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爆优惠40%
最新!💥 速看ProPicks,获取遥遥领先标普500 1,183% 的金股策略领取六折优惠

中概股掀起“港风”潮流,未来何去何从?

发布时间 2022-8-15 08:18
更新时间 2023-7-9 18:32

过去两年,在宏观背景的阴霾之下,中概股一直在夹缝中生存。目前,几乎每一家披露年报的中概股都难逃被列入“临时退市清单”的宿命。随着科技巨头阿里巴巴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加入“临时退市清单”,中概股退市风险再度引起市场担忧。

与此同时,阿里巴巴 (NYSE:BABA)近日向香港联交所申请从第二上市地位变更为主要上市,并预计2022年底前完成。

作为市值最大的中概股之一,阿里巴巴此举无疑给市场一个鲜明的信号——在这场中概退市危机中,港股市场的“避风港”地位凸显,中概回港是当下最有效的化解危机的方案。

另一方面,国内平台经济的监管方向持续明朗。那么,投资者该如何平衡风险和机遇?从监管层、上市公司和机构投资者各方的应对中,我们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现状:中美审计监管合作谈判进行中

根据美国国会2020年通过的《外国公司问责法》(HFCAA),如果在美上市外国公司连续三年无法让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检查审计底稿,将会在2024年被强制退市,这项规则也适用于场外交易的未上市股票。截至2022年6月末,SEC已经将155家披露了2021年年报的中概股加入该清单。

解铃还须系铃人,未来中概股何去何从高度依赖于中美监管层的审计合作进度。

不过,越来越长的临时退市清单意味着目前并未有实质性的合作进展,双方仍在磋商过程中。与此同时,美国SEC不断施压, 强调必须要完全取得审计底稿的访问权限,而且中概股摘牌时间可能从现在的2024年提前到披露2022年财报的2023年年初。

自救:中概股主动探索回港之路

监管层达成共识具备较大不确定性,但上市公司并未“坐以待毙”,而是已经开始“自寻出路”,赴港主要上市成为中概股回归的主流。

前脚阿里巴巴被SEC列入“临时退市清单”,后脚阿里巴巴就公告预计2022年底前公司于香港联交所主板的第二上市地位变更为主要上市,预计2022年底前完成。

此前,再鼎医药于6月宣布完成由第二上市自愿转换为主要上市,哔哩哔哩也宣布预计2022年10月在港交所由二次上市转换为双重主要上市。根据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的统计,目前已有70%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在香港进行主要或第二上市,且更多企业开始转向主要上市。

另外,赴港的中概股绝大多数都直接选择了双重主要上市的方式,包括去年上市的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以及近期的贝壳、知乎、金融壹账通等。

在中概股风险悬而未决的情况下,赴港主要上市既能够帮助公司抵御强制退市的风险,保留美元融资渠道;同时也有机会成为港股通合资格股票,从而拓展投资者基础和吸引新的流动性。

展望未来,出于企业出海发展和规避外部上市地位不确定性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优质中国公司将赴港上市,香港有望成为中国企业最大的美元融资市场。

港股:未来机构投资者加仓中国科技的首选

赴港的不止中概股企业,还有一众机构投资者。

从港交所的中央结算系统持股纪录查询系统(CCASS)数据看出,近一年来机构投资者积极将中国科技股的仓位从美股ADR转换至港股,阿里巴巴、京东集团、百度集团、携程等一众热门中概股的大部分流通股已转至香港注册。

图片:过去一年来CCASS持股比例变化

此外,摩根士丹利数据统计称外国投资者正在加仓中国科技股,不过资金大多流入港股,而非美国上市的ADR股份。

图片:多头(Long-only)基金流入恒生科技指数成份股的每月资金规模

如今,中概股危机未见结局,不确定性令投资者在风险和机遇中摇摆。尽管我们无法预测未来,但是从公司和专业投资者的“港风”之路可以看出,香港上市的科技股已经成为规避不确定性、稳抓科技增长机遇的两全其美之选。

事实上,自今年4月平台经济迎来政策底部之后,恒生科技指数已经反弹近10%。

数据显示,作为全球最大的恒生科技指数ETF,南方东英恒生科技指数ETF(HK:3033)(3033.HK)在7月份的日均成交额达到近17亿港元,长期霸榜港股交投活跃榜。且自今年7月被纳入ETF互联互通机制后,成为南北向上百只ETF互联互通标的中最受欢迎的产品。

简单讲,在中概“回港”的大势下,跟着聪明钱的步伐,一起抄底港股科技吧。

最新评论

未来就是中概与港股双双暴毙
?没懂
是的
港厕700亿一天得成交量,装下这些大企业得多少钱一股?
风险批露: 交易股票、外汇、商品、期货、债券、基金等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属高风险行为,这些风险包括损失您的部分或全部投资金额,所以交易并非适合所有投资者。加密货币价格极易波动,可能受金融、监管或政治事件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保证金交易会放大金融风险。
在决定交易任何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前,您应当充分了解与金融市场交易相关的风险和成本,并谨慎考虑您的投资目标、经验水平以及风险偏好,必要时应当寻求专业意见。
Fusion Media提醒您,本网站所含数据未必实时、准确。本网站的数据和价格未必由市场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做市商提供,所以价格可能并不准确且可能与实际市场价格行情存在差异。即该价格仅为指示性价格,反映行情走势,不宜为交易目的使用。对于您因交易行为或依赖本网站所含信息所导致的任何损失,Fusion Media及本网站所含数据的提供商不承担责任。
未经Fusion Media及/或数据提供商书面许可,禁止使用、存储、复制、展现、修改、传播或分发本网站所含数据。提供本网站所含数据的供应商及交易所保留其所有知识产权。
本网站的广告客户可能会根据您与广告或广告主的互动情况,向Fusion Media支付费用。
本协议的英文版本系主要版本。如英文版本与中文版本存在差异,以英文版本为准。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 | 粤ICP备17131071号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