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上市的时候尝鲜的人不少,不少散户每天做几手。但后来炒国债期货的人越来越少,主要是波动太小,不够折腾的。”某期货公司的客服部负责人告诉记者。
数据显示,9月6日国债期货上市当日成交量达36635手,次日就下滑到12810手,此后多数时间一直维持在2000手左右。10月18日成交量甚至降至1056手。对比上市之前各方的期待,国债期货的表现可谓令人大跌眼镜。
“波动小,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不够。”国泰君安期货金融衍生品研究所副所长、首席分析师陶金峰告诉记者,散户参与热情不高,大客户开拓起来也比较困难。更何况国债期货的主力——银行(行情 专区)和保险(行情 专区)还无法进入。
其实,类似于国债期货,期货市场上还存在许多休眠品种,或称之为僵尸品种,例如燃料油、线材、硬麦和豆二等。这些品种有时候日内几乎完全没有成交。而在中国期货业协会统计的成交量排行榜上,它们的占比也几乎是零。
“交易所花很大工夫准备的上市品种,怎么会‘死掉’呢?”很多人表示无法理解。南华期货总经理罗旭峰认为,原因之一是受经济不景气、行业周期性或供求关系的影响,期货品种对应的现货市场正在萎缩,套保需求总量下降,同时失去了投机资金的关注。例如燃料油,随着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与国家环境治理的推进,消费量呈下降趋势,它的历史使命已基本完成,“夕阳”品种的特性得以显现。
僵尸品种还有一个奇怪现象——很多具有孪生兄弟。比如,线材和螺纹钢,豆一和豆二,硬麦和强麦等。对此,罗旭峰认为,两个都上市的品种,且两者的属性基本一致,会造成资金的转移和集中,可能只会出现一个活跃品种。
罗旭峰说,每一个期货品种的上市,都经过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层层审批,但期货品种上市后成交量的多少却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成交量与期货市场功能发挥具有较为直接的联系,一是成交量不足会使得期货套保者无法有效地建立套保头寸;二是流动性不足会造成风险的增加,如想平仓时难以平仓,或者冲击成本过大,严重影响套保效果;三是成交量不足,容易造成交易价格的失真,影响了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四是成交量不足容易产生过度投机,加剧市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