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善用AI洞察,成就专业投资,汇聚牛股名单。网络星期一限量抢!手慢无

疫情“周期股”: 现在多疯狂,未来多崩溃

发布时间 2022-5-31 15:28
更新时间 2023-7-9 18:32
1177
-
002432
-
300677
-

在疫情的契机下,众多新冠概念股的坐上顺风车。先有2020年的“手套茅”英科医疗,及2021年涨幅超10倍的“检测茅”九安医疗 (SZ:002432),再有2022年的“特效药”中国医药,还有最赚钱的科兴疫苗。

从手套到检测再到如今的特效药,诠释了疫情一路以来的历程。一路过来的炒作概念随着疫情不断转换,到底是带有消费品属性的检测盒能活下来,还是人人都要的疫苗能够长存?

还是最后全部也只是一场疫情下的”周期股”?

随着一季度报披露,新冠疫情以来最早的受益股的英科医疗,盈利大幅缩减,归母净利润从去年同期的37.36亿缩水至8439万。

英科医疗 (SZ:300677)的股价也从最高位的197元/股暴跌至如今的28元/股。从财报中看,一季报利润已回到无疫情时期的正常水平。

疫情刚开始时,医用手套供不应求,英科医疗也不断加码扩产,但如今多了几百亿只手套,大家都不缺,现在还卖给谁?

疫情来临前的2019年,英科医疗手套总产能仅190亿只,其中PVC手套产能140亿只,丁腈手套产能50亿只。

截至2021年末,英科医疗一次性非乳胶手套的年化产能达到750亿只,其中一次性丁腈手套年化产能为450亿只,一次性PVC手套年化产能为300亿只。

两年时间,医用手套共计增长了560亿只,即使需求不下滑,也一定供过于求了,单价大幅下跌,英科医疗曾经的用手套撑起的千亿市值,也就此倒下。

英科医疗倒下,或许只是疫情”周期股” 倒下序幕的开始。反反复复的疫情,现在赚的盆满钵满,可能持续盈利的又有几个?

一、新冠炒作中期,检测成最大赢家。

手套只是疫情最初的必需品,而检测盒的出现,就进入到了疫情中期阶段。

疫情的第三年,九安医疗成为新冠疫情中最大受益股。年报显示,2021年公司营收23.97亿元,同比增长19.36%;实现归母净利润9.09亿元,同比增长274.96%。

值得一提的是,与去年年报业绩相比,九安医疗今年一季度业绩更加亮眼,实现营收217.37亿元,同比增长6646.79%;净利润达143.12亿元,同比增长37527.35%。要知道,最赚钱的茅台,一季度才赚了172.4亿元。

在九安医疗公布一季报后,股价达到最高处99.12元/股。市值达到500亿元附近。

实际上,九安医疗的上涨主要与美国子公司的销售量有关,传出自家产品自测盒得到美国FDA EUA授权,成为股价的火箭助推器。

虽然一季度的表现如此亮眼,但市场经历了众多疫情受惠股的炒作后,也变得聪明起来,对于九安医疗业绩的可持续性存疑。

依靠常识就知道,自测盒的护城河并不高,在国内已上市的自测盒就不下10家。

此前国内厂商自测盒上市后,股价也就得到一两天的短线炒作。其中获得首个上市认证的万孚生物,后来跌的比涨的还多。

从万孚生物等相关国内厂商的股价表现中,已说明国内自测盒市场要盈利不容易。

但为什么九安医疗还是能炒起来?

主要是九安医疗吃了美国市场的头淡汤。

不过问题是未来一定不止九安医疗一家跻身于美国市场,国内已经有东方生物和艾康生物两家公司生产的快速检测试剂进入美国市场。此外,美康生物博拓生物和万孚生物等公司生产的快速检测试剂,也正申请美国FDA认证。

恐怕未来美国市场都将是国内厂商的身影。

另外,不止美国市场,国内也有多家生产新冠抗原家庭自测试剂盒的企业布局美国以外的海外市场。其中包括,博拓生物、热景生物、九强生物、博晖创新、安旭生物等各厂商都在涌入海外市场。

回头看,九安医疗一季度的纯利润率达65%,傻的也知道这是持续不了的高纯利润率。

护城河不高的产品,最终迎来的都是价格战。目前来说,九安医疗的股价表现是不可否认的强,也是新冠概念股以来保持最好的。但有着英科医疗供过于求的先例,最后新冠自测盒的下场也是一样的,只是时间上的问题。只要任何一季度的盈利不及预期,那可能将会是九安医疗市值回归的时候。

二、腰斩过后的疫苗股,如何持续?

3月30日,中国生物制药发布2021年年报,公司全年收入约268.6136亿元,同比增长约13.6%;归母净利润约146.084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约427.2%。

相比营业收入,中国生物制药的净利润增长更加亮眼。

由于中国生物制药的其他两家联营公司表现一般,公司利润的主要增量来自于国内新冠疫苗厂商科兴中维。

中国生物制药财报发布后,投资者根据中国生物制药 (HK:1177)持有15.03%的股权推算出科兴疫苗2021年净利润达到900亿元以上,科兴疫苗的赚钱能力堪称“疫苗之王”。

我们再看其他国内新冠疫苗厂商年报,也均表现亮眼。而在国产疫苗厂商之中,康希诺的股价受益最大。

在去年的新冠疫苗概念炒作当中,康希诺自家研发的新冠“一针疫苗”助推股价上涨至最高位798元,也成为科创板首个“摘U”的生物科技公司。

人人都以为康希诺能持续下去,就算跌都也就是腰斩。疫苗那么强的逻辑,能跌到哪里去?

但新冠疫情在下半年平复下来后,各家厂商的第二针疫苗也都打完了,炒作概念便弱了下来。

随着在国内新冠药物纳入国内医保,国内新冠疫苗厂商的股价也回到低位。其中,受益最大的康希诺,跌至如今的148元。

即使在近期第三针疫苗推出后,疫苗股的股价都一蹶不振,连像样的反弹都没有。

不只是国内疫苗厂商的股价表现弱,在美股的moderna股价也是一样的受到大幅回撤。

三、结语

总体来说,新冠疫情是为很多公司带来了爆发性的盈利,不光是一开始的医用手套、再到疫情中期的检测概念、再到最后的疫苗股。

不过,在它们身上我们都看到同一个规律,在市场刚需要这些产品的时候,是真的很能赚钱。但很快就会进入供过于求,产品价格下跌的阶段,即使是研发门栏最高的疫苗也是如此,而最终谁都逃不掉估值回归的道路上。

最新评论

正在加载下一篇文章……
风险批露: 交易股票、外汇、商品、期货、债券、基金等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属高风险行为,这些风险包括损失您的部分或全部投资金额,所以交易并非适合所有投资者。加密货币价格极易波动,可能受金融、监管或政治事件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保证金交易会放大金融风险。
在决定交易任何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前,您应当充分了解与金融市场交易相关的风险和成本,并谨慎考虑您的投资目标、经验水平以及风险偏好,必要时应当寻求专业意见。
Fusion Media提醒您,本网站所含数据未必实时、准确。本网站的数据和价格未必由市场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做市商提供,所以价格可能并不准确且可能与实际市场价格行情存在差异。即该价格仅为指示性价格,反映行情走势,不宜为交易目的使用。对于您因交易行为或依赖本网站所含信息所导致的任何损失,Fusion Media及本网站所含数据的提供商不承担责任。
未经Fusion Media及/或数据提供商书面许可,禁止使用、存储、复制、展现、修改、传播或分发本网站所含数据。提供本网站所含数据的供应商及交易所保留其所有知识产权。
本网站的广告客户可能会根据您与广告或广告主的互动情况,向Fusion Media支付费用。
本协议的英文版本系主要版本。如英文版本与中文版本存在差异,以英文版本为准。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 | 粤ICP备17131071号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