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牌抢滩咖啡市场 被曝食安问题的星巴克“腹背受敌”

发布时间 2021-12-16 05:06
更新时间 2021-12-16 09:14
© Reuters.  新品牌抢滩咖啡市场 被曝食安问题的星巴克“腹背受敌”
SBUX
-

财联社 | 新消费日报(记者 李丹昱)讯,曾经由星巴克公司 (NASDAQ:SBUX)主导的国内连锁咖啡市场,正在快速变化。

近期,星巴克的“对手”们先后完成多轮融资,扩充门店数量的同时也威胁着星巴克核心市场。

12月15日,Tims中国宣布上市前融资,但并未透露具体投资方信息。同时,Tims中国宣布收到首批上市私募股权投资(下称“PIPE”)承诺,这些投资承诺会在Tims中国与Silver Crest Acquisition Corporation合并(上市合并)时完成出资。

Tims中国向新消费日报记者表示,将在新的投资方的支持下加快实现5年目标,开出2700多家可盈利门店。而这一目标已经逼近星巴克的开店计划,财报显示,2021财年星巴克在中国市场新开了654家门店。

一边是因食安问题而备受质疑的“星巴克标准”,一边是Manner、M Stand、Algebraist代数学家咖啡等与星巴克抢夺年轻消费者群体新品牌的快速崛起,以及大批线上咖啡品牌的涌现。

面对舆论与竞争压力,星巴克还能守住“龙头”地位吗?

被曝食安问题,“星巴克标准”跌落神坛?

从星巴克在中国发展历程来看,其“星巴克标准”与直营体系是其立足行业的根本。

星巴克1992年上市时,仅在北美有165家门店,随着商业模型和经营效率被市场认可,估值不断走高,也开启了门店扩张的高速发展期。

1999年,星巴克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后,也享受了中国咖啡行业的红利。2005-2008年,星巴克估值震荡回落,舒尔茨开始掌舵改革,重点加速海外扩张(尤其中国等扩张),估值才开始回升。

目前,星巴克海外扩张包括4种形式:全资自营,合资公司、许可协议、授权经营等,主要根据不同市场的特点各有侧重扩张。

据了解,虽然进入内地市场之初星巴克并未采用全部直营的模式,但在2003年至2017年间,星巴克陆续回购中国华北、华南、华东股权,逐步推动大陆门店的“直营化”。

2017年,星巴克以约13亿美元收购上海统一星巴克咖啡有限公司剩余50%的股权,取得在华东地区约1300家门店的100%所有权(单店估值1348万元,其中上海近600家)。2017年,全面直营中国大陆市场所有门店,以期达到统一食品品质等标准。

但此次食安危机说明,“星巴克标准”指导下的直营模式也存在不少问题。

根据此前的报道,无锡两家星巴克门店存在更换配料标签、使用过期食材的问题。12月14日-15日,合肥市市场监管局、丽水市莲都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紧急排查辖区内星巴克。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记者表示,虽然星巴克在中国是直营模式,但所有门店均采用店长负责制,以业绩为导向,以利润为方向,所以对于食品安全很有可能出现睁只眼闭只眼的行为。“企业对门店店长的KPI考核需要调整,第一权重应该从业绩利润改成食品安全。”

北京朝阳区一位星巴克工作人员对新消费日报记者透露,目前已经收到自查的通知,经过自查,门店不存在食品安全问题。

从客流情况来看,北京星巴克三里屯臻选店、亮马桥店等并未出现明显变化,部分时段仍出现排队、满桌等现象。

新品牌冲击星巴克“护城河”

2020年以来,精品咖啡品牌在资本助力下崛起,不断侵蚀星巴克固有的“城池”。

目前,Manner咖啡门店数量已经超过200家,预计2021年全年门店数将达到400-500家。加速进入北京、苏州、南京、武汉、成都等市场的M Stand,也在下半年开启集中开店模式。

至于刚刚完成上市前融资的Tims中国,已经被视为瑞幸咖啡外,星巴克主要竞争对手。现阶段,Manner、Tims中国、瑞幸咖啡的定价基本相同,均低于星巴克。在一线城市,上述品牌布局亦集中在写字楼、商场等地,与星巴克重合。

上海市食品协会咖啡专委会主任王振东对记者表示,Tims中国的商业模式与星巴克、Costa等基本一致,设有阶段性目标。“现阶段,Tims中国以开店提高市占率、渗透率,达到目标后,才会调整战略到实现单店盈利。”

新消费日报了解到,在本轮融资方案中,投资方以可转债形式立即向Tims中国注入5000万美元资本,并可以以上市合并价格的15%溢价转换为股份,为Tims中国进一步开拓国内市场提供资金支持。

“Tims中国率先通过SPAC登陆资本市场,后续在资本加持下,国内的咖啡新势力也会陆续尝试这一路径。但由于奈雪的茶上市后股价一路走低,券商评级趋于谨慎,机构对新消费品牌的热情有所减退。”业内人士分析认为。

事实上,面对国内市场崛起的新咖啡势力,星巴克并非没有行动,亦开始加速开店以巩固护城河。

据悉,截至2021财年第四季度末,星巴克已经在中国208个城市,开出了5360多家门店,其中2021财年在中国市场新开了654家门店,第四季度开了225家新店。截至2021财年第四季度末,美国和中国的门店总数占其全球门店总数的62%。

星巴克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凯文·约翰逊也多次强调中国市场是一个具有增长空间的赛道,并“美国和中国市场主要市场引领星巴克业务的增长”。

然而在食安等问题影响下,星巴克股价已连续两日下跌。

必须要指出的是,尽管星巴克庞大的直营体系暴露了不少问题,但作为中国咖啡市场的后来者,Tims中国以及Manner、M Stand、Algebraist代数学家咖啡等众多新品牌要想短期内弯道超车也并非易事。

对此,王振东认为,国内咖啡环境变化,新品牌崛起已经让市场对于星巴克的增长空间感到担忧。但星巴克在选址、供应链上优势仍存,成本端压力相对较小。

数据显示,星巴克凭借其庞大的体量往往享有较强的房租议价权,以中国大陆市场为例,门店租金比一般咖啡厅低15%左右。

据王振东透露,近期大宗商品价格的飙升,加上运输、劳动力和包装成本的飙升,给Manner等定价较低的咖啡品牌造成不小压力。而星巴克等定价相对较高的品牌,则有一定消化空间。“如果Manner和Tims中国后续涨价,其竞争优势也就不再存在。”

最新评论

风险批露: 交易股票、外汇、商品、期货、债券、基金等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属高风险行为,这些风险包括损失您的部分或全部投资金额,所以交易并非适合所有投资者。加密货币价格极易波动,可能受金融、监管或政治事件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保证金交易会放大金融风险。
在决定交易任何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前,您应当充分了解与金融市场交易相关的风险和成本,并谨慎考虑您的投资目标、经验水平以及风险偏好,必要时应当寻求专业意见。
Fusion Media提醒您,本网站所含数据未必实时、准确。本网站的数据和价格未必由市场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做市商提供,所以价格可能并不准确且可能与实际市场价格行情存在差异。即该价格仅为指示性价格,反映行情走势,不宜为交易目的使用。对于您因交易行为或依赖本网站所含信息所导致的任何损失,Fusion Media及本网站所含数据的提供商不承担责任。
未经Fusion Media及/或数据提供商书面许可,禁止使用、存储、复制、展现、修改、传播或分发本网站所含数据。提供本网站所含数据的供应商及交易所保留其所有知识产权。
本网站的广告客户可能会根据您与广告或广告主的互动情况,向Fusion Media支付费用。
本协议的英文版本系主要版本。如英文版本与中文版本存在差异,以英文版本为准。
© 2007-2025 - Fusion Media Limited | 粤ICP备17131071号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