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万得通讯社报道,本周(4月17日-4月23日),我国2023年一季度一系列重磅数据即将出炉。中国开年首季经济发展态势如何?答案即将揭晓。
// 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将出炉 //
随着国内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复苏步伐加快。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于4月18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介绍2023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按照惯例,发布会将公布中国一季度GDP数据。
同日,国家统计局还将公布中国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经济数据。
从目前已经发布的3月通胀、金融数据、进出口数据来看,通胀数据有所走弱,出口数据明显向好,金融数据大超预期,
进出口方面,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9.89万亿元,同比增长4.8%。海关总署表示,一季度外贸进出口开局平稳、逐月向好。
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王静分析说,今年3月,全球主要外贸大国出口增速延续下滑趋势,与之相比,中国出口在2022年基数较高的前提下仍实现逆势增长,且增幅远超市场预期,前期订单积压释放、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订单回流、新优势产品竞争力较强是主要原因。
金融数据方面,一季度社融、新增人民币贷款的增量数据均创历史同期新高。机构表示,一季度信贷投放保持了较快节奏,超预期完成“靠前发力”和“开门红”目标。
// 机构:经济数据有望超预期 //
华创证券认为,3月经济数据将继续验证经济复苏的特征,但结构分化之下,复苏斜率或有放缓,同时低基数对读数的支撑开始显效。投资或维持强劲,生产低基数之下同比读数将进一步回升;社零增速可能偏强,对债市情绪或有扰动。
中国银行研究院判断,一季度,随着疫情影响明显消退,稳经济政策靠前部署,中国经济持续恢复,生产和需求两端双双改善,就业和物价总体稳定,市场信心和预期显著好转,内需回升在一定程度上抵补外需放缓压力,经济运行总体呈现企稳回升态势。在随后的二季度,中国经济将全面进入疫后修复期。
中信证券研究表示,一季度国内宏观经济数据有望整体超预期。首先,已披露的3月社融数据超预期,在新增的3.89万亿信贷中,此前一直偏弱的居民端也显著好转,其次,3月进出口也明显超预期,一季度贸易顺差实现同比33%高增长,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的带动作用。
再次,预计即将披露的国内3月投资、房地产和消费端的数据也可能超预期,其中社零由于去年同期低基数影响表观同比增速可能达到10%以上。
最后,国内经济有望呈现高增长、低通胀的组合:预计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5%~5%,二季度GDP同比增长8%~10%。随着经济数据和A股财报的披露,市场的基本面预期正在不断上修,成为短期市场的主驱动。
// 4月LPR将公布 //
除了经济数据,本周还将公布4月LPR数据。4月20日,1年期和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将公布。
自去年8月份LPR非对称下调以来,LPR就一直“按兵不动”,目前一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
近期,多地多家中小银行宣布调降存款利率,引发了市场对本月LPR是否会调整的讨论。对于4月份LPR,市场分析人士普遍预计大概率保持不变。
4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3年3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数据显示,2023年3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房、二手房房价环比上涨城市双双增加,其中,新房上涨城市数量超60城,达到近三年来的峰值;二手房价格上涨数量超50城,达到自2021年4月以来的峰值。
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表示,今年一季度社融、信贷数据持续强劲、结构持续好转,表明货币政策已经在靠前发力。同时地产、消费等薄弱环节也出现了好转迹象,货币继续加大宽松力度的必要性下降。
此外,央行近期多次表态当前的实际利率水平已较为合适,也向市场传递了降息概率偏小的明确信号。
每年的这个时候,华尔街的顶级策略师都会对未来一年美股走势和美国经济进行预测。今年,尽管顶级机构在美国经济是否会陷入衰退的问题上存在分歧,但大多数策略师仍预计标普500指数成份股公司...
一年前的这个时刻,几乎是所有各大媒体、网络平台的经济学一致性地告诉我们「经济将面临衰退」。好比说,下图是去年十月的标题,谁能忘记呢?不论是倒挂的收益率曲线、疲弱的制造业数据,还是负...
1. 12月5号:美国10月JOLTs职位空缺(万人)美国劳动市场的脉动与JOLTs职位空缺对经济的启示11月6日的数据显示,美国当周持续申请失业金人数创下2年来的新高,这一迹象引...
确定屏蔽%USER_NAME%?
如果屏蔽,您和%USER_NAME%都无法看到相互在Investing.com上发布的信息。
%USER_NAME%已成功添加至屏蔽列表
由于您刚刚取消屏蔽此人,因此必须等待48小时才能重新屏蔽。
您举报该评论的原因为:
谢谢您!
您的举报将会被发送到管理员进行审核
添加评论
我们鼓励您使用评论,与用户沟通,共享您的观点并向作者及互相提问。 但是,为了获得有价值和期待的高水平评论,请注意以下标准:
垃圾邮件或滥发信息的肇事者都将被从网站删除并禁止以后进行注册,这由Investing.com自由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