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莫莫
本周的交易焦点无疑是落在油市,而其中的重中之重便是周四的欧佩克+紧急会议和周五的G20能源部长“特别”会议。在会议召开前夕,各个产油国依旧在放出烟雾弹,继续提醒对手进一步增产的可能性,企图为最后的博弈争取更多的筹码。
然而,无论他们再如何“秀肌肉”,油价战催生的储油困境使得一切“增产威胁”都苍白无力。有分析指出,当世界上再没有空间可以储蓄多余的原油,只怕无论是欧佩克+,还是美国页岩厂商都无法逃脱减产的“宿命”。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个储油困境有多难?这一国际性问题又将如何倒逼减产?
01、储油空间还剩多少?
随着原油需求继续萎靡,油价仍在18年低位附近徘徊,产油商们的储油需求仍在增加。本月初,石油数据分析公司OilX警告说,全球石油储量很快将达到10亿桶。据福布斯的研究员Sharma引用的IHS Markit数据,全球石油储存量上限仅为12亿桶。也就是说,全球的储油空间恐怕已所剩无几。
IHS Markit的数据显示,第二季度原油的日供应盈余或达1240万桶,6月底全球原油库存就会饱和。
摩根士丹利预计,全球原油存储能力将在今年二季度末或三季度初耗尽。
渣打银行分析师认为,全球原油剩余存储能力可能在5月中旬耗尽。
据陆家嘴大宗商品论坛,从理论上看,陆上剩余原油和成品油库容50天就能够填满,如果炼厂大规模降负荷,填满的速度将更快。另一方面,海上储蓄空间也已报警。
JBC Energy的分析师表示,全球约20%的超大型油轮(VLCC)将成为浮动储油库,但即便如此,也无法消化盈余。4月时,每天约有600万桶原油“无家可归,5月这一数字将升至每天700万桶。
从具体的产油国来看,世界主要产油国的储备空间均将耗尽。据中国石化新闻网,
IHS的报告显示,世界三大产油国中,俄罗斯仅剩8天的原油存储空间;沙特剩18天,美国剩30天(这些数字是基于各国出口减少后需要储存的产量) 。
此外,此前已有报道称委内瑞拉已经用尽其原油储备空间,被迫以低于10美元/桶的价格来出售原油。
02、精选分析
▶ 储油困境有多难?
正如上述,目前全球储油需求暴增,储存空间已经逼近极限,但是如果你更深入地了解这个现象,你就会发现,一味地储油并不是产油商的主动选择,而是在残酷的形势下,唯一且痛苦的选择。
因此,我们先一起看看对于产油商而言,储油有多难?
首先,原油市场处于正价差状态,鼓励了产油商储油待售。
随着油价下跌,布伦特原油期货即月合约与7个月价差折扣一度扩大至6美元/桶以上,为2015年2月以来最大的正价差。在3月底,布伦特原油期货LCOc1-LCOc7在触及每桶13.45美元的历史低点后,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首个月和第6个月的价差在周二(4月7日)收窄至每桶5美元。
如今原油期货市场仍然处于升水状态,在正常情况下,在期货溢价市场,由于现货价格低于未来几个月的价格,这将鼓励原油交易商加大仓储规模,以期在未来以更高的价格卖出石油。
其次,现货油价过低,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负油价的现象。
数据显示,能源巨头Mercuria在3月中旬对美国怀俄明州的沥青酸稠油的报价为每桶负19美分,也就是说生产商要倒贴才能让买家把这些石油弄走。ESAI Energy分析师伊丽莎白·墨菲(Elisabeth Murphy)对此表示:“内陆的原油缺乏买家,且运输不便,在存储空间迅速消失之后,生产商别无办法,必须将石油卖掉——哪怕油价可能会变为负数。”
除了上述稠油之外,还有很多油品的实际售价也无限逼近零。
作为加拿大石油行业基准的Canadian Western Select原油价格在周一跌至4美元,德克萨斯州Midland Texas原油的最新交易价仅为10美元左右,Southern Green Canyon原油的价格为每桶11.51美元,Oklahoma Sour原油交易价为每桶5.75美元,Nebraska Intermediate为每桶8美元,Wyoming Sweet已低至每桶3美元。
然而,在疫情影响下,原油仓储成本上升,跨期套利的成本高昂,“闻利而来”的基金通过套利更是消耗了仅剩不多的利润空间。
综上所述,在正价差,超低现货价的环境下,储油成了目前产油商的最佳选择。然而,目前的价差实在是太小了,且受疫情的影响,仓储原油的成本大幅上升,此举或已经无利可图,消息人士称,目前的价差不足以支付一艘大型油轮的运费。
不仅如此,还有分析指出,原油市场的正价差鼓励了部分基金的套利行为,部分投资者开始押注油价的短期反转,低吸高抛。而在套利的影响下,价差将进一步缩窄,实体市场的储油困境因此变得加倍难熬。彭博汇总的数据显示,截止至3月31日的三周里,约有18亿美元流入美国石油基金,是有记录以来最大连续每周流入。
▶ 若石油储能被耗尽了,那会发生什么?
看到这里,相信不少人都好奇,如果石油储能真的都被耗尽了,那会发生什么?以下是4个可能出现的现象。
① 最直接的影响是更多储油空间将被开发。
最近的消息显示,随着陆上原油储蓄空间几乎被耗尽,不少产油国把目光放在了超级油轮身上。外媒援引航运业消息人士称,目前有多达8000万桶石油储存在油轮上,很可能会增长到1亿桶。
沙特阿美在一份每周简报中表示,4月初,该公司将原油日产量提高至1200万桶,并将使用超大型油轮(VLCC)储存原油。
此外,部分国家开始考虑出借国家储油空间。据外媒援引美国能源部三位消息人士的说法,该部门正在讨论是否开始将联邦储油空间出租给当地的石油生产商,因为生产商的储油罐已经填满了,并且他们短期内无法找到买家。
②大买家出场:国家开始趁机增加原油储备。
对于原油生产国而言,增加原油储备是为了扶持国内企业,帮助消化过多的原油供应,例如: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就多次呼吁应为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采购石油。
对于原油消费国而言,于油价低时扩充原油储备是一件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最新消息显示,据知情官员透露,油价暴跌后,印度政府要求国有炼油企业利用油价下跌的机会,购买1500万桶原油作为战略储备。
③ 若供给严重过剩,石油基准价格将跌至个位数。
高盛分析师Currie表示,随着储能不足,WTI原油以及加拿大西部精选油未来“可能会下跌,甚至跌到负数”。外媒报道,委内瑞拉正被迫以低于10美元/桶的价格来出售原油,美国怀俄明州原油的报价早已一度跌至-19美分/桶。
④ 被迫减产,甚至停产
这是一个很简单又很合理的猜测。试问如果油价已经跌至负值,且已经再也寻不到可以负担得起的储油空间时,除了减产,各个产油商还能怎么做?
消息显示,不少美国石油公司已经陆续做出“停产”的决定,比较旧、产量较低的油井可能会首先关闭。美国石油钻井总数正在不断减少,甚至一度创下2015年4月以来最大单周降幅。就连美国原油生产巨头雪佛龙上周也宣布削减30%开支,并将二叠纪的目标产量降低20%。
拓展阅读:12亿桶原油储能即将见顶!最糟糕的结果可能是......
▶ 最后的结局:被迫停产or主动减产
看到这里,不知道有没有人想起俄罗斯在昨日的这一句声明:
“市场驱动的减产与实际达成减产不一样。”
不少人恐怕以为此言是在回复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下面这句话,意在暗示美国方面应该做出比现在更大的减产贡献。
“作为对市场的反应,美国石油生产商已经自动减产。”
但是也有分析师指出,俄罗斯的这一句话恐怕不止针对特朗普,而是针对所有的产油国。俄罗斯在告诉大家,无论是否乐意,减产都会发生。但是当这种减产是由市场的手推动的时候,油市将面临一个更长的油价低迷期和更缓慢的油价复苏过程。联手合作减产才能更快地改善市场信心,从而把油价从深渊中拉出来。
不仅如此,如果是让市场自主驱动,小型产油商很可能被迫停产(而不是减产),未来将需要花费更多的钱财和精力帮助其重启和恢复产能,也就是说,主动减产从任何一个角度看都是更加健康和合理的安排。
那么,如果大部分产油国果真联手减产,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对此,有一个有趣的猜测。IHS副总裁亚伦•布雷迪(Aaron Brady) 表示,展望后市,如果各国减产、停产导致原油供应以极快的速度达到再平衡,将导致一些国家的产量水平发生重大变化,市场份额将面临一次大洗牌。
“假设全球石油需求在2021年恢复增长,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比美国更有能力维持甚至增加石油产量。我们估计,到2021年第四季度,美国原油产量将为880万桶/天,比2020年第一季度减少410万桶/天。相比之下,沙特的产量预计将增加180万桶/天,而俄罗斯的产量仅略低于2020年第一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