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时刻,拜登政府又出来搞事。
首先,一项关于生物制造领域的政策引发关注。9月11日,环球时报援引彭博社报道,继“芯片法案”之后,美国总统拜登又准备签署一项行政命令,以帮助扩大美国的生物制造,达到“加强供应链安全”的目标,其中特别提到所谓的“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其次,美国试图构建的印太经济框架(IPEF)在洛杉矶结束了为期2天的会议,但据会后发表的声明显示,作为框架“关键一环”的印度宣布,暂时退出该框架四大支柱之一贸易领域的谈判,成为唯一一个不参加全部领域谈判的成员国。
与此同时,拜登签署的《降低通胀法案》,引发欧盟、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强烈抗议”。近日,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贸易专员瓦尔迪斯·东布罗夫斯基斯透露,欧盟正在检查该法案的具体政策,是否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规则。
拜登又要搞事
9月11日,环球时报援引彭博社报道,继“芯片法案”之后,美国总统拜登又准备签署一项行政命令,以帮助扩大美国的生物制造,而目标据称仍是“针对中国”。
当地时间9月10日,彭博社引用知情人士的消息称,该行政命令草案制定了一项“支持美国制造业”的战略,鼓励利用生物系统来研制一系列产品和材料,从新药、人体组织、生物燃料到食品,都在其中。而关于这项命令的更多细节尚未公开。
据两名知情人士透露,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流行给了美国政府一种“制定清晰一致产业战略的紧迫感”,除了医疗保健领域,美国还将致力于推动农业、能源和其他行业的生物制造。
据报道,该行政命令的内容将主要包括,美国如何增强在生物基产品、材料等领域的制造能力,最终达到降低价格,并“加强供应链安全”的目标,特别提到“减少对中国的依赖”。此外,拜登政府计划支持扩大生物制造的基础设施,但尚不清楚是否有专项资金来支持该行政命令。
彭博社在报道中称,美国国家安全和情报官员担忧,对中国先进生物制造基础设施的依赖。过去20年里,随着全球分工的细化,药品制造业中包括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的药物和抗生素等,很多从美国、欧洲和日本转移到了中国。
另外,也有美国医学专家担心,美国依赖中国药品是个大问题。但实际上,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生物技术产业之一,并在研发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而中国创新生物制药的数量仍然很低,短期内不会对美国的全球地位产生威胁。
而就在上个月,拜登刚刚签署了《芯片和科学法案》,对美国本土芯片产业提供巨额的财政补贴,推行差异化的产业扶持政策。同时,还试图拉拢韩国、日本、中国台湾地区成立所谓芯片“四方联盟”。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美国的“芯片法案”呈现出浓厚的地缘政治色彩,是美国大搞经济胁迫的又一例证。而这样的做法只会对全球半导体供应链造成扭曲,对国际贸易造成扰乱。中方对此表示坚决反对。
25000亿重磅法案“惹众怒”
与此同时,拜登8月签署的《降低通胀法案》,正在引发欧盟、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强烈抗议”。
据悉,该法案系美国史上最大的气候法案,将投入369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5559亿元)用于能源安全和气候投资,重点覆盖电动汽车等清洁能源制造业。其中包括,对新购买的电动汽车提供每辆最高7500美元的退税补贴,但前提是最终的组装在北美完成,且至少40%的电池金属需要在北美开采。
近日,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贸易专员瓦尔迪斯·东布罗夫斯基斯透露,欧盟正在检查该法案的具体政策,是否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规则。
东布罗夫斯基斯表示,欧盟对这项《降低通胀法案》中的一些“歧视性”政策感到担忧,这些政策对本地采购、本地生产提出了要求。因此,欧盟正在评估这是否符合世贸组织的要求和《政府采购协议》。
此前,美国能源部公布了大约30款符合补贴条件的车型清单,但不包括德国和其他欧洲制造商生产的数十款电动汽车。
在本月初,东布罗夫斯基斯就在一次线上电话会议中告诉美国贸易代表Katherine Tai,这些规定可能会歧视正在增加电动汽车产量的欧洲制造商。
欧盟委员会则表示,虽然欧盟旨在与美国在气候行动方面密切合作,但不应以歧视性、与WTO不兼容的方式制定绿色政策。
有关美国《降低通胀法案》产生的问题,为下一届欧美贸易与技术理事会(TTC)的谈判蒙上了一层阴影。欧洲和美国官员计划在年底前举行会晤,并在第三次会议上宣布结果。
不仅仅是欧盟,韩国方面也对美国的新法案表达了不满。韩国政府认为,美国有利于美国电动汽车和电池制造的规则是一种“背叛”,并考虑将“积极”向WTO提出申诉。
目前,韩国政府派出的代表团抵达美国华盛顿,并先后走访了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商务部、财政部、国务院等多个部门,还会见了美国参议院首席专门委员,双方就《通胀削减法案》进行了讨论。
印度宣布:退出
拜登政府大张旗鼓构想的“印太联盟”也不太顺利。
9月11日,观察者网消息称,日前,美国试图构建的“印太经济框架(IPEF)”在洛杉矶结束了为期2天的会议,据会后发表的声明,作为框架“关键一环”的印度宣布,暂时退出该框架四大支柱之一的贸易领域的谈判,成为唯一一个不参加全部领域谈判的成员国。
IPEF的四大支柱分别为贸易、供应链、清洁经济和公平经济,包括税收和反腐败等。
对此,印度商工部长戈亚尔表示,印度对IPEF在环境、劳动力和数字贸易上的合作的好处尚不清楚,但希望避免任何会损害该国的贸易条件。
美国在简报中对印度的退出解释是,印度不加入贸易谈判的决定显示出IPEF的灵活性,美国贸易代表戴琪则称,美国将继续与印度进行双边贸易谈判,将在今年年底前与戈亚尔会面。
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表示,目前仍未就IPEF何时完成其四个“支柱”的谈判达成共识,成员国希望能在2023年11月前就IPEF内容达成一致。
其实,IPEF最早在今年5月便首次进入公众视野,这是美国2017年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后,为加强与亚太国家经贸关系而采取的最新举措,该框架目前共有14个成员,包括美国、澳大利亚、印度、日本、韩国、新西兰、新加坡、越南等国。
当时美联社报道称,由于美国国内的保护主义情绪等因素,IPEF并没有为其他成员提供美国市场的准入优惠条款,在关税方面也没有做出承诺,因此其吸引力遭到怀疑。
但这并不妨碍拜登政府对IPEF在国内的宣传,有美国媒体评论称,拜登此举的主要意图或许是吸引中期选举的选民,这与《通胀削减法案》、《芯片法案》的“套路”类似,先抛出一个热门的政治话题,吸引到足够的眼球,再去细究其中的细节。
因为,截至目前,印太经济框架的四大支柱的具体标准、成员国在各支柱需要做什么、得到什么等细节都尚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