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进入减持美债期

发布时间 2013-10-28 16:38
更新时间 2018-4-25 16:40

中国进入美国国债减持模式了吗?为什么在中国减持美债的同时,日本却连续两月增持?一系列疑问缘于美国财政部最新发布的数据 :中国8月份环比减持美国国债,总持有规模创6个月以来新低。
  
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的分析人士表示,目前美国国债仍最受投资者追捧,当前大规模减持美国国债对中国自身更为不利,中国对美国国债一直持增持态度。与此同时,中国还应当推动资本项目开放,加快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并且在策略上活用外汇储备。
  
单月减持属正常现象

  
“其实中国一直在增持美债,只不过增持的幅度在放缓。”看着中国购买美国国债的变化一览表,程实得出了这一结论。他现供职于中国工商银行(行情 股吧 买卖点)城市金融研究所 ,研究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多年。
  
不过,近日美国财政部发布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却显得与此矛盾。数据显示,中国8月减持美国国债112亿美元,持有规模降至6个月以来低点。
  
但与此同时,美国国债的第二大外国持有者日本却连续第二个月增持美债,持有规模刷新前一个月创下的历史新高。分别排在第三和第四位的加勒比地区充当地区性银行(行情 专区)中心的6国及地区和巴西也环比均在增持,增持量分别为127亿美元和35亿美元。
  
程实表示,去年1月中国持有美国国债11662亿美元,在当年12月突破12000亿美元,达到12204亿美元;到今年8月,中国持有美国国债虽然环比下降,但仍有12681亿美元。从整体来看,中国仍在增持美债。因此,作为一种投资操作,单纯纠结于8月的减持意义不大。同时,作为不同的投资操作者,纠结于日本的增持操作,也意义不大。
  
中国银行(行情 股吧 买卖点)宏观经济研究主管、《国际金融研究》常务副主编温彬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外国投资者对一国国债的投资,既要看到短期的波动性,也要看到长期的趋势。随着美国国债收益率的变化,以及投资者国内经济情况的差异,投资者会表现出不同的操作选择也属正常现象。
  
亟须活用外汇储备
  
作为美国国债最大的外国持有者,中国的投资态度能影响其他投资者吗?中国拥有世界第一大量的外汇储备,如果不投美国国债,还能投向哪里?中国应当如何选择自己的投资策略 ?“单个国家的决定性比较有限,根本上是美元霸权导致的。”温彬表示,在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元仍然占据着支配地位,全球对美元的依赖性仍然很强。对美国国债的投资者更多通过考虑本国利益来作决定,因此中国的态度对其影响不大。
  
在当前人民币没有成为国际货币的情况下,如果中国大规模抛售美国国债,美国政府自然会大幅提高新发国债的收益率,从而导致中国央行持有的存量国债价值大幅缩水,将给中国自身带来更大的损失。
  
而且,更为现实的问题是,美元目前仍是主导性的国际货币,除美元之外,中国巨大的外汇储备找不到更好的投资方向。
  
程实指出,中国的外汇储备投资遵守“三性”原则,即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仅从排在第一位的安全性来考虑,日元和欧元区国债均不如美国国债,考虑到“三性”,最佳的投资选择还是美国国债。“虽然大形势如此,就当前而言,中国还是可以在投资策略上作调整。”温彬表示,除了要推进资本项目有序开放、实现资金双向流动、释放存量之外,一方面可以通过中投一类的企业,借其投资的灵活性,实现更大的收益;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国家开发银行等机构,将资金转贷给企业,在支持企业实施“走出去”等战略的同时,还可以提高收益。同时,可以根据战略需要优化投资结构,比如增加黄金储备、丰富资源进口和货币多元化投资。

最新评论

正在加载下一篇文章……
风险批露: 交易股票、外汇、商品、期货、债券、基金等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属高风险行为,这些风险包括损失您的部分或全部投资金额,所以交易并非适合所有投资者。加密货币价格极易波动,可能受金融、监管或政治事件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保证金交易会放大金融风险。
在决定交易任何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前,您应当充分了解与金融市场交易相关的风险和成本,并谨慎考虑您的投资目标、经验水平以及风险偏好,必要时应当寻求专业意见。
Fusion Media提醒您,本网站所含数据未必实时、准确。本网站的数据和价格未必由市场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做市商提供,所以价格可能并不准确且可能与实际市场价格行情存在差异。即该价格仅为指示性价格,反映行情走势,不宜为交易目的使用。对于您因交易行为或依赖本网站所含信息所导致的任何损失,Fusion Media及本网站所含数据的提供商不承担责任。
未经Fusion Media及/或数据提供商书面许可,禁止使用、存储、复制、展现、修改、传播或分发本网站所含数据。提供本网站所含数据的供应商及交易所保留其所有知识产权。
本网站的广告客户可能会根据您与广告或广告主的互动情况,向Fusion Media支付费用。
本协议的英文版本系主要版本。如英文版本与中文版本存在差异,以英文版本为准。
© 2007-2025 - Fusion Media Limited | 粤ICP备17131071号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