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通胀的飙升导致媒体和市场专家纷纷关注经济史,以从过往相关经验中找到解决方法。
美国曾经历过多次通胀,但多数专家只以1970年代末和1980年代初的通胀问题为参考,当时的通胀被时任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以激进鹰派的利率政策压制住了。
古根海姆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投资官Scott Minerd却认为,虽然1970年代的通胀被多数人用于与当前进行比较,但当时的核心问题与现在是大相径庭的。当时社会所面临的问题是:越战、林登·约翰逊的伟大社会(Great Society)时代政策倡议、美元与黄金脱钩以及能源危机。
Minerd认为,对于当前的环境,一个更恰当的历史参考时期是1946-1948年,当时二战后,制造工厂进入改造时期导致供应短缺、消费品需求反弹、储蓄水平升高和货币增长飙升,进而导致通胀飙升。这些问题跟现在的情况很相似。
二战后,美国被压抑的消费需求是非同异常的:在1945年至1949年间美国人购买了2000万台冰箱、2140万辆汽车和550万个炉灶,这是战时美国商品短缺的一个相当大的反弹。当时美国的人口约为1.4亿。
与此同时,二战期间产生的超额储蓄以及1946年和1947年借贷人(农场、房主、房地产投资者和工业)增加的信贷需求进一步加剧了通胀压力。
1946年6月CPI通胀率为3.1%,在9个月后于1947年3月达到20.1%的峰值。
当时因为战争,基础货币和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持续增长,从1942年的62亿美元增长了约300%至1945年的245亿美元。这种战时增长与疫情时期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大幅扩张的情况没有什么不同。
那通胀在1947年3月达到高峰之后,是怎么结束的?首先,随着物价上涨和制造业的过渡,战后释放的消费需求逐渐消退,供给过剩现象也逐渐开始显现。通胀时期也随之结束。换句话说,市场的“看不见的手”起作用了。
其次,美联储也进行了货币紧缩政策,但其使用了一些与当前不一样的方式。正如1948年美联储年度报告中所解释的那样:
“1948年大部分时间的美联储政策,旨在抑制通胀信贷扩张,同时保持政府证券市场的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并没有任何关于利率调整的讨论。早期的美联储还不能通过调整联邦基金基准利率来引导市场,当时美联储主要收紧了货币和信贷增长、并进行了缩表操作。
飙升的物价最终在1948年放缓并在1949年下降,随后出现了短暂的温和经济衰退。当时的股价总体保持稳定。
回到当前,未来数月的货币政策将决定,通胀是温和结束、还是以严重的衰退和大幅市场动荡而结束。
Minerd认为,当前美联储紧缩引发的结果将很难是1949年那样快速、温和的经济衰退,而更可能是更严重的经济衰退、更大的市场波动性和潜在的金融危机。
没有人可以控制任何商品的价格与供应量,包括信贷。鉴于当前创纪录的企业债务水平、金融资产的高估值以及投机性资产价格的飙升,美联储政策失误的可能性十分高。
对于决策制定者来说,参考过去的经验是明智的。1970年代遏制通胀的尝试集中在以短期利率为目标,而不是通过控制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和货币供应量来限制信贷的创造。此项政策显然是十分失败的。
金融危机之后,美联储似乎对市场设定价格和平衡供需的力量失去了信心,而对自己有能力做同样的事情过于自信了。
Minerd指出,或许,如1940年代所证明的那样,坚持货币正统观念的理性和有纪律的方法才能大幅降低错误决策的风险,进而避免1970年代的工资-物价螺旋现象,并降低市场出现金融恐慌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