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证券债市专题2021-07-22 】
1.政府消费率增长更快,随着其占比逐步扩大,对经济的贡献更加稳定。政府消费,通常是指GDP支出法下核算的政府消费性支出,包括①政府部门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消费支出②免费或以较低价格向住户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净支出。从最终消费率增长的角度来看,虽然绝对值上政府消费率的上升幅度不及居民消费率,但考虑到2007年以来的相对增速,政府消费率则显著超过居民消费率,成为贡献经济增长的重要一环。在去年在疫情的影响下,国内消费受制于消费场景和消费能力的双重限制,整体消费贡献率由58.6%迅速降至-22%,可以发现这部分变化基本上是由个人消费的变化导致的,而政府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对稳定,即使是去年消费大幅走弱的情况下,依旧保持了稳定的增长贡献。2.政府消费结构特点显示,年内难以实现快速增长。目前我国的统计数据对于政府消费数据还缺乏较为细致的统计口径,我们选取了部分财政支出项目,包括一般公共服务、教育、科学技术、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环境保护、城乡社区事务、交通运输共计9个统计口径进行替代,发现今年政府消费的基本思路相较去年依旧没有大的转变,仍旧是保证就业稳定,加大卫生医疗投入,稳定基础消费的同时压降非必要支出。因此,短期内的政府消费依然保持稳定的情况下相对谨慎,难以出现大幅的增长
3.长期来看,政府消费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根据全球横向对比,通常政府消费/居民消费的比值和人均GDP呈现一定的正相关性,即人均GDP更高的国家,其政府消费的占比也越大,例如卡塔尔、科威特、沙特阿拉伯等资源型国家的政府消费/居民消费接近或超过了0.6,而瑞典、荷兰、挪威等北欧经济强国则超过了0.5,诸如德国、新西兰、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这一数字也在0.3左右。目前我国这一数字在0.375左右,从未来的消费支出节奏来看,长期还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
疫情恢复以来,经济修复呈现了一定的结构性问题,投资项下制造业景气度提升,但地产严控、基建乏力;出口存在一定波动,但长期趋势下行较为明显;消费总量始终未见恢复的同时,K型复苏的结构性问题仍为解决,而市场更多关注的是居民与企业端的消费,对于占到最终消费总量30%的政府消费,则谈及较少。本文试图针对政府消费的历史发展、趋势特征、结构特性等问题出发,对于当前我国政府消费特点,以及短期和长期的政府消费走势做出判断。
解读政府消费
1、什么是政府消费
政府消费,通常是指GDP支出法下核算的政府消费性支出,包括①政府部门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消费支出②免费或以较低价格向住户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净支出。需要注意的是,政府支出并不完全等于政府消费,而是根据财政支出方式和支出目的等的不同,将政府支出分为政府消费、政府投资和转移支付。以2020年为例,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政府性基金相关支出和国有资本经营支出累计超过37.65万亿,但同期的GDP支出法下的政府消费仅16.98万亿,占比为45%左右。
2、增长视角:政府消费率增速更快
从总量增长的角度来看,无论是政府消费还是居民消费,其总量增速同GDP增速基本保持节奏一致。尤其是在经历金融危机之后,经济增速缓步下台阶,资本形成对GDP的拉动作用经过2009年的高点后逐渐走弱,最终消费对于GDP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率迅速超过另外两项成为最重要的因素,使得政府消费增速和居民消费增速与经济增长的波动更加一致。
而从消费率增长的角度来看,2010年后,最终消费率开始了稳步提升,政府消费率从最低的14.5%逐渐升至16.6%,接近2000年的高点16.9%;而居民消费率则从最低的34.6%快速上升至37.7%,但离前期的高点47%仍有较大的距离。可以看到,虽然绝对值上政府消费率的上升幅度不及居民消费率,但考虑到2007年以来的相对增速,政府消费率则显著超过居民消费率,成为贡献经济增长的重要一环。
3、权重视角:占比逐步扩大,贡献更加稳定
从占最终消费的比例上来看,政府消费占比始终处在一个上升的过程,几乎每隔10年政府消费的占比中枢都要提升一个台阶。进入2010年来,其比例已经达到了30%左右;对应的是居民消费占比逐步降低,其中农村居民消费自改革开放以来的49%左右快速降至2019年的15%,城镇居民消费则从30%大幅升至55%。可以看出,政府消费对于整个消费的影响变得越来越重要。
我们如果考虑对GDP增长贡献的话,可以看到,最终消费的GDP增长贡献率基本保持在55%-60%的中枢区间,尤其是最近十年波动相对较小。但去年在疫情的影响下,国内消费受制于消费场景和消费能力的双重限制,整体消费贡献率由58.6%迅速降至-22%。如果用名义GDP简单计算居民和政府分项的GDP增长贡献率,可以发现这部分变化基本上是由个人消费的变化导致的,而政府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对稳定,即使是去年消费大幅走弱的情况下,依旧保持了稳定的增长贡献。
4、 消费预测的误差
通常市场对于消费总量进行研究和预测时,习惯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或者居民消费支出这两项指标对其进行判断,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哪种指标对于研究构成GDP的最终消费支出都是存在误差的:
①对于社零指标来说,其调查对象是针对消费品提供方,即卖方企业进行统计,而GDP的最终消费支出则是以支出方,即消费者进行统计;此外,社零只对于商品零售和餐饮进行统计,而服务型消费则不在统计范围内,因此社零和GDP最终消费会出现调查对象和统计口径上的误差。
②对于居民消费支出来说,顾名思义,其统计口径仅仅包含了居民端,和最终消费相比缺少了政府消费这部分;同时由于向居民调查,真实性、配合度等等会存在较大的波动,因此最终导致准确程度不如向企业调查的数据,因此这一替代指标同样存在误差。
政府消费结构研究
目前就我国的统计数据来看,对于消费数据还缺乏较为细致的统计口径,尤其对于政府消费来说,关于消费主体以及被消费商品及服务,都没有更为明确的分类。因此为了探究政府消费的具体消费结构,我们从财政支出的角度,选取了部分支出项目,包括一般公共服务[1]、教育、科学技术、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2]、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3]、环境保护[4]、城乡社区事务、交通运输共计9个统计口径,发现在最近十年,其合计支出与每年公布的最终政府消费误差均在10%以内。因此我们选择其作为政府消费的替代研究对象。
图片
1、整体性增速下移与结构性差异
整体来看,教育属于支出项里的最大头,占比经常保持在22%-26%之间,其次是社会保障和就业项支出,通常维持在16%-20%的范围内;紧随其后的是一般公共服务、卫生健康、城乡社区事务三大类,其2020年的支出金额在1.7万亿到2.0万亿之间,比例达到11%-12%的水平;交通运输、科学技术、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环境保护四类属于“万亿及以下”的支出水平,其2020年的全年支出在4000亿到12000亿之间,占比水平在3%到8%之间。
从增速上来看,九类政府支出十年间均呈现出了增速中枢下移的趋势,整体上从十年前的15%-30%的增速区间逐步下行至5%-15%的位置,2020年由于疫情关系,部分细项更是同比大幅减少。政府支出分项增速中枢的下移,和整体政府消费增速下移基本吻合,也和政府支出优化思路基本一致,需要在保持总量稳定的基础上,做到结构优化与平衡,去年由于疫情提出的“各级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中央政府要带头”也是为了大力压缩政府支出规模的同时,对减轻市场主体负担、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发挥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具体来看的话,值得关注的是疫情冲击下变动最大和保持不变的政府消费分项,因为这些支出口径能够一定程度上反应政府的消费取向,对于判断今年的政府消费结构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卫生健康”口径实现了7.0%到14.3%的增速增长,这和疫情阶段相关采购增加、医疗等政策支持有关。除此之外“社会保障和就业”是去年唯一实现增速增长的支出口径,从2019年的8.5%提升至2020年的10.9%,这和“保就业”、“稳民生”的整个政策基调是相统一的,目前“六稳六保”仍旧是今年工作的重点内容,6月就业数据显示16-24岁城镇青年失业率为15.4%,环比上升1.6个百分点,创下了2020年9月以来新高,这一现象一方面是由于毕业季求职者增加导致的季节性增加,另一方面也反应了目前就业问题确实仍然存在问题。因此未来相关财政消费支出依旧是重点。
其他支出分项里,去年增速均有所减慢,但教育、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交通运输仍实现了增速为正;而一般公共服务、科学技术、环境保护和城乡社区事务四项则由正转负。说明对于一些基础服务类项目,政府支出基本保持稳定,整体弹性较小,而对应到一些非必要类的,例如环保等,则调节的空间相对更大。尤其是对于一般公共服务项,即“主要用于保障机关事业单位正常运转,支持各机关单位履行职能,保障各机关部门的项目支出需要,以及支持地方落实自主择业军转干部退役金等”,其下行中枢明显低于社会保障和就业这类重点指出项,也低于政府消费整体水平,结合政府部门的“三公”经费压降等基调,更容易实现重点年份的调节。
2、今年政府消费较去年难以出现大幅提升
今年以来的九大类支出数据显示,结构上与去年基本保持一致。截至6月份,教育、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累计同比依然为正,分别实现了10.1%、10.5%、8.6%、3.8%的增速;而科学技术、环境保护、城乡社区事务仍然负增长,分别为-1.4%、-8.6%、-2.3%;交通运输由于季节性因素,同样为负,但好于去年同期,预计全年依旧有望实现正增长,一般公共服务未能获得具体数据,但从近年来的走势来看,难以出现大幅增长。
从政府消费的替代细项里可以看出,今年政府消费的基本思路相较去年依旧没有大的转变,仍旧是保证就业稳定,加大卫生医疗投入,稳定基础消费的同时压降非必要支出。因此,从这一点看出,今年的政府消费依然保持稳定的情况下相对谨慎,难以出现大幅的增长。
3、未来政府消费还有提升空间
如果进行全球对比,从长远角度来看,中国的政府消费,尤其是占到最终消费的比例,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我们发现,通常政府消费/居民消费的比值和人均GDP呈现一定的正相关性,即人均GDP更高的国家,其政府消费的占比也越大,例如卡塔尔、科威特、沙特阿拉伯等资源型国家的政府消费/居民消费接近或超过了0.6,而瑞典、荷兰、挪威等北欧经济强国则超过了0.5,诸如德国、新西兰、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这一数字也在0.3左右。目前我国这一数字在0.375左右,从未来的消费支出节奏来看,长期还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
总结来看,政府消费作为最终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相对于居民消费的占比正在不断提高,从增速的角度来看,尤其是最终消费率的增速,相对于居民消费率也更加迅速,因此其重要性会不断提升。对于经济而言,政府消费更多的起到了稳定经济节奏的作用。对于未来的政府消费判断,短期而言,政府消费的结构不会发生大的变化,仍旧保持了去年的分配结构,因此今年政府消费难以实现快速提升;长期而言,政府消费和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一定正相关,预计未来政府消费在占比上还有提升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