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证监会例行召开的最新一期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高莉回应了近期市场的热点话题,她表示,近期部分企业IPO被暂缓,是交易所依法依规作出的决定,不存在刻意收紧IPO的情况。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就IPO节奏放缓作出上述回应,这当然是有所指的。因为近日有舆论称,上市节奏放缓了。四季度,创业板企业从提交注册到拿到批文平均耗时59天,而三季度平均耗时不足19天;科创板企业四季度从提交注册到拿到批文平均耗时66天,三季度平均耗时42天,上半年平均为47天。
数据同时显示,今年10月至今,共有21家科创板企业拿到IPO批文,而三季度有56家企业获得科创板批文。创业板四季度有21家企业拿到批文,三季度则有45家。数据表明,批文下发速度放缓了。所以,有舆论称,IPO节奏放缓了。
从证监会新闻发言人的回应来看,有关IPO节奏放缓的说法显然只是一些人的一厢情愿,因为从证监会来说,并没有刻意收紧IPO的情况。事实也是如此。虽然企业拿到批文的平均耗时以及拿到批文的家数多少在一定程度上与IPO的节奏形成一定的正相关,但IPO节奏是否放缓有一个最直观的数据,那就是每周安排新股发行的数量,而从近3周的情况来看,新股发行的数量并没有明显的减少。比如11月30日到12月4日,安排有10家新股发行;12月7日到11日,安排有12只新股发行;12月14日到18日,同样安排有12家新股发行,何来IPO节奏放缓之说呢?IPO节奏放缓的说法明显是在误导市场。
IPO节奏放缓,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即便真的出现IPO节奏放缓,那也是由于客观原因造成,不会是管理层的刻意收紧。毕竟最近几年,管理层一直都在推行新股发行常态化,新股发行节奏基本上由市场来决定,管理层并未刻意干预新股发行节奏。特别是从去年科创板推出注册制以来,新股发行实际上一直处于高速发行状态,今年创业板又开始试点注册制改革。而注册制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加快新股发行,让更多的企业以更快的速度到股市上市融资。很显然,IPO节奏放缓的说法是与注册制的初衷不符的。
尤其重要的是,最近高层在一些重磅会议上一直都在强调要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包括“十四五”规划直接将“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写入其中,为此,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还写下了《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文章被《〈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辅导读本》所收录。因此,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是目前中国资本市场最大的政治,而IPO节奏放缓的说法显然是与这一大背景不相符的,是不懂政治的表现。
并且从目前的市场来说,也根本不需要放缓IPO节奏。一方面是新股发行仍然还是供不应求,任何一只新股的发行都受到市场的抢购,新股发行的数量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另一方面从新股上市的表现来看,新股上市都让中签者有着较大的获利,近期上市的新股,仍然延续着“新股不败”的神话,还没有哪只股票上市就破发,这表明市场对新股充满了投资热情,投资者是热烈欢迎新股上市的。
不仅如此,从目前大盘的行情来看,不仅不低迷,甚至还很火爆。以上周五上证指数的收盘指数来看,沪指位于3347.19点的位置,相对于今年的行情来说,这是一个较高的指数位区域。也就是说,目前的大盘并没有救市的必要。也就更加没有必要通过放缓IPO节奏来调节股市行情的发展了。因此,放缓IPO节奏的说法完全是某些人的自以为是,遭到证监会的“打脸”也就在意料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