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抢跑618,快人一步解锁六月AI精选股年中特惠

发生了什么?美国多数海外“债主”12月增持美债 偏偏中日两巨头在减

发布时间 2023-2-16 18:52
© Reuters.  发生了什么?美国多数海外“债主”12月增持美债 偏偏中日两巨头在减
US10YT=X
-
CN10YT=RR
-

财联社2月16日讯(编辑 潇湘)当地时间本周三(2月15日),美国财政部公布了2022年12月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报告显示,在美国债市回暖之际,各路美国海外主要“债主”纷纷增持了美国国债。然而在这一长串的增持“名单”中,却并没有日本和中国这两个最大的美国海外“债主”的身影……

日本在去年12月仍是最大的美国国债海外持有国。不过,当月日本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从上月的1.0822万亿美元降至了1.0763万亿美元,环比减少了60亿美元,持仓重新逼近了去年10月所创的逾三年低位。

这表明在去年11月短暂增持后,日本投资者又重新掀起了此前持续减持美国国债的浪潮。在去年7月至10月,日本曾连续四个月减持美国国债,在此期间持仓规模累计曾减少了多达1663亿美元。

对于日本投资者而言,去年12月无疑是较为特殊的一个月。日本央行在去年年底的最后一场议息会议上,意外宣布了对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YCC)的调整,将1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的目标区间大幅上调一倍——从±0.25%上调至±0.5%。

当时就曾有业内人士表示,作为全球最大的债权国,日本央行的这一调整可能意味着有大量现金将会等待回到日本国内,以取得抬高后的本土回报率。这可能会降低日本投资者对美国国债的兴趣。

日本投资者在去年大部分时间里就一直是美债的净卖家。因为尽管美债收益率大幅攀升,但过去一年日元的暴跌导致汇率对冲成本激增,海外投资对于一些有着严格对冲要求的日本大型基金而言,反而得不偿失。

除了日本外,美国第二大海外“债主”中国在去年12月也再度减持了美国国债——当月中国持有美国国债规模降至了8671亿美元,环比减持了31亿美元,持仓规模进一步降至了2010年5月以来新低。

这是中国连续五个月减持美债。从去年4月开始,中国对美国国债的持仓已连续八个月低于了万亿美元大关。

多数美国海外“债主”12月增持美债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中日这两个最大的美国海外“债主”在12月双双减持了美债。但如果把视野放到全局来看,12月外国投资者持有的美国国债总规模却有所增加,这一反差显然颇为受到瞩目。

去年12月,外国投资者持有的美国国债总规模为7.3146万亿美元,高于上月的7.2687万亿美元,这是这一数字连续第二个月上升。

在TIC报告披露的前八大持有美债国家和地区中,12月只有中国和日本出现了减持。其中,持仓排在第四位的比利时增持了214亿美元,增持规模最大。

一般来说,当美债收益率处于上行阶段时,投资者会倾向于减持美债资产以降低资产损失,到美债收益率下行时再增持。收益率与债券价格反向。因此,在12月美债收益率整体下行的背景下,海外投资者增持美国国债其实反而是更为常见的现象。

去年12月,美联储开始放慢加息步伐,当月加息幅度从此前的75个基点调整至了50个基点。在今年2月的议息会议上,美联储又进一步将加息幅度下调至了25个基点。

道明证券驻纽约高级利率策略师Gennadiy Goldberg表示,“这是外国投资者连续第二个月在购买美国国债,考虑到前几个月的大规模抛售,这很有趣。令人鼓舞的是,外国投资者在年底开始涉足美国国债,这是有道理的,因为收益率实际上已经开始稳定下来,并从高点回落。”

当然,与10月和9月的减持规模相比,外国投资者在12月和11月的美债增持规模仍要显得相形见绌。Goldberg指出,2022年最后两个月外国投资者手中美国国债持有量仅增长了1820亿美元,而9月和10月的净减持规模则高达近3600亿美元。

美国财政部周三公布的12月TIC报告还显示,当月海外投资者全线买入了各类美国资产,其中,买入长期美国国债199.8亿美元;买入美国机构债139亿美元;买入美国公司债143.8亿美元;买入美国股票549.8亿美元。

12月海外买家净买入美国股票的规模继续创下了2020年12月以来的新高。其中海外官方机构买入美股15亿美元,海外私人投资者买入535亿美元。

最新评论

风险批露: 交易股票、外汇、商品、期货、债券、基金等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属高风险行为,这些风险包括损失您的部分或全部投资金额,所以交易并非适合所有投资者。加密货币价格极易波动,可能受金融、监管或政治事件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保证金交易会放大金融风险。
在决定交易任何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前,您应当充分了解与金融市场交易相关的风险和成本,并谨慎考虑您的投资目标、经验水平以及风险偏好,必要时应当寻求专业意见。
Fusion Media提醒您,本网站所含数据未必实时、准确。本网站的数据和价格未必由市场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做市商提供,所以价格可能并不准确且可能与实际市场价格行情存在差异。即该价格仅为指示性价格,反映行情走势,不宜为交易目的使用。对于您因交易行为或依赖本网站所含信息所导致的任何损失,Fusion Media及本网站所含数据的提供商不承担责任。
未经Fusion Media及/或数据提供商书面许可,禁止使用、存储、复制、展现、修改、传播或分发本网站所含数据。提供本网站所含数据的供应商及交易所保留其所有知识产权。
本网站的广告客户可能会根据您与广告或广告主的互动情况,向Fusion Media支付费用。
本协议的英文版本系主要版本。如英文版本与中文版本存在差异,以英文版本为准。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 | 粤ICP备17131071号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