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高级数据:最高 立减50%InvestingPro手慢无

滞胀要来了吗?

提供者屈庆
发布时间 2021-3-9 08:50
更新时间 2023-7-9 18:32

1、市场回顾与展望

周一利率高开低走,最终小幅下行。实际上从春节后开始,利率债表现就一直强于市场预期,而上周五利率明显下行,走势更是超过市场预期,我们认为主要是下面几个原因:

(1)国内方面,上周五政府工作报告中设定2021年的GDP目标为6%以上,低于市场预期。政府追求经济质量超过数量,并且在经济依然依靠政府刺激的背景下,政府经济目标低于市场预期,可能意味着今年经济方面,并不会有太多的超预期的地方。一旦经济超过政府的目标,一些刺激政策可能逐步退出,因此经济增速想象空间不大,给债券提供了安全比较。

(2)海外市场方面,美债利率大幅反弹带动美元指数反弹,对风险资产形成压力。

(3)国内方面,虽然早盘确实受到海外利率反弹的影响,利率小幅上行,但是股市受到来自美债利率反弹的压力更大,股债跷跷板效应反而给债券以支撑。目前抱团去暖股票毫无止跌迹象,关键的原因还是偏贵,股市可能进一步下跌,对债券市场利好。

(4)短期内,政策较为平稳,资金相对宽松。而供给总体少于去年,配置需求强于去年,因此供需上利好债券利率的下行。

综合而言,目前的市场环境还是利于债券市场。虽然短期内通货膨胀预期仍在,因此还看不到特别大的利率下行的空间。但是需要关注两点:(1)一旦股市持续下跌,债券市场的资金流入也会持续。这或打开利率下行空间。(2)需要关注海外通货膨胀预期的变化,从前期的铜到最近的油价,反弹较多。但是美元反弹也不少。我们认为阶段性通货膨胀预期已经到高位,市场对此也有反应,一旦美债利率持续反弹,可能反向压制通货膨胀预期,那么债券利率向下的空间可能被打开。

2、债券市场专题:滞胀要来了吗?

最近由于通胀预期的回升,市场开始担心滞涨。滞胀,全称“停滞性通货膨胀”,指经济景气下行而通胀价格走高。当前时点经济复苏斜率放缓,通胀预期持续抬升,市场关于滞胀的讨论越来越多。我们认为当前并不具备典型滞胀的客观条件,但需要警惕短期内的温和滞胀的担心。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用哪个指标代表通胀价格。从CPI和PPI的走势来看,2015年之前二者较为一致,从2015年开始,CPI和PPI的走势不再协同,甚至一度出现背离。2015-2019年之间,PPI波动较大,CPI窄幅波动;2019年之后二者的走势出现了多次反向。而观察去掉食品和能源影响的核心CPI,其走势在2015年之后与PPI更加符合。

分阶段来看,2015年之后CPI和PPI的走势相关性逐渐减弱。原因有以下几个:

(1)2015年:CPI缓步抬升,对应的是该阶段猪价的逐步走高,此阶段油价下行,于是PPI底部向下试探,二者走势背离。

(2)2016年到2017年Q1:CPI区间震荡,对应的是猪价的缓慢下行;而PPI跟随油价和工业品价格一路抬升。二者又一次背离。

(3)2017年Q3到2018年底:PPI震荡下行,虽然此阶段油价仍在上行通道,但由于供给侧改革的大量出清落后产能,工业品价格已经逐渐企稳,此时的南华工业品指数结束两年的上行后开启震荡模式,PPI逐步震荡走低;而此时CPI则变化小幅波动,源于猪肉在低位徘徊。二者走势关联度较低。

(4)2019年:猪价快速上行,带动CPI持续抬升;而PPI跟随油价和工业品价格一起,先下后升呈现V型走势。二者出现严重背离。

(5)2020年至今:开启疫情周期,此阶段消费生产受限,需求供给双双乏力,上半年CPI和PPI共同下行,随后油价低位反弹,工业品随着国内需求恢复逐步抬升,带动PPI反弹,但CPI方面由于猪周期结束,猪肉价格持续回落,CPI继续下行。


因此,对于真实通胀的研究,在2015年之前我们更加关注CPI和PPI,在2015年之后我们更加关注核心CPI和PPI,因为当两个指标趋势统一的时候更能反应全社会普遍的价格状态,避免出现“拿掉猪肉全是通缩”这样的尴尬阶段。
从历史上来看,自2000年以来,我国主要经历了两次典型的滞胀周期和一次“温和滞胀”。时间分别发生在2007Q2—2008Q1、2010Q1—2011Q3,以及2016Q1—2017Q4。观察猪价、油价以及货币供给的走势不难发现,07-08年和10-11年的滞胀有着许多相同的特征:07Q2-08Q1阶段,GDP增速高位回落,而猪价指数维持在历史高位,布伦特原油从70美元逐渐上行突破120美元,带动CPI和PPI从3%附近一路升至8%左右;10Q1-11Q3阶段,GDP增速震荡下行,农产品集贸市场猪价指数一路上行,布伦特原油再次从80美元突破120美元并持续震荡,带动CPI从2.7%攀升至6.5%,PPI则在5%-7.5%之间高位震荡。


而2016到2017年的“温和滞胀”,和之前的两次典型滞胀则有很多差异之处。首先,此阶段的GDP增速并没有出现此前的快速下滑,而是经历了7.1%到5.9%的中枢下行;其次,油价没有此前的暴涨过程,而是在一年半的时间内从35美元左右升至55美元左右,猪价表现则更为平淡,甚至呈现出了小幅震荡下行的走势。所以本轮滞胀主要表现在PPI方面,增速由-5%一度升至7.8%,核心PPI虽然上行但幅度较小,仅从1.3%上升至2.3%。探究背后的原因,不同于传统滞胀周期的供需严重失衡,这一阶段主要是由于供给侧改革导致,大量落后产能淘汰从而提高了供给端价格,南华工业品指数从1200点一度超过至2200点,带动了PPI的不断走高并传导至核心CPI。因此随后虽然油价仍然持续上行,但PPI在供给侧改革阶段性结束,工业品价格企稳后,开启了震荡下行走势。


从货币供给的角度来看,滞胀阶段往往伴随着货币超发,但增速高点后的退出阶段更容易形成滞胀。观察M2同比增速,两次典型滞胀M2中枢均在15%以上,仅16-17阶段的温和滞胀期M2中枢在10%左右;另一现象是,10-11、16-17阶段的滞胀则出现在M2增速下移阶段,同样的现象可以在2004年的Q2-Q3短暂观察到。背后的原因可能是货币供给增加阶段往往伴随着前期经济走弱,因此货币刺激会拉升经济增速,如00-04年、08-09年,因此货币政策的逐步退出反而会导致经济放缓从而形成滞胀现象。


综合来看,滞胀形成的条件往往需要猪油(工业品)上涨、货币持续高位或退出,典型滞胀更要求价格共振。就目前来看,经济处于复苏阶段,但斜率减弱,PMI数据连续三月环比下行,政策刺激逐步退出,M2和社融高点已过,经济更加依赖内生动力;布伦特原油连续上行接近70美元,但整体分位不在高位,沙特同意延长减产略超市场预期,后续需要关注4月1日的OPEC+会议;猪价方面仍然维持低位,能繁母猪存栏量仍在持续回升,环比增速维持高位势头不减,预计未来猪肉价格上涨压力不大。

总体来看,当前时点不具备猪油共振下的典型滞胀特征。当然,经济内生动力不足,刺激拐点已过,通胀预期仍在,需要警惕短暂的温和滞胀的担心。

3、汽车制造与消费表现相对强势,出口运价指数节后整体下跌——江海证券高频数据跟踪

人口迁移方面,交通运输部统计的数据显示2月27日(正月十六)后全国日客运量基本稳定在2900-3100万人次附近,明显高于腊月十五-正月十五期间1900万人次的日均人流量。结合百度迁徙指数看,节后人口流动已经接近2019年同期水平,节后人口流动明显加快。城市内迁移情况来看,上周主要城市地铁客运量增长明显放缓,各地已基本回归节后正常运行状态,其中偏内陆的成都、重庆、西安等地地铁客运量明显高于2019年同期,而对外交流较多的上海、南京、武汉等市地铁客运量仍低于疫情前水平。

生产端数据显示,主要跟踪制造业开工率稳步恢复,其中汽车轮胎开工率快速抬升。上周全国高炉开工率录得65.9%,虽较前周小幅下行,但连续两周为近四年同期(按春节时间调整)的最高值。主要钢企螺纹钢产量也呈现出类似趋势,上周周产量较春节前一周增4.9%,高于2017-2019年的3%左右的平均增幅。钢材库存积累速度快于历史同期,显示下游建筑等需求恢复速度一般。上周汽车全钢胎开工率为75.1%,较前周提升16个百分点,为近四年同期及2020年1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上周PTA产量与前几周基本持平,聚酯切片和涤纶长丝库存天数明显低于历史同期,说明外需支持下纺织业产需均较为活跃,春节期间订单交付速度偏快,与1-2月出口超预期相呼应。

消费需求方面,车、房等耐用品销售整体活跃,节后电影票房基本与历史同期持平。乘联会数据显示1-2月乘用车零售销量同比增71%左右,其中2月销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7%,继续维持较强劲的状态。节后房地产销售恢复总体比历史同期快近三成,但上周表现有所分化,一线、三线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明显回落,二线商品房成交面积继续上行。节后票房数据基本回归正常水平,没有太多意外表现。

外贸方面,节后进出口运价指数表现明显分化,进口运价指数BDI重回上升通道,但出口运价指数CCFI和SCFI节后有所回落。PMI新出口订单分项显示近3月出口订单有所减少,关注海外供给替代对出口的负面影响。

工业品价格方面,通胀预期交易弱化,油、铜等大宗商品近1月来首次录得周度级别的下跌。上周南华工业品指数、布伦特原油、铜等周跌0.8%、1.2%、1.8%,小金属价格跌幅更大,镍价周跌近9个百分点。国内中游产品方面,黑色系铁矿石、钢价继续反弹,但价格涨幅放缓,煤价由跌转涨,水泥价格则延续跌势。农产品价格方面,农产品批发价节后价格走势与2018年(春节在2月16日)最为接近,但受猪肉供给增加影响,猪价跌幅明显高于历史同期。

4、周一早盘市场策略

美国2月新增非农就业人口大超市场预期;美国参议院通过1.9万亿纾困法案,因参议院对法案中失业救济等条款有所修改,本周二众议院将重新就该法案进行投票,考虑到3月14日为前期失业救济项目将到期,市场普遍预计拜登将于本周内正式签署该法案。拜登称刺激法案的援助支票将最早在本月开始发放,该刺激计划预计可以使美国GDP增加1万亿美元,并创造600万个新就业机会。美联储官员密集表态认为目前美债利率上行仍在美联储允许范围内,短期内将不会采取应对措施。市场方面,美股周五上演V型反转,最终收涨;欧股普遍收跌,油价在OPEC减产消息推动下继续上涨;10年美债利率盘中一度升至1.62%,后有所下行,美元指数升至92附近。国内方面,1-2月进出口数据表现好于市场预期,与2019年1-2月相比出口与进口两年年化增长率分别为15.2%和8.2%。

本周需要关注的事件有,周二美国众议院将表决参议院修改后的新财政刺激法案;周三将公布我国2月通胀数据和美国2月CPI;周四下午人大会议闭幕,按照往年惯例闭幕会后李总理将举行答记者问,晚间欧央行3月利率决议公布;周五美国将公布2月PPI数据。本周公开市场共有500亿资金到期,每日100亿。

展望未来,我们认为短期内债市整体还是以震荡格局在进行波动,本周利率继续大幅下行的可能性有限,交易盘建议择机操作。一方面,上周利率下行主要集中在交易盘推动的中长端债券,存单及中短端利率波动并不大,市场对流动性条件的预期暂时稳定。另一方面,上周债市情绪转好主要与周末PMI数据、周五政府工作报告中对经济增长表述低于市场预期有关,而周末公布的美国2月非农就业数据、我国1-2月进出口数据显示目前中美经济表现依旧强劲,对于经济数据不及预期的交易或难以延续。

午盘市场综述

早盘央行公开市场继续续作100亿7天逆回购,上午资金整体宽松,DR001加权1.7%,国股同业存单1年期一级发行利率维持在3.14%附近。现券表现偏强,但交易相对清淡。开盘因周末1-2月进出口数据好于预期,利率小幅高开;随后股市由涨转跌,中长债收益率受股债跷跷板效应影响有所下行。截至午盘,各期限活跃券收益率与上周五收盘相比波动幅度普遍在1bp以内。

展望未来,现阶段国内消费恢复情况、海外新刺激法案及疫苗大规模接种后的影响尚不明确,目前整体处于货币政策的观察窗口期,政策短期内明显转向的可能性不大,利率上行有顶。而生产类高频指标、1-2月进出口以及近期大幅波动的票据利率都显示经济基本面并不弱,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利率下行的幅度。总体来看,短期内债市或以震荡为主,建议以波段的思路进行操作。

最新评论

正在加载下一篇文章……
风险批露: 交易股票、外汇、商品、期货、债券、基金等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属高风险行为,这些风险包括损失您的部分或全部投资金额,所以交易并非适合所有投资者。加密货币价格极易波动,可能受金融、监管或政治事件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保证金交易会放大金融风险。
在决定交易任何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前,您应当充分了解与金融市场交易相关的风险和成本,并谨慎考虑您的投资目标、经验水平以及风险偏好,必要时应当寻求专业意见。
Fusion Media提醒您,本网站所含数据未必实时、准确。本网站的数据和价格未必由市场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做市商提供,所以价格可能并不准确且可能与实际市场价格行情存在差异。即该价格仅为指示性价格,反映行情走势,不宜为交易目的使用。对于您因交易行为或依赖本网站所含信息所导致的任何损失,Fusion Media及本网站所含数据的提供商不承担责任。
未经Fusion Media及/或数据提供商书面许可,禁止使用、存储、复制、展现、修改、传播或分发本网站所含数据。提供本网站所含数据的供应商及交易所保留其所有知识产权。
本网站的广告客户可能会根据您与广告或广告主的互动情况,向Fusion Media支付费用。
本协议的英文版本系主要版本。如英文版本与中文版本存在差异,以英文版本为准。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 | 粤ICP备17131071号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