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客户交流,银行理财普遍反映缺资产,怎么破?我一直认为其实缺资产是伪命题,如同过去市场一直讲“资产荒”,其实资产有的是,只是敢不敢投的问题。如果按照银行理财要求的,收益高并且风险低,那么目前确实存在缺此类资产的问题。从银行理财要求的资产出发,我认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破局资产荒。
一,银行理财投行化
投行本质是帮助企业融资,并帮助投资者找到好的资产;银行理财的本质是投资,要投到好的资产。因此两者的共同利益是一样的。目前银行理财要提高收益,债券方面只能资质下沉,但又面临非常大的违约压力。本次疫情确实也会导致经济在一段时间更为低迷,企业违约压力加大。现在很多银行理财主要还是被动接受外面投行推荐的项目,但很多主承对企业其实并不非常了解,而且在履行主承的责任上也作的很差。因此,与其如此,还不如和行里的投行合作,毕竟投行的项目和理财的风险偏好应该都是在符合本行的风险偏好的前提下进行的。
当然,和投行合作,也还是被动的接受本行的项目。更重要的是银行理财需要有投行的思维,主动去寻找资产。实际上,我们和银行理财甚至是自营的交流中发现,目前银行理财投行化,银行自营投行化还是有一定的市场,也是不少银行整合内部资源的趋势。有些银行通过主动寻找资产,然后利用内部或者外部投行(有些项目需要外部投行的包装)的包装,变成自己可以投的资产的形式,获利非常丰厚。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模式,银行理财对投资的资产的风险跟踪是更及时,也更到位。而且银行理财和自营投行化,在人员素质方面,更是增加了对投资的企业的了解,更能利于投资避免违约风险。道理很简单,帮企业发债的人肯定比二级市场投债的人更懂企业。
二,银行理财投顾化
由于疫情的影响,全球经济可能在未来都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国内债券市场的利率下行趋势还没有结束,利率也可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较低的水平。这样的环境无疑是交易盘的天堂,配置盘的地狱。如果银行理财以交易盘的思路来运行,一方面可以做高当期收益,另外也可以在利率反弹之前降低久期和仓位,规避利率风险。
但是银行理财一直是以配置盘的思路在进行投资。目前的环境下,资产利率不断下行,负债成本居高不下,净息差的下降甚至是倒挂是不可避免,这就导致类似配置盘的银行理财的投资压力很大。因此,银行理财更应该从配置转向交易。实际上,未来资管新规的落地,产品净值化的趋势,也要求银行理财从配置转向交易能力。
银行理财从配置能力转向交易能力和银行理财投顾化有什么关系?我们认为,银行理财通过聘请投顾可以帮助银行理财提高交易能力。
(1)以前银行理财是委外化,这一模式通过2016年的市场证明并非是好的模式。银行理财把资金委外给不同的管理人,但管理人不尽职,银行理财也缺乏对账户投资的实时跟踪,最终引发了很多的风险,有市场风险,也有管理人的道德风险。市场最终一地鸡毛,银行理财自己团队也没有提高投资能力。
(2)如果银行理财聘请投顾,更利于自身团队能力的建设。投资交易发生在银行自己的系统和托管账户内,银行能及时完全地掌握投资运作情况,防范风险。投顾过程中,银行交易员和管理人沟通频繁,且时刻掌握投资运作情况,可以利用这种合作方式,较快提升银行人员的专业投资能力,提升交易能力。此外,可以利用投顾管理人在信用债信评方面的优势,帮助自己团队在信用投资能力方面的建设。
更重要的是,银行理财要提高交易能力,就需要更好的把握利率趋势,需要对宏观经济趋势,货币政策方向等影响债市的方方面面跟踪的更密切,这恰恰需要外部投顾的帮助。
实际上,江海证券投顾团队从去年建立起来后,一开始主要服务的是银行自营部门,去年下半年开始,银行理财对投顾的需求也开始增加。我相信,低利率背景下,银行理财要加强投资交易能力的诉求会增加对投顾的需求。我们也欢迎银行理财和我们投顾团队对接业务。当然,在投顾业务合作过程中,我们的投顾团队更侧重培训客户团队,帮助客户提高交易能力,希望客户团队更快的成长。
三,银行理财固收+化
这一点其实是市场的共识,我就不展开分析。银行理财收益要求高,如果固收资产的收益不够,可以通过固收+来凑,无非是“+”什么的问题,这取决于银行理财对不同市场和产品的了解程度。当然,我觉得关键问题还是要了解,不能随便”+”,只有了解市场,才能安心去投资。
对银行理财而言,市场容量越大,产品越简单是最好的。那么“+”股票还是更优的选择。可以“+”转债,也可以“+”定增,也可以“+”高分红的蓝筹股。
四,适度降低规模
如果上述办法都不管用,我只能建议银行理财适度降低对规模的追求。客观讲,目前的市场环境确实不利于银行理财扩规模。从历史上看,也出现过银行理财一味扩规模,最终出现巨大风险的案例。正是为了扩规模,才会陷入和其他银行的恶性竞争,导致理财收益居高不下,不能客观反映市场环境。如果不刻意追求规模,就可以按照市场客观的投资环境给客户提供更合理的业绩基准。当然,业绩基准的下降,意味着理财规模可能的下降。总体而言,市场是非常公平的,目前银行理财的收益和规模两者不可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