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近期市场上最稳健的公司立即进入

磷酸铁锂的想象空间在哪里?

发布时间 2022-1-18 17:59
更新时间 2023-7-9 18:32
0688
-
0168
-
600276
-
600436
-
600600
-
600763
-
600792
-
601015
-
002432
-
000661
-
000552
-
002230
-
000001
-
000423
-
0241
-
300015
-
300294
-
300432
-
300769
-
6078
-
6618
-

01成长股投资-林凡

新能源锂电池细分赛道——磷酸铁锂。

磷酸铁锂做为锂电池的正极材料,目前三元和磷酸铁锂的正极竞争情况如何?并且目前上游许多大型磷化工企业在2021年布局铁锂竞争加大,未来的竞争格局如何,是否会产能过剩导致价格战?我个人的观点是三元材料和磷酸铁锂将会长期共存,磷酸铁锂其中的细分领域将会不受化工厂进入的影响,其竞争格局保持稳定,以下正文内容主要是摆数据事实,陈述个人观点。

2021年磷酸铁锂正极市占率回升。“补贴退坡、铁锂回潮”这样的说法大家一定不陌生,磷酸铁锂电池凭借高性价比,2021年大有王者归来的感觉,下半年月度装机量持续超越三元,重回动力电池装机量第一。目前市场普遍对2022年国内铁锂市场表示看好,预计全年装机占比还将继续超过三元,市占率在55-60%左右。

磷酸铁锂 vs 三元。铁锂电池的优缺点十分明显,优点:低成本、高安全性、高循环寿命。缺点:能量密度较低。电池能量密度低是因为材料特性,目前是通过改变电池包装结构等方式变相提高电池能量密度,缩小与三元的差距。我认为三元和铁锂的技术之争还要持续很长时间,短期内看不清。

市场竞争格局。今天主要来聊聊铁锂赛道内的技术之争,未来发展结构和情况。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技术壁垒偏低,面临外来竞争的压力更大。大部分企业来说,与客户的紧密合作就是最强的壁垒,只有特殊点德方纳米(它有一个液相法的技术壁垒),格局上:德方纳米 (SZ:300769)、裕能新能源两家占据50%左右的市场(2020年),作为宁德的二供和一供,市场地位优势十分明显。

液相法vs固相法vs新材料。目前磷酸铁锂的主要制备方法分为液相法和固相法,液相法的反应是在液态浆料中完成,最后通过蒸发凝结为固体,得到的颗粒一致性较好,产品的循环寿命较好,容量和能量密度都偏低,目前主要用于强调循环性能的储能领域。国内使用液相法的企业仅有德方纳米一家,湖南裕能和富临精工 (SZ:300432)则是使用固相法。从技术壁垒上来看,液相法难度较高,所以德方纳米拥有更深的护城河;而固相法已经十分成熟,许多磷化工企业也逐步掌握了关键工艺,所以近年许多化工企业在进军磷酸铁锂赛道,对很多中小企业形成挤压。

目前各家研究所对于哪个植制备法更便宜没有定论,主要是因为两种方法的成本结构有一些差异。很难判断到底哪一种路线的成本更低,按照21年均价,液相法的单位成本比固相稍低3%左右。

新材料路线LFMP。当然新型材料也值得关注。目前磷酸铁锂的能量密度达到瓶颈,想要提升,目前比较靠谱的是用磷酸锰铁锂。磷酸锰铁锂路线,通过在磷酸铁锂(LFMP)中加入锰元素,可以使电池工作电压从3.4V提升至4.1V,在相同比容量和压实密度的情况下,能量密度可以提升10%以上。

现在锰铁锂路线还面临着导电能力较差、压实密度低和循环性能下降的问题,现在锰铁锂还是和三元掺杂进行使用,掺杂比例大约在10%,可以有效的提升三元方案的安全性。未来锰铁锂路线何时可以单独用作正极材料,主要看导电能力较差、压实密度低、循环性能的解决情况,一旦有所突破,锰铁锂的需求将快速打开。

磷酸锰铁锂对于磷酸铁锂的工艺和设备改动不大,主要是在反应中添加锰源。从行业中各企业的布局来看,德方纳米生产进程靠前,公司在建11万吨+公告33万吨,合计44万吨磷酸锰铁锂产能将在23年下半年逐渐投入市场。当升科技、鹏欣资源等企业还处在研发或者小规模投放阶段。总体来说,铁锂赛道在22年会体现出量增的局面,主要得益于储能和新能源铁锂车型的放量,行业规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竞争格局上,由于许多大型磷化工企业在2021年布局铁锂竞争加大,所以目前格局相对较好的还是拥有液相法+磷酸锰铁锂布局的德方纳米。当然,湖南裕能新能源在今年内可能获批上市,作为宁德一供,具体实力可以看看到时调研交流情况。目前新能源赛道在逐步回调,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磷酸铁锂这个细分中竞争格局较好并且拥有新技术的德方纳米较快反弹。(以上仅为基本面探讨,非荐股)

02米斯特阳

医药板块简析。

医药行业涉及众多细分行业,包括疫苗、血制品、生物药、创新药、仿制药、中药、原料药、CXO、医药连锁、连锁医疗服务、医疗器械、医药装备、医美等等,行业有交叉,逻辑有差异。股市上的表现是冰火两重天,CXO不断创新高,受集采影响的行业不忍直视。

去年的热点词汇有:CXO、创新药、疫苗、集采。

CXO在工程师红利、政策红利和产业转移的推动下,呈现狂欢盛宴,属于医药免疫赛道,基本不受医保、集采等直接影响。药明系这么大的体量,竟然还能保持高速增长,这就是趋势的力量。但因CXO的股价我是实在下不去手。

创新药在国内发展困难重重,幻想破灭。

困难一、集采和竞争压力,拥挤的PD-1赛道,价格惨烈,费用已经接近2万一年。

困难二、现金储备即将耗尽。港股18A和科创板对医药行业放开盈利要求,外加资本蜂拥追随,大批创新药企业上市,但真正技术过硬的能有几家?当潮水退去,还能有多少资本追随?研发、销售都需要巨额资金。

困难三、国内价格竞争激烈,天花板降低,但走出去谈何容易。国内CDE是比较温和宽容的,支持创新,基本很少听说临床失败。全球最大医药市场在美国,这块蛋糕足够大,完全是拼能力,与国内相比,FDA要求相当苛刻,很多获优先审评资格的药品依然被拒绝批准,比如万春医药普那布林获得FDA突破性疗法,最后被拒。

国内CDE去年出台一系列政策,对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是必然趋势。创新药压力大,赚的是辛苦钱,仿制药更不用提,自从2019年全国药品集采,传统制药企业好日子到头了。

疫苗行业,受新冠疫情冲击比较大,新冠疫苗接种占用了传统疫苗资源。涉及新冠疫苗的疫苗公司,跑在前面的有山珍海味,后面的喝汤都困难。沃森生物的mRNA持续关注。

疫苗行业是优质的赛道,受集采影响小,进入门槛高,重点关注HPV和13价肺炎疫苗,都是百亿级别的。我个人关注标的:恒瑞医药 (SS:600276)、长春高新 (SZ:000661)、东阿阿胶 (SZ:000423)、博雅生物 (SZ:300294)、海吉亚医疗 (HK:6078)(通策医疗 (SS:600763)、爱尔眼科 (SZ:300015)、片仔癀 (SS:600436)估值偏高,这里不做分析了)。

恒瑞医药处于转型期,仿制药已成过去,无法支撑恒瑞走得更稳更远,创新药占比逐步提升,向创新转型之路困难重重,主要靶点药都成了红海,竞争激烈,PD-1上市只能卖成白菜价。恒瑞参与集采的大品种,但因集采的骨折价格,其销售收入会大幅缩水,业绩压力大。比较偏的靶点虽然竞争小,但是研发难度大。

走出国门,难度更大,国际市场中,美国是医药市场主力,但FDA审核标准比国内苛刻,与国际医药巨头竞争更是难上加难。去年最后一天,传来好消息,恒瑞的达尔西利、恒格列净获批上市,分别是首个国产CDK4/6抑制剂、首个国产SGLT-2抑制剂,至此,恒瑞医药创新药上市数量达到10个。

恒瑞依然是国内优秀的企业,但是寻找第二增长曲线,看孙飘扬如何应对了,静观其变吧,国内创新药市场足够大,相信能够出现万亿市值企业,恒瑞还是有希望的。

长春高新我不再过多介绍,写了数十篇文章,第一持仓股。2021年40亿+的利润,依然处在高速增长轨道上,当前,不到20多倍滚动市盈率,短期内市场的关注点是广东联采结果,不做判断。

我关注博雅生物的逻辑是华润入主,血浆站扩容,产品供不应求,行业壁垒高。

海吉亚医疗解决了中小城市外的肿瘤患者持续就医问题,能否复制通策医疗和爱尔眼科的成长路径,持续观察。

03大知资本

简析阿里健康 (HK:0241)财报。

阿里健康财报:2022财年中期业绩披露,截止至2021年9月30日止6个月,收入94亿元,同比增长30.7%,毛利润18.7亿元,期内亏损2.32亿元,上年同期盈利4.36亿元。

财务年度为公司进行财务结算的执行年度,很多公司的财务年度与实际日历年度不一致,通常会选择便于账务处理的记账方式。成长型企业着重看增长率就好,有母公司阿里巴巴提供无限火力,有大把现金与成熟的渠道去开拓市场。

在此报告期内,阿里健康医药电商业务收入达91.3亿元,同比增长31.1%。以阿里健康品牌运营的自营药房中,药品收入占比达64%,处方药业务收入增长127.3%。自营业务慢病用户人数突破500万人,同比增长170%,人均用药时长和用户复购率持续提升,截至2021年9月30日,线上自营店的年度活跃消费者达9000万。

这类大型医药连锁平台往往依托着天量的采购数量来向厂家压低出厂价格,借着本身天猫商城的流量优势,再通过低于其他竞争对手成本价来倾销,做出新形式下的垄断。

同时,依托十二地十四仓的配送网络和智能化的物流策略,阿里健康已实现110座核心城市药品次日达,次日达配送时效由上财年末的50.1%提升至60%。

这里比较搞笑的就是曾几何时,Jack马嘲讽不知妻美的东哥采取自建物流的重资产模式,现在自己也开始建大仓弄供应链,嘴上骂的爽,心里还是清楚的跟明镜似的,不得不说这次日达用着是真的爽。

个人观点:关于亏损问题,今年舆论风向大家也都是心知肚明,亏损的莫名其妙,你懂我懂大家应该都懂。江湖就是人情世故。

众多中小型药店在诸如阿里健康,京东健康 (HK:6618)这种互联网销售平台的竞争下,绝大部分都会纷纷倒闭,接下来我预计会有一批开启转型之路,或与此种巨头开启合作之路,兼并之路由此开启。 

04硬核分析小也

科大讯飞 (SZ:002230),被低估的AI龙头。

2021年12月30日,争议许久的商汤上市了,短短两周,峰值到了3000亿,即使是现在还要2000亿。引起了市场大量争议,看看隔壁A股,多年被评为最聪明的公司,当年的AI龙头,科大讯飞也就千亿。

先看讯飞的基本面,目前TTM70倍,处于历史30分位值以下,当从历史层面上看目前处于低估水平。从营收水平和利润水平对应程度来说,讯飞营业收入复合增长速度在30%左右,利润这一块是痛点,但已经逐步脱离政府补贴,开始能自己赚钱了,扣非净利润近两年复合增速高达50%。

这个增速其他个股早已上百倍的估值了,讯飞还停留在70的区间,当然,利润不能只看当前,还得看看未来,毕竟炒股是炒预期。

赛道方面来看,最关键的智慧教育随着双减政策推动下有望进入下一个加速阶段,前三季度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智慧教育订单达到35.17亿,同比增长80.98%。智能汽车业务随着新能源车的出现与爆发也是能持续一个高速增长。

新兴市场这一块虽然不算成熟,但遐想空间巨大。当前5G商用化并未落地,物联网等万物互联正处于第二波交替阶段。目前AI依旧处于初步爆发期,未来10年才是讯飞真正业绩加速阶段,当前依托智慧教育落和语音这一块业绩也能持续一个高增速发展。未来如虚拟AI、智慧医疗等板块逐步落地空间空间可想而知。

如果说商汤是视觉,那讯飞的听觉是必不可少的,看与说是智能化两个最重要的节点。

当前讯飞利润低主要也是大幅度资金投入在研发这一块,后续营业收入提上来了,利润自然会爆发,45%的毛利并不算低。在这个阶段的情况下,讯飞未来10年的利润保持在30%-50%以上的复合增长并不会很奇怪,而当前对应的估值,仅仅70倍。

这个70倍,包含了讯飞目前的一个基础业绩支撑,行业技术壁垒,以及未来业绩增速预期。很明显,这个博弈很值得,别人要么是烧钱大户见不到盈利,要么是未来化大饼看不见营收,都是存在巨大的风险。而讯飞不一样,智慧教育与语音这一块已经搭建了结实的护城河了。

等待讯飞的,就是AI的爆发期,届时将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想象。而在我眼里最值钱的公司应该是像阿里腾讯那样能改变我们生活方式的,半导体做不到、光伏做不到,AI的讯飞却有可能。所以这个节点的70倍,在我看来一直被严重低估。 

05江瀚视野

逾百家机构调研九安医疗 (SZ:002432)?拿到81亿大单的九安医疗大涨该咋看?

据深交所披露的信息显示,日前有逾百家机构以电话会议的方式调研九安医疗。九安医疗称,目前,公司的试剂盒产品已经在美国有了订单和合同,iHealth产品品牌在美国也提高了知名度,下一步可以通过整合中国的优势技术能力和优势产品,进一步拓展销售渠道。家庭自测试剂盒在灵敏度方面是低于核酸检测的,这个产品可以作为一个自我筛查的工具。

市值从不到30亿暴涨至超过300亿,九安医疗只用了两个多月。自从去年11月上旬该公司新冠抗原家用自测试剂盒获美国紧急使用授权后,九安医疗已陆续收获27个涨停,成为A股市场上绝对的“明星股”。

暴涨之下,深交所本周向九安医疗下发关注函,询问该公司有没有选择性披露部分信息炒作股价。该公司在否认的同时,还连续披露来自美国的大额订单,1月14日盘前,九安医疗公告披露,其美国子公司和美国ACC签订采购合同,前者向后者销售iHealth新冠抗原家用自测OTC试剂盒产品,合同价税合计金额约为人民币81亿元(含运费),合同已完成签署并生效。

说实在看到九安医疗很多人估计都会感觉非常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可以说是从去年年底开始最神奇的一家上市公司,它本身的经营业绩几乎采用的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方式,坐火箭式的快速上涨,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看待九安医疗当前的这一系列操作?

首先,客观的说,当前九安医疗的确在一个市场发展的大风口之上,受到病毒变异的影响,世界的疫情依然没有缓解的倾向,继续蔓延几乎是疫情发展的一个大势所趋,那么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九安医疗所采用的自身的一种发展模式,也就是检测试剂盒的这种主营业务。

实际上在市场上有着非常好的市场的接受程度,市场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所以在这个大背景之下,九安医疗有这么好的资本市场的认同度也是很正常的一个现象,毕竟当前整个世界对于检测试剂盒的需求依然是大量存在的,这也是为什么九安医疗能够在市场上获得如此好的市场发展前景的原因所在。

其次,我们可以看到九安医疗还不断向市场释放自己比较积极的市场信号,比如说他最近释放的和美国签署的这个超级大单,如果这个交易完全完成并且中间没有出现任何波折的话,其实将有可能非常好的推动九安医疗整体市场的发展。

毕竟对于一家自我检测试剂盒的上市公司来说,能够获得这种来自军方的超大规模订单,无疑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的在美国市场获得极好的市场影响力,这对于一家医疗器械的上市公司来说,无疑是非常大的利好,所以九安医疗当前的这个做法,显示出其至少有向市场传递利好信号的可能性。

第三,我们看到了九安医疗当前市场发展的不错,但是同样也不能低估九安医疗市场发展的风险,主要原因是当前九安医疗实在是涨得太夸张了,短时间内涨了这么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超过了其本身的市场价值,市场风险正在不断积累,所以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九安医疗其实已经失去了足够的抄底投资价值,从长期来说是一个风险较大的状态,在这一点大家必须要深刻认识的。 

06阿島

中国海外发展由年初至今,已有两成升幅,跑赢大市,期望2022股价再振雄风。

市传国内房地产监管放宽,中国海外发展在2022年首两周已成功实现两成升幅,表现相当强势,主要原因莫过于有市场消息“三条红线”的限制放宽,更有国内银行已知会大型优质房企不需将并购贷款计入“三条红线”的限制。若然属实,这或意味着国家对房地产企业的监管已踏入尾声,因此今年初国内房企股普遍有可观涨幅,而中国海外发展的表现就在一众大型内房中脱颖而出。 

中国海外发展资本实力完胜,无论此次放宽红线的消息真伪,其实中海外所受影响非常轻微,因为中海外的资本实力相当稳健,早已达到了国内房地产监管方针的“绿档”门坎。按剔除应收款项的资产负债比率计,中国海外发展的水平只有约53%,明显低于70%的上限,而净负债率亦只有33%,远低于100%的上限,现金短债比率则达2.6倍,远高于最低门坎的1倍。

目前,尚未达到红线标准的房企依然占大多数,即使国家放宽红线要求,近期国内银行融资难度已明显提高,未达标的企业依然要做好财务上的防守,投地及开发新项目的意欲或会下降。这样一来,财务实力早已领先市场的中海外便可轻易交出跑赢同业的成绩。

事实上,在监管收紧及资金链受冲击的2021年,中国海外(HK:0688)系列公司的合约物业销售金额仍按年上升了2.4%,领先多间大型房企。的水平只有约53%,明显低于70%的上限,而净负债率亦只有33%,远低于100%的上限,现金短债比率则达2.6倍,远高于最低门坎的1倍。

现价仍属攻防兼备。目前,中海外的股息率仍高于5%,而市盈率及市帐率分别只有约4.73倍及0.66倍,不算昂贵。考虑到中海外本已属“绿档”房企,近一两年受监管影响不大,业务确定性仍领先同业。就算此次消息所提及的红线放宽措施未有成真,对中海外经营业务的影响也不大。投资小结:展望2022年,普遍参与者好大机会继续在融资危机及红线限制中挣扎,中海外有望独善其身,用胜于同业的业绩保持稳定的复苏步伐,助股价表现重振旗鼓。

07辉哥侃股

价格下跌,“煤超疯”行情熄火,煤炭股布局机会显现?

今天,煤炭股结束了开年以来的反弹行情,集体回调,板块大幅杀跌。截至收盘,煤炭行业指数收跌3.45%,除陕西黑猫 (SS:601015)上涨2.55%外,其余概念股全线收跌,靖远煤电 (SZ:000552)领跌6.86%,云煤能源 (SS:600792)、辽宁能源等4股跌超5%。在禁止煤炭出口13天后,印尼昨天允许37艘满载煤炭的运煤船离港,煤炭供应重趋正常。

2021年12月31日,全球最大的动力煤出口国印度尼西亚宣布:从2022年1月1日至1月31日期间,禁止一切形式的煤炭出口,包括正在装运以及尚未装运完毕的运煤船,以保障国内的煤炭供应。印尼禁止煤炭出口或再次将煤炭价格推至上涨区间,受消息影响,煤炭股新年展开反弹行情,截至昨天涨幅3.31%。

2021年,上半年国内动力煤价格从年初的600元/吨持续上行至10月中旬的最高点2500元/吨。10月中旬价格见顶后,煤价一路下行,短短一个多月内煤价跌至12月下旬的1100元/吨附近。煤炭股在经历了上半年缓慢的攀升之后,8月初至9月中旬展开了一轮升势凌厉的“煤超疯”行情,涨幅超50%。

随着增产保供措施出台,煤炭供需渐趋平衡,价格也在回落。特别是稳价调控政策,使到煤价大幅下降。2021年12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下降8.3%,跌幅仅次于位列第一的黑色金属矿采选业(-8.7%);虽然如此,但2021年全年煤炭PPI增幅达45.1%,仍排名第一。

发电厂增加煤炭库存,没有达到原来消耗预期,电厂煤炭库存处于较高位置,间接打压了煤炭价格。2022年煤炭长协价落地,也为煤炭价格下行释放了预期,最终导致煤炭价格快速下行。随着保供稳价政策落实力度加大,煤炭价格在短期内将受到遏制,价格下跌,股价失去上涨逻辑支撑,煤炭股短期看空。

08爱飞翔

说说平安银行 (SZ:000001)的业绩快报。

平安银行发了快报,净利润没有三季度那么猛的30%,全年做到25%的增幅,也算正常预计范围内,毕竟银行业的ROE决定了内升性增长每年也就十几个点,这次的年报是在20年低基数的基础上的,所以整个银行业利润增速都高,这也是为了尽量把ROE回升到19年的水平。所以20%或者30%的增速都是短期行为,大部分银行从2022年开始就会回到1%左右的利润增速了!

对平安银行快报的初步看法。

首先营收全年10%,比三季度报的9%高,说明第四季度营收是不错的。但利润从三季度报的30%回落到25%!但仔细看拨备覆盖率会发现比三季度报是有增加的,也就是说增加的营收都存到拨备了,没有完全释放,毕竟22年开始,银行业又要恢复到每年10%的增速水平了,还是适当放缓些好。

再看资产质量,其实投资者最关心的是否有地产的大雷。由于信息不多,只能了解个大概。首先不良率是下降的,从1.05降低到1.02,由于实际贷款规模是增加了3%左右,所以不良贷款的总量和三季度基本持平。另外,拨贷比可以计算出来到2.95左右,比三季度是增加的,考虑到贷款规模增加了3%的因素,实际拨备部分增长可能比三季度还要多,所以大概率也没有核销大量不良。

觉得唯一不太好的就是目前的估值!虽然回调了这么多,比兴业银行的估值还是高,从价值考虑还是兴业银行划算,但从平安银行的成长性来说,平安银行还是值得的考虑。 

09铜墙境

青岛啤酒(HK:0168) (SS:600600)2021年年度业绩预告。

1月13日收盘后青岛啤酒发布了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预计2021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人民币 31.50 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约人民币 9.48 亿元,同比增长约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为人民币 21.94 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约人民币 3.79 亿元,同比增长约 21%。

公司解释,本期业绩预增的主要原因有:主营业务影响,非经营性损益的影响。后者主要是2021 年,政府对本公司位于杨家群地块的土地进行收储,土地征收补偿款确认收入后预计将增加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人民币 4.36 亿元。

根据青岛啤酒2021年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营收267.71亿元,同比增长9.62%;净利润36.11亿,同比增长21.25%;扣非净利润32.16亿,同比增长20.09%;推算出2021年第四季度净利润-4.61亿,扣非净利润-10.22亿元。

之前分析过,青岛啤酒销售淡季只有四季度。2021年也不例外。整理了近年来四季度利润情况如下:四季度都是亏损。但是2021年四季度扣非净利润亏损达到-10.22亿,近几年中比较多的,但是也没有太离谱,认为在正常范围之内。

当然,由于前三季度的良好表现,叠加土地补贴较多(扣非利润),2021年全年净利润还是不错的。

一句话,意料之中。补充一下,青岛啤酒在高端化路线不断前进,比如最近推出的新品青岛啤酒一世传奇,京东上1199元(1.5L/瓶)。看起来挺不错,纯粹是说明一下这款酒的价格而已,我也没有品尝过,不是推荐。

在三季报出来的时候,市值1300亿。截至2022年1月13日收盘市值1217亿,基本差不多。当时按照四季度净利润-7.77亿考虑,不便宜也不贵。今天,四季度-4.61亿的话,2021年全年净利润31.5亿,还是不够便宜。只能继续观望,希望能有买入的机会出现。

最新评论

正在加载下一篇文章……
风险批露: 交易股票、外汇、商品、期货、债券、基金等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属高风险行为,这些风险包括损失您的部分或全部投资金额,所以交易并非适合所有投资者。加密货币价格极易波动,可能受金融、监管或政治事件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保证金交易会放大金融风险。
在决定交易任何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前,您应当充分了解与金融市场交易相关的风险和成本,并谨慎考虑您的投资目标、经验水平以及风险偏好,必要时应当寻求专业意见。
Fusion Media提醒您,本网站所含数据未必实时、准确。本网站的数据和价格未必由市场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做市商提供,所以价格可能并不准确且可能与实际市场价格行情存在差异。即该价格仅为指示性价格,反映行情走势,不宜为交易目的使用。对于您因交易行为或依赖本网站所含信息所导致的任何损失,Fusion Media及本网站所含数据的提供商不承担责任。
未经Fusion Media及/或数据提供商书面许可,禁止使用、存储、复制、展现、修改、传播或分发本网站所含数据。提供本网站所含数据的供应商及交易所保留其所有知识产权。
本网站的广告客户可能会根据您与广告或广告主的互动情况,向Fusion Media支付费用。
本协议的英文版本系主要版本。如英文版本与中文版本存在差异,以英文版本为准。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 | 粤ICP备17131071号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