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0月10日讯(编辑 夏军雄)在欧洲能源危机持续上演之际,尽管德国推出了2000亿欧元的支持计划来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但作用有限,那些考虑将生产迁往海外的企业并未改变想法。
德国政府上月公布了能源救助方案,包括降低汽油价格和削减燃料销售税,帮助企业和家庭应对价格飙升。
德国工业联合会(BDI)9月对近600家德国中型企业的调查显示,每10家中型企业中就有1家因天然气价格而减产或停产,部分工业巨头,尤其是化工等重度依赖天然气的行业,已经开始向其他地区转移生产或对外采购。
德国工业企业并未被打动
巴伐利亚陶瓷制造商Rosenthal首席执行官Mads Ryder直言:“(德国政府)拟议的能源救济方案暂时不会改变议程上的任何东西,我们仍需寻找替代方案。”
作为已经成立143年的老牌企业,Rosenthal正在考虑将部分生产业务迁出德国,以削减成本。Ryder毫不客气地指出,德国政府的能源支持计划过于模糊,无法说服Rosenthal放弃迁出部分产能的计划。
德国财政部长的经济顾问Lars Feld悲观地表示,考虑转移产能的行业正在观望能源救济方案的效果,但能源价格已无法回到俄乌冲突爆发前的水平。
德国工会IG Metall上月的一项调查显示,相较于两年前,德国制造业面临的能源账单大幅飙升,最极端的例子上涨了足足10倍,1/5的公司有将至少部分业务转移到海外的想法。
在高昂的能源价格推动下,德国9月通胀数据攀升至10%,为195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这反过来又给工资增加了压力,进而增加了劳动成本。
德国纺织制造商Wuelfing表示,如果政府能将能源价格限制在仅相当于2020年两倍的水平,该公司将搁置向海外转移生产的计划。
由于能源价格上涨,汽车零部件供应商Boegra上月削减了部分产能,该公司已将部分生产外包给捷克。
Boegra董事总经理Tobias Linser称:“我下周将前往捷克,考察在那里拓展业务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