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短理财捧热国债逆回购 长周期品种收益走强

发布时间 2013-11-29 12:10
更新时间 2017-5-14 18:45

近两年来,国债回购交易量一直呈爆发性增长。以沪市成交量最大的1天期回购品类(204001)为例,其年成交量2010年仅为4.42万亿元,2012年暴增至28.12万亿元,截至昨日,今年不足11个月的成交量已达40.54万亿元,11月以来日均成交量已突破2300亿元。
  
2009年2.2万亿元,2010年4.42万亿元,2011年15.48万亿元,2012年28.12万亿元,2013年至今40.54万亿元……这是在上交所上市的1天期国债回购(GC00(行情 股吧买卖点)1,代码204001)的年交易量,其日均成交量已较去年翻番。
  
自2006年5月正式在上交所挂牌以来,国债回购交易量一直呈爆发性增长,而随着参与国债回购市场交易的活跃,国债回购的收益率也日渐走高。其中,昨日182天期(GC182,代码204182)更是以5.39%的收益率,创造了自2006年上市以来的历史新高。
  
逆回购日均成交量较去年翻番
  
目前,在短期理财市场上,银行(行情 专区)理财产品、货币基金、国债逆回购正成“三足鼎立”之势。而在其中,国债逆回购交易量近年却呈爆发性增长,成为短期理财市场的一匹黑马。
  
据悉,目前在国债回购交易品种中,沪深交易所国债回购均有1日、2日、3日、4日、7日、14日、28日、91日和182日九个品种,其中沪市最小交易单位为10万元,而深交所门槛仅为1000元。
  
以沪市成交量最大的1天期回购品类(204001)为例,其年成交量已从2010年的4.42万亿元暴增到2012年的28.12万亿元,截至昨日,今年不足11个月的成交量已经达到40.54万亿元,11月以来日均成交量已突破2300亿元。
  
缘何国债逆回购备受追捧?原因之一是监管层对银行超短期理财产品的叫停。自2011年下半年银监会叫停30天内银行超短期理财产品后,国债逆回购正成为超短期理财的替代工具,唯一能与其形成竞争是目前如日中天的货币基金。
  
上证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近两年结构性行情中,不少基金、私募等机构投资者都在轻仓期间,通过国债逆回购获得收益,尽管市场上也有银行理财、货币基金等类似短期理财产品,但能做到时间“零间隔”的只有国债逆回购。
  
通常,银行理财产品申购与赎回都有几天空白点不计收益,而如果用券商软件购买货币基金,也面临同样的时间成本,还面临集中赎回的潜在流行性压力,相比而言,投资人只需选择“卖出”国债逆回购,就锁定了收益与赎回日,更适合追求流动性和安全性的二级市场投资者。
  
相对将资金拆借出去的“逆回购”,作为交易对手方的国债“正回购”也同样深受机构的重视。目前只有机构才能做正回购,个人只能参与逆回购。
  
一位债券基金经理告诉记者,他们经常会通过将标准券抵押给逆回购方来获得资金,在约定日到期后,他们将归还逆回购方本息,同时逆回购方也将正回购方抵押的标准券返还回来。
  
长周期品种收益走强
  
随着参与国债回购市场交易的活跃,国债逆回购收益率也日渐走高,尤其是在月末、季末、年末等市场资金紧张的时期。例如,今年国庆前1天期逆回购9月27日最高飙至57%,远超活期及同期理财产品收益率。
  
进入11月以来,尽管距离年底尚有一个多月,但今年市场资金面的紧张程度和持续时间却超于往年,不仅短周期的品种利率持续处于高位,以往交易清淡的长周期品种利率也在连续走强。
  
昨日,沪市28天期、91天期、182天期国债逆回购品种(204028、204091、204182)最高收益分别达到5.5%、5.5%和5.39%。其中,182天期5.39%的收益率更是创造了自2006年上市以来的历史新高。
  
与以往明显不同的是,尽管短周期逆回购收益率并不惊人,但高收益持续时间之长和28天期、91天期、182天期等长周期品种收益率却在连续走强。
  
“一年中需要关注几个时间点,上半年的四月底到六月底,这个时间上市公司分红、财政税收上缴、银行揽储加剧市场资金面紧张,下半年要关注九月底和元旦之春节前后这两个区间,这一段利率会比较高。”上述债券基金经理表示。

最新评论

正在加载下一篇文章……
风险批露: 交易股票、外汇、商品、期货、债券、基金等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属高风险行为,这些风险包括损失您的部分或全部投资金额,所以交易并非适合所有投资者。加密货币价格极易波动,可能受金融、监管或政治事件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保证金交易会放大金融风险。
在决定交易任何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前,您应当充分了解与金融市场交易相关的风险和成本,并谨慎考虑您的投资目标、经验水平以及风险偏好,必要时应当寻求专业意见。
Fusion Media提醒您,本网站所含数据未必实时、准确。本网站的数据和价格未必由市场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做市商提供,所以价格可能并不准确且可能与实际市场价格行情存在差异。即该价格仅为指示性价格,反映行情走势,不宜为交易目的使用。对于您因交易行为或依赖本网站所含信息所导致的任何损失,Fusion Media及本网站所含数据的提供商不承担责任。
未经Fusion Media及/或数据提供商书面许可,禁止使用、存储、复制、展现、修改、传播或分发本网站所含数据。提供本网站所含数据的供应商及交易所保留其所有知识产权。
本网站的广告客户可能会根据您与广告或广告主的互动情况,向Fusion Media支付费用。
本协议的英文版本系主要版本。如英文版本与中文版本存在差异,以英文版本为准。
© 2007-2025 - Fusion Media Limited | 粤ICP备17131071号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