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资讯
Investing Pro 0
优惠大升级!超低价解锁高级数据,就在 领取4折优惠

没人想看到银行股爆发危机,但……

提供者 Investing.com (James Picerno)市场概况2023年3月15日 17:19
cn.investing.com/analysis/article-200476809
没人想看到银行股爆发危机,但……
提供者 Investing.com (James Picerno)   |  2023年3月15日 17:19
已保存。查看收藏列表
此文章已保存至您的收藏列表
 
 
SBNY
-14.00%
从投资组合添加/删除
添加至自选组合
添加头寸

头寸已成功添加至:

请给您的持仓投资组合命名
 
SICP
-4.35%
从投资组合添加/删除
添加至自选组合
添加头寸

头寸已成功添加至:

请给您的持仓投资组合命名
 
  • 眼下SVB银行危机仍然只处于危机的早期阶段;
  • 当银行倒闭时,其影响会像野火一样迅速蔓延到整个经济体;
  • 银行业可以说是自由市场经济的「必要之恶」。

英为财情Investing.com - 风险无处不在,这就是游戏的规则。

银行股本身就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大多时候,我们很难觉察这些风险,但是当市场出现恐慌情绪时,仅仅是微不足道的原因,也会让银行出现挤兑危机。你可以安慰自己,把这样的现象定义为任性行为的波动或者非理性的市场举动,但事实不容忽视,即只要银行存在,这个行业的潜在危机就会时不时地卷土重来一次!

最近,我们就正在经历危机,近期连续三家银行倒闭,包括Silvergate (NYSE:SI)、SVB银行、以及Signature银行(NASDAQ:SBNY)。现在的问题是,这三家银行的崩溃,究竟是独立事件,还是一系列银行危机的前兆?

不得不说,全面的压力测试尚未进行,眼下的状况仍然只处于危机的早期阶段,没有人能真正定义事件会如何发展,原因很简单:驱动银行业危机的力量是行为上的,也就是客户对失去存款的恐惧,而这种情绪是可能会突然激增的。

不过,另一方面,监管机构和政策制定者们已经积极地行动了起来,他们的任务非常明确,即尽可能地降低危机蔓延的风险。

到目前为止,一切都很好,政府在此时干预是无可争议的,因为历史已经表明,如果任由银行业的危机蔓延,市场恐惧情绪也会肆意蔓延,最坏的情况可能是引发大萧条!虽然历史上,有几次经济衰退的爆发都是多个因素综合导致的,但是美国监管机构允许银行倒闭并且不给储户任何补偿,是深度衰退甚至大萧条的关键因素之一。

残酷的是,银行不同于其他行业,这个行业是经济活动的核心,它向整个体系注入必要的流动性,并且是整个系统运行的信心基础。因此,当银行倒闭时,其影响和破坏会像野火一样迅速蔓延到整个经济体,造成系统性的危机。因此,理论上,监管和政府不应该任由银行像普通公司那样倒闭。

举个例子来看,如果你听说你去年购买汽车的公司要倒闭了,你会紧张吗?换言之,如果你听说你存了一万美元的银行要倒闭了,你可能会取不出钱,你会不会更加紧张?

一般来说,银行业出现挤兑的时候,都会带来政治问题。例如,2008年的金融危机时,有数百家银行倒闭,纳税人的钱被用来「纾困」这些金融机构。这里要注意的是,当我们说「拯救」银行业的时候,公众都会有强烈的本能反应,而历史也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训——让储户吃亏是在玩火自焚,会置整个经济体系于危险之中。

需要明确的是,银行股东确实应该承受损失,他们也确实承受了损失,但储户却是无辜的。

批评人士指责政府,保护银行的所有储户资金,甚至是兜底那些已经超过25万美元标准限额(超过25万没有的资金没有保险)的行为,是一种不公平的救助行为,和自由市场经济相冲突。也许吧!但是,不幸的是,这就是政府要防止金融体系崩溃的代价!

事实就是,如果你让储户受苦,那危机蔓延的风险就会大幅上升!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金融体系迅速丧失的信心,可能会明显上升,一旦此时再出现危机,事态就很容易失控,就像你在一个拥挤的剧院突然大喊「着火了」,后果不堪设想,监管只能尽早有效地把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以避免更广泛的危机。

更重要的是,投资者需要认识到,从本质上说,银行业是一个不稳定的行业,他们只会把很小一部分存款放在保险库中,如果大多数储户同时要求取款,出现所谓的挤兑,就会产生潜在的麻烦。即使此类事件定期发生,也很少有银行能够有效运营,并为此类事件做好避险准备。(这也是各国央行成立的主要原因之一。)

简而言之,银行业可以说是自由市场经济的「必要之恶」。理想情况下,监管政策也只能优化,尽量将银行挤兑的风险降到最低。

在硅谷银行(SVB)的案例中,糟糕的风险管理决策显然是一个因素。尽管SVB的大部分投资组合都是安全的美国国债,但管理层更青睐期限较长的国债——在利率上升的情况下,这是一个亏损的生意,因为该行拥有相当大的未兑现亏损,这本来不是一个问题,直到所有储户突然想要取回他们的钱。

无论如何,川普政府放松对小银行的监管,可能也起到了一点触动风险的作用,但是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我们需要认识到,对银行的有效监管是至关重要的,因为银行经理在风险管理中不可避免是会犯错误的。

最重要的是,监管的作用是把类似的风险在爆发之前就扼杀在摇篮之中,而不是在危机出现后,再来提倡避免道德风险,那就太晚了。

不幸的是,人们的理财智慧是很特别的,银行业的危机是周期型的,主要的原因就是,人们很快就会忘记上一轮危机的教训!希望这次的情况会有所不同,但我不抱太大希望。

【本文来自英为财情Investing.com,阅读更多请登录cn.Investing.com或下载英为财情 App

(翻译:李善文)

没人想看到银行股爆发危机,但……
 

相关文章

格隆汇
市场过度恐慌了 提供者 格隆汇 - 2023年12月6日 3

还好吗? 这段时间,除了大A,外围金融市场都亢奋得不行。 美股纳斯达克和道琼斯工业较10月底已经反弹了11%以上。欧洲股市中,德国DAX同期反弹11.3%,离刷新历史新高仅一步之遥...

丫丫港股圈
饮料行业为何牛股层出不穷? 提供者 丫丫港股圈 - 2023年12月6日

饮料赛道似乎无论在哪个市场都有不少大牛股,很长时间里都保持上涨趋势。光是国内这样难度较高的市场,都有出现众多的优质白酒大牛股,或是在啤酒,牛奶领域也能见到。美股如可口可乐、百事可乐...

没人想看到银行股爆发危机,但……

添加评论

评论指南

我们鼓励您使用评论,与用户沟通,共享您的观点并向作者及互相提问。 但是,为了获得有价值和期待的高水平评论,请注意以下标准:

  • 丰富对话
  • 保持关注及正确方向。 只发布与所讨论话题相关的材料。
  • 保持尊重。 即使是负面的意见,也可以用积极的外交辞令进行组织。
  • 用标准书写风格。 包括标点和大小写。
  • 注: 评论中如有垃圾和/或促销信息和链接都将被删除。
  • 避免亵渎、诽谤或人身攻击,对于作者或其他用户。
  • 仅允许中文评论。

垃圾邮件或滥发信息的肇事者都将被从网站删除并禁止以后进行注册,这由Investing.com自由决定。

在这里写出您的想法
 
确定删除此图表?
 
发布
 
用新图表更换现在所附的图表?
1000
由于有用户举报,您暂时无法发表评论。我们的编辑将对于您的状况进行审核。
请等待一分钟后再次发表评论
非常感谢您的评论!您的评论正在进行版主审核,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会发布在网站上。
评论 (1)
nimama Cao
nimama Cao 2023年3月15日 21:12
已保存。查看收藏列表
此评论已保存至您的收藏列表
继续加息就好了
 
确定删除此图表?
 
发布
 
用新图表更换现在所附的图表?
1000
由于有用户举报,您暂时无法发表评论。我们的编辑将对于您的状况进行审核。
请等待一分钟后再次发表评论
在评论中添加图表
确认屏蔽

确定屏蔽%USER_NAME%?

如果屏蔽,您和%USER_NAME%都无法看到相互在Investing.com上发布的信息。

%USER_NAME%已成功添加至屏蔽列表

由于您刚刚取消屏蔽此人,因此必须等待48小时才能重新屏蔽。

举报该评论

您举报该评论的原因为:

该评论已被标注

谢谢您!

您的举报将会被发送到管理员进行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