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抢跑618,快人一步解锁六月AI精选股年中特惠

【热点零距离】具身智能,“AI+机器人”的终极形态?

发布时间 2023-7-5 19:07
更新时间 2023-7-5 19:36
© Reuters.  【热点零距离】具身智能,“AI+机器人”的终极形态?
GOOGL
-
GOOG
-

自今年5月中旬以来,机器人概念股持续活跃。机器人产业链上游的减速器板块成为7月热点题材,龙头企业纷纷涨停。

除减速器题材外,特斯拉和英伟达两位巨头还带动了机器人领域一个全新的概念“具身智能”,各大科技公司纷纷入局。

中泰证券认为,具身智能之所以能迅速发展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1)通用大模型发展,人形机器人有望迎来技术奇点;(2)特斯拉凭借强大的软件技术、供应链能力有望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具身智能”来袭

什么是具身智能?

“具身智能”大意是指有身体并支持物理交互的智能体,其所涉及的主要环节可以抽象理解为包括感知、传输、决策、执行。

简而言之,具身智能本质是软硬件结合的智能体,就是一个聪明的AI大脑+一个灵活的身躯,其中最典型的应用就是人形机器人。

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李飞飞所说,“具身的含义不是身体本身,而是与环境交互以及在环境中做事的整体需求和功能。”

相比传统人工智能主要关注于通过软件和算法来实现智能,具身智能强调了通过身体和环境与其他元素互动获取信息来实现智能。

具身智能系统通过传感器获取外部环境的信息,并通过感知和认知处理这些信息。然后,通过控制执行器,如机器人的肢体或运动装置来实现与环境的交互。人形机器人很好的契合了具身智能的要求,有望成为标杆应用。

今年5月,特斯拉、英伟达等国际巨头彻底带火具身智能。

在特斯拉2023年股东大会上,马斯克透露有关人形机器人发展的未来规划,将人形机器人发展推向市场。

马斯克本人对于人形机器人发展十分看好,他认为未来特斯拉的长期价值或在机器人。

同日,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ITF World 2023半导体大会上表示,AI下一个浪潮将是“具身智能”,即能理解、推理、并与物理世界互动的智能系统,比如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甚至聊天机器人,他们都能很好地理解物理世界。

黄仁勋介绍了英伟达的多模态具身智能系统Nvidia VIMA,这是一个多模态具身人工智能系统,其能在视觉文本提示的指导下,执行复杂任务、获取概念、理解边界,甚至模拟物理学。

当前具身智能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机器人、自动驾驶等。

例如,在自主导航中,机器人需要通过感知环境以及自身位置和姿态来决策如何移动,并通过肢体控制来执行移动操作;

在物体抓取和操作中,机器人需要通过感知和控制手指或机械臂来准确地抓住或操作物。

AI硬件化加速推进

受益人工智能、通讯技术等发展,具身智能得以成为现实,成为全球产学研领域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和课题,同时也有很多成果和应用得以转化、落地。

从学术领域看,具身智能已经成为国际学术前沿研究方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等机构均在推动具身智能的发展。今年IROS(机器人领域顶级学术会议)将具身智能作为重要主题。

产业界方面,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在今年掀起一股热潮。

2022年10月,首次亮眼的特斯拉人形机器人需要人搀扶,无法正常工作。到2023年5月,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可在车间灵活行走、抓取物体,并展示了电机扭矩控制技术(不打碎鸡蛋)。

此外,谷歌、微软等技术团队,以及一些高校等都在探索具身智能的发展落地。

谷歌公司 (NASDAQ:GOOGL) Everyday Robot 的 SayCan 已经将机器人和对话模型结合到一起,能够让机器人在大型语言模型的帮助下,完成一个包含 16 个步骤的长任务,被称为“具有自我学习能力的通才”。

UC 伯克利的 LM Nav 用三个大模型(视觉导航模型 ViNG、大型语言模型 GPT-3、视觉语言模型 CLIP)教会了机器人在不看地图的情况下按照语言指令到达目的地。

微软正计划将ChatGPT 的能力扩展到机器人领域,使得能用语言文字控制机器人。其最新实验已经能够通过给ChatGPT的对话框输入指令,让其控制机器人在房间中找到“健康饮料”、“有糖和红色标志的东西”(一罐可乐),以及一面供无人机自拍的镜子。

国内发展现状

在AI大模型带来的智能时代,国内也在加码推进具身智能领域的发展。

政策方面,今年5月,北京市发布《北京市促进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2023-2025年)(征求意见稿)》,其中便提出探索具身智能、通用智能体和类脑智能等通用人工智能新路径,包括推动具身智能系统研究及应用,突破机器人在开放环境、泛化场景、连续任务等复杂条件下的感知、认知、决策技术。

产业方面,国内企业阿里、深度布局大模型和物联网领域的中科创达(300496.SZ)等在具身智能方面也取得一定进展,而且采用的是和微软相似的语言控制路径。

根据阿里云发布的一个演示视频中,工程师通过钉钉对话框告诉机器人“我渴了”,千问大模型在收到指令后编写代码发给机器人,机器人收到指令后,从周边环境中识别出一瓶水,并自动完成移动、抓取、配送等一系列动作,顺利递送给工程师。

在2023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中科创达推出首款集成大模型的智能搬运机器人解决方案,在大模型的加持下,人们可以通过自然语言与智能搬运机器人交互,提出服务指令,机器人就会按照要求提供拿取饮料、食物等服务。

综合来看,在产业政策、AI助力,以及特斯拉等巨头布局下,具身智能进展加速。

中泰证券认为,具身智能之所以能迅速发展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1)通用大模型发展,人形机器人有望迎来技术奇点;(2)特斯拉凭借强大的软件技术、供应链能力有望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华西证券认为,具身智能的出现会持续引领“大模型+机器人”潮流,机器人产业链及布局具身智能多模态大模型的厂商有望深度受益。

机器人产业链相关企业有三花智控(002050.SZ)、绿的谐波(688017.SH)、鸣志电器(603728.SH)、禾川科技(688320.SH)等;机器视觉领域代表企业有虹软科技(688088.SH)、海康威视(002415.SZ)、大华股份(002236.SZ)等;大模型领域相关标的有中科创达、商汤科技(00020.HK)、云从科技(688327.SH)、科大讯飞(002230.SZ)等。

港股方面,产业链相关标的包括比亚迪电子(00285.HK)、三一国际(00631.HK)、南京熊猫电子股份(00553.HK)、云智汇科技(01037.HK)等。

最新评论

风险批露: 交易股票、外汇、商品、期货、债券、基金等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属高风险行为,这些风险包括损失您的部分或全部投资金额,所以交易并非适合所有投资者。加密货币价格极易波动,可能受金融、监管或政治事件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保证金交易会放大金融风险。
在决定交易任何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前,您应当充分了解与金融市场交易相关的风险和成本,并谨慎考虑您的投资目标、经验水平以及风险偏好,必要时应当寻求专业意见。
Fusion Media提醒您,本网站所含数据未必实时、准确。本网站的数据和价格未必由市场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做市商提供,所以价格可能并不准确且可能与实际市场价格行情存在差异。即该价格仅为指示性价格,反映行情走势,不宜为交易目的使用。对于您因交易行为或依赖本网站所含信息所导致的任何损失,Fusion Media及本网站所含数据的提供商不承担责任。
未经Fusion Media及/或数据提供商书面许可,禁止使用、存储、复制、展现、修改、传播或分发本网站所含数据。提供本网站所含数据的供应商及交易所保留其所有知识产权。
本网站的广告客户可能会根据您与广告或广告主的互动情况,向Fusion Media支付费用。
本协议的英文版本系主要版本。如英文版本与中文版本存在差异,以英文版本为准。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 | 粤ICP备17131071号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