSP定位,面向客户云转型旅程,中软国际通过CodeArts等软件开发平台、生产线提升自身业务开发效率和客户上云效率,将行业经验沉淀到aPaaS平台做深行业。

作为华为云同舟共济的合作伙伴,紧跟华为云大部队的前进步伐,中软国际2023年与华为云在河北、浙江、广东、陕西新增4个联合运营创新中心,涵盖软件开发、工业互联网、昇腾算力运营、鲲鹏、RPA数字机器人等核心领域。至此,公司与华为云联合运营的创新中心数量已达13个,在中国第三方产业云运营模式中排名第一。

中软国际与华为云的同舟共济合作已经走过六周年,六年来,中软国际紧跟华为云增长曲线,与华为云高度战略协同,成为华为云全领域综合型合作伙伴。而云智能业务已经成为中软国际的第二增长曲线,其正朝着华为云能力最强、发展最快、盈利最好的能力型伙伴迈进。

(3)助力鸿蒙生态持续繁荣

作为华为关系密切的合作伙伴,中软国际紧跟华为步伐,不仅参与了HarmonyOS的研发,更广泛赋能鸿蒙生态建设,作为第一家与华为签署“HUWEI HiLink生态方案服务合作协议”的合作伙伴,公司为2C领域的生态厂商提供接入、智能化、全场景方案全栈使能服务。截至目前,中软国际已在鸿蒙智联领域为200+品牌客户提供350+品类接入服务,覆盖智能家居、智慧出行、运动健康等多场景智能化产品。

今年8月,华为与中软国际的合作再度升级,双方共同签署了HarmonyOS元服务合作协议。元服务是面向未来超级终端的服务提供方式,支持一次开发、多端部署、场景感知、一碰互联,创造系统级新入口,支持在手机、智能穿戴、智慧屏等多种终端设备上免安装运行。元服务鸿蒙万能卡片以更轻量化的方式,为用户提供生活全场景核心需求直达、软硬件互动的极致体验,是能够为用户提供便捷服务的新型应用程序形态。

作为HarmonyOS元服务服务商,中软国际持续深度参与华为HarmonyOS生态推广与赋能,从服务客户快速接入鸿蒙智联生态,到联合客户研发落地创新产品,到升级丰富自研开发板套件,再到原生APP+元服务生态运营。中软国际以快速拓展HarmonyOS元服务生态服务空间为目标,不断深度探索商业模型,升级HarmonyOS南北向、全场景、软硬一体解决方案能力。

同时,在华为智能手机复苏预期之下,鸿蒙系统渗透率有望得到显著提升,整个生态环境也将得到大幅改善。由于鸿蒙不再兼容安卓,这将意味着用户从安卓向鸿蒙切换的过程中,必将出现一大批应用软件迁移需求,这毫无疑问将是公司发展的重要机会。作为鸿蒙生态最核心的合作伙伴,中软国际有望持续助力鸿蒙成为我国最受客户认可的国产操作系统,跟随鸿蒙生态一同发展壮大。

(4)全面对接盘古大模型 构建智能新底座

AI就是未来,随着大模型产业应用不断加速,人工智能正重塑千行百业价值,为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发展注入动力。

作为华为云战略合作伙伴,和最早参与华为盘古NLP大语言模型生态的能力型合作伙伴,中软国际与华为云签署盘古大模型合作协议,双方基于华为云算力开展模型训练、推理服务,进一步聚焦优势行业领域,与盘古大模型在数据、算法、服务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提供华为盘古大模型强化、精调服务,为行业AI应用构建提供完善的支撑。

为了全面拥抱正在发生的AIGC变革,中软国际前瞻性的成立了AIGC研究院,发布为大模型在行业应用落地而生的服务生态系统—JointPilot(灵析)人工智能应用平台,并实施“大模型生态位发展战略”。JointPilot采用组装式应用开发理念,通过对话调用数据并以模型生成应用。目前,这一平台已经在驾驶舱改造、HR招聘助手等多个领域落地,随着训练数据的不断丰富,未来有望为解锁大模型落地千行百业做好“最后一公里”的准备。

当AI技术真正完美落地,各行业的价值都将被其重塑,全面且深度的拥抱华为云盘古大模型,这是中软国际未来的战略方向。在助力AI技术的行业落地与规模化应用上,公司紧跟盘古大模型“行业重塑”、“技术扎根”、“开放同飞”三大创新方向,发挥自身软件和行业信息服务优势,以产业场景为先导,补足大模型“为行业而生”的能力,携手华为打造自主可控的智能世界新底座。

03.紧随华为航母 阔步星辰大海

独行者速,众行者远。深度绑定华为的中软国际,犹如华为航母身边的巡洋舰。

坦率而言,过去一年多的时间,中软国际受客户需求和宏观经济影响,整体业绩有所下滑。但如果投资者足够了解公司,对于这样的业绩实则是可以理解的。

正如前文所述,过去几年是华为最困难的时期,而中软国际作为华为一起奋战的战友,几乎用了过半精力去支持华为,几乎参与到了华为所有的生态业务中。这种情况下,如果中软国际的业绩特别好反而显得不真实。

可即使面对暂时的困境,也丝毫没有撼动中软国际坚定的信心,公司始终坚信华为能够王者回归并为此做充足准备,不断修炼内功,提升自身的能力,与华为一起深度赋能中国信创行业。客观环境带来的逆风情况,并没有影响中软国际的发展,反而在经济逆风下彰显了更强的发展韧劲,以及锤炼了和战略客户同舟共济的决心。

2023年中报,中软国际净利环比提升近87%,净利率环比提升2.3个百分点,反弹势头显著,业绩底部区间几近明朗。业绩触底反弹的趋势下,叠加核心用户华为的强势回归,市场对于中软国际的价值重估悄然开启,中软国际中报发布至今,公司股价已从低点反弹约15%,业绩和资本市场表现均呈现出积极的回暖信号。

一直以来,我都始终强调衡量中软国际的价值,是必须考虑华为的。过去几年中,因华为遭遇困境而降低了对于中软国际的预期,但即使如此中软国际也没有淡化与华为之间的合作,而是始终强调与华为同舟共济。

如今华为终于王者归来,作为核心战友的中软国际也做好了充分且全面的准备,5G手机的回归只是一个开始。从云、鸿蒙、MetaERP、大模型,从真正自主可控的芯片、硬件、软件以及生态,这才是整个华为产业链的全部样貌。作为与华为绑定最深的合作伙伴,中软国际早已经把全面对标华为的发展,锁定华为战略大平台能力的10%作为核心发展战略,无疑将成为华为回归最大的受益者,且随着华为生态的逐渐恢复而获得更大的价值。

经历短暂休养生息后,巨人华为重新站了起来,而中软国际作为与巨人并肩作战的好战友,业务自然有望随着华为而全面复苏。现阶段,中软国际的估值水平已经被打的很低,随着华为王者归来,中软国际的前期投入和准备有望逐步迎来收获期,因而值得对公司的发展和业绩看高一线,当前的低估值与向上的基本面之间已然形成明显的剪刀差,一场属于中软国际的戴维斯双击或将上演。

最新评论

风险批露: 交易股票、外汇、商品、期货、债券、基金等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属高风险行为,这些风险包括损失您的部分或全部投资金额,所以交易并非适合所有投资者。加密货币价格极易波动,可能受金融、监管或政治事件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保证金交易会放大金融风险。
在决定交易任何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前,您应当充分了解与金融市场交易相关的风险和成本,并谨慎考虑您的投资目标、经验水平以及风险偏好,必要时应当寻求专业意见。
Fusion Media提醒您,本网站所含数据未必实时、准确。本网站的数据和价格未必由市场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做市商提供,所以价格可能并不准确且可能与实际市场价格行情存在差异。即该价格仅为指示性价格,反映行情走势,不宜为交易目的使用。对于您因交易行为或依赖本网站所含信息所导致的任何损失,Fusion Media及本网站所含数据的提供商不承担责任。
未经Fusion Media及/或数据提供商书面许可,禁止使用、存储、复制、展现、修改、传播或分发本网站所含数据。提供本网站所含数据的供应商及交易所保留其所有知识产权。
本网站的广告客户可能会根据您与广告或广告主的互动情况,向Fusion Media支付费用。
本协议的英文版本系主要版本。如英文版本与中文版本存在差异,以英文版本为准。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 | 粤ICP备17131071号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