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高级数据:最高 立减50%InvestingPro手慢无

美股还能涨多少?

发布时间 2019-12-2 14:16
更新时间 2023-7-9 18:32
US500
-
DJI
-
MSFT
-
AAPL
-

11月完美收官,接下来是2019年最后一个月,也将会是最刺激的一个月。年初至今标普500指数涨幅超过25%,是2013年以来的最佳表现。有分析师认为,12月份美股可能还会进一步上涨。从历史上看,标普500指数在12月的平均涨幅为1.6%,是一年中表现最好的月份。

市场仍然在紧密关切国际贸易关系的进展。美国总统特朗普周四签署了一项法案后,对国际贸易关系前景的担忧立即升温。而在此之前,对国际贸易关系的乐观预期推动周初美股迭创新高。

关于中美贸易战的消息可以说非常的浑浊,一会儿双方不可能谈判,一会儿又接近达成第一阶段协议,特朗普下周一要参加北约的一个会议,报道说他要谈一谈贸易战的最新进展。12月15日是中美贸易战新一轮关税是否加征的截止日期,消息没有尘埃落定之前,估计反复炒作是跑不了了。

下周将公布一系列的重要数据:周一,11月美国ISM制造业PMI,11月美国、欧元区、英国Markit制造业PMI;周二,10月美国营建许可;周三,美国ADP就业人数,11月美国ISM非制造业PMI;周四,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会议;周五,美国非农就业报告。最重要的是非农报告,那一天估计大盘会剧烈波动。

还有一件事值得关注,那就是网路星期一的销售额,大概率应该会不错,因为今年越来越多美国消费者倾向于线上消费。Adobe的最新数据显示,零售商黑色星期五的网上销售额增长超过19.6%到74亿美元,而周四感恩节和黑色星期五,美国实体商超的客流人数比2018年同期下降了3%。黑色星期五这一天,实体商超客流人数同比下滑了6.2%。

分析师Mark Hulbert研究了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自1975年以来的所有年份的数据,发现了一个规律:在“黑色星期五”或感恩节后两个交易日道指上涨的年份,价格往往在年底下跌,反之亦然。Hulbert认为,投资者的过度反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释这一现象:即使有一点好消息,他们也会很快变得过于乐观——在这种情况下,市场过度的反应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回归。反之,即使有一点点坏消息,他们也会变得过于悲观。

美国投资公司协会(ICI)数据显示,美国股票基金在过去两周净流出超过100亿美元,在过去八周中有七周均呈现资金流出。这是一个十分矛盾的现象:股市资金以创纪录的规模流出,标普指数却屡屡创下历史新高。投资者们对此怪象热议非常,法兴银行则表示:“我们目前正面临一个难题。尽管今年标普500指数迄今为止已上涨了24%,创下新高,但我们尚未看到任何繁荣的迹象。事实上,仓位头寸和市场情绪指标似乎都没有表现出过度自满的迹象。”

作为其2020年展望的一部分,法兴银行认为,上述现象与央行此前的作为脱不开关系,认为是央行破坏了市场,导致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在我们现在所处的世界里,股票表现得像债券,买股票是为了当前收入(股息),而债券的表现也像股票,买债券是为了资本增值。法兴银行的Alain Bokobza在评论这种反转时写道:“目前全球负收益债券的市场规模为12万亿美元,在当下我们所处的这种经济周期阶段,这个规模是前所未有的高水平……这种形势正促使投资者四处寻求收益,从而改变了资产的性质。”

最近在想一个问题,那就是美股回购的事情,之前高盛发布过一个数据,「第二季度标普500指数股票回购总额为1610亿美元,比第一季度缩减约18%;今年的股票回购总额较上年同期下降了17%」,美国公司回购意愿不强,当时高盛给出的解释是:一方面是因为企业觉得经济要衰退,不少公司都开始持有现金,最标志的事件就是巴菲特的伯克希尔持有现金创下历史记录;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指数创新高之后,股价实在太贵了,企业自己也买不起自家公司股票了。

美股市场整体回购规模确实在下滑,但很多大公司的回购金额似乎并没下滑,像苹果 (NASDAQ:AAPL)、谷歌和微软 (NASDAQ:MSFT)三大巨头都在今年增加了回购的规模,这些巨头随便涨一涨,其实对大盘影响是非常大的,尤其是苹果,之前我已经强调过无数次,苹果及芯片产业链贡献了美股60%以上的涨幅,这些指数成分股的回购规模增大,对大盘上涨其实贡献不小。

我们知道本次经济复苏以来,美股经历了市场上最长的一个大牛市,而回购是其中上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动力。相关数据显示,标普500的税后净利润从2016年的48.1134亿美金增长到2018年的59.5789亿美金,增长率为11.28%;而在此期间标普500的EPS从2016年的86.5美金增长到2018年的111.73美金,增长率为13.65%。所以说美股回购对EPS的增长贡献了18%(1-11.28%/13.65%=18%)的份额!

去年苹果回购了730亿美元,当时是创下了历史记录,这个倒是比较容易理解,毕竟苹果从最高点一路暴跌,估值处于历史低点,一般企业认为自家公司被低估的时候,就会开启回购。那么今年呢?前三季度,苹果分别回购了238亿美元、170亿美元和180亿美元的股票,想要超过去年的回购规模,苹果四季度的回购规模只要超过142亿美元就可以了,这对苹果实在是再简单不过了。

今年苹果回购规模大概率是会超过去年的,但这和常识又相违背,毕竟很少有企业会在股价历史新高的过程中,回购规模还不断扩大的。苹果股价这么高,还能维持这么高规模的回购,那是因为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联储的宽松货币政策导致债权融资成本降低,尤其是2011年后,企业债利率大幅下行。

今年美联储的三次降息,更是大幅降低了企业融资的成本,所以相对于发行新股,企业管理层更倾向于发行债券融资来回购股票。有数据显示,标普500上市公司回购总额跟非金融企业新发债券融资规模走势高度一致,上市公司将新发债券融资主要用于上市公司回购。

巨头回购股票其实挺赚钱的,举个简单的例子,一家市值1000亿美元公司,流通股是500亿美元,发了100亿美元五年到期的债券,这些钱全部用来回购股票,每年要付5%的利息。100亿美元平摊到5年,每年20亿美元用来回购,可以推动股价一年时间涨18%,五年时间累积涨幅129%,市值涨到2290亿美元,股东们赚了645亿美元。

5年之后,企业要要偿还100*(1+5%*5)=125亿美元的本金+利息,这个时候怎么办呢?增发10%的股票进行融资,股东们拿出200亿的利润继续买公司的股票,毕竟看好未来增长前景,企业则获得200亿美元的现金,这个时候再把借的钱还掉,还净赚75亿美元。

这五年时间,股价涨了129%,企业高管的薪酬很多是期权和股票,只要股价上涨,他们就能获得超额的收入;股东则会因为流通股的减少,导致持有的公司股票更有价值,所以自然也是乐意看到回购的。债权人借钱获得的利益是确定的,企业则趁着股价暴涨的时候再融资还能赚一波。最后你会发现在这个资金流动的过程中,所有人都赚了大钱,这个就是企业回购的魔力所在。

不过这个估算模型有一个的问题,那就是企业本身的经营状况,毕竟即使有回购支撑,股价长期的涨跌看的仍然是企业基本面变化。EPS=净利润/普通股股数,一边是不断回购,股票数量减少,导致分母变小;另一边是企业经营变差,净利润减少,导致分子变小。在这五年期间,因为不用还借的钱,资金压力不大,可以随时调控回购的时机和规模。

假如5年后,这家公司业绩不达标,净利润大幅下滑,那自然没办法用股权融到200亿美元,可能连100亿美元都融不到,这个时候又要还125亿美元,公司可能就直接破产了,股市自然也会崩盘。一些公司的股价缺乏上涨动力,杠杆贷款的风险就会大幅增加,投资者的忧虑以及采取回避风险的做法,可能就会在整个市场起到连锁反应。

新财富在今年9月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回购虽然推高了股市,但回购股票造成市场成交量和流动性不足,相关的衍生品交易策略放大了市场的杠杆,一旦市场出现问题,流动性不足、高杠杆和被动交易都将带来交易的拥挤和踩踏,放大市场的跌幅。目前标普500指数回购金额呈现断崖式下跌,美联储对这一情况的担忧已经超过了对经济放缓的担忧,是本轮降息的主因」。

去年开始,美股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那就是上市公司净利润的下滑,最典型的是芯片板块,净利润差不多下滑了30%。虽然回购规模不小,但按照EPS的公式,这个趋势一旦继续下去,美股将很快步入熊市,因为上面说的引发连锁反应。所以这个时候,美联储通过降息和量化宽松,大幅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

对美联储来说,希望通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把企业净利润下滑这段阵痛期给熬过去。小企业经营状况差融不到钱,但大公司强者恒强,获得了很多利率低的现金,反过来又加大回购金额,即使整体利润下滑,回购规模也是下滑,但大公司权重高,所以现在还是把指数给拉到了历史新高。等到企业利润恢复周期性的增长,美股又会重新获得上涨动力。

这其中最重要的是苹果,我在之前的文章里面其实已经有分析过,苹果这一波为什么股价可以涨到1.2万亿美元,因为之前资本市场对苹果的定价是根据iPhone的ASP来的,但当Airpods销量和iPhone基本持平的时候,用Airpods+iPhone这个整体的ASP给苹果定价才是更合适的。今天有个消息也证明了我之前的这个结论:据DigiTimes报道,苹果正考虑将无线耳机AirPods同2020年版iPhone捆绑销售。

但这个估值模型也是有问题的,苹果的营收=(iPhone的ASP+Airpods的ASP)*(销量),现在「销量」这个指标其实是下滑的,苹果在智能手机的市场份额是下滑的,整个智能手机的换机周期也越来越长,即使明年迎来5G换机潮,销量也大概率会继续同比下滑,iPhone的售价也是下滑的,所以这个公司里面唯一上涨的是Airpods的ASP。

根据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的一份新报告显示,2019年第三季度,苹果的AirPods无线耳机销量仍遥遥领先,占据了45%的市场份额,不过相比上个季度的53%的市场份额,出现了不小的下滑,而这主要也是因为市场竞争加剧,越来越多的大厂开始杀入,以及其他相对廉价的TWS耳机的冲击。

看见问题了没有,苹果营收未来的上涨动力是Airpods的ASP,但现在价格已经进入1999元的阶段了,对一个耳机来说,其实很难再有大的提升了。苹果iPhone用户量保有量差不多是10亿,按照50%左右的转化率,差不多还有40%的用户没有用上Airpods,这个市场仍然在高速增长中,也就是说未来2年时间,很可能这群用户将被全部转化。

Airpods的更换周期比智能手机更长,2021年下半年很可能将会是苹果的一个拐点。按照苹果当前的股价来看,Airpods对业绩预期的提升其实有所体现。未来几年,除非苹果又推出新的产品,不然300美元附近很可能是一个大顶。

扯了这么多,就是想弄明白美股为什么能创新高,以及在何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崩盘,还有我再三强调的一句话「科技巨头没崩,千万不要做空」。其实我们如果复盘去年的美股走势,苹果崩盘是大盘暴跌的最直接的原因,贸易战对苹果营收增长带来了不小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之前苹果的营收=(iPhone的ASP)*(销量),之前销量在下滑,但ASP却一直在上涨的,直到去年三季度的拐点出现,最终苹果引发了一通暴跌。

在过去几周我已经强调过无数次,美股这一波创新高的主要动力是苹果、微软和芯片股,往更大点的说那就是科技股。所以简单从纳斯达克100指数的走势简单分析下,这一波头部在哪里。在纳指100创新高的背景下,技术面其实很难判断涨幅满足位置,但套用波浪理论的特性来判断,可以得到相对明确的数值。

简单看下这段时间纳指100的走势,很明显是一个标准的五浪上行,这个五浪非常强劲,下跌浪都非常短,每次一个下跌浪之后,都会迎来一波极为强劲的上升浪。

第一浪,7463~7981,上涨518点;

第二浪,7981~7845,回调136点;

第三浪,7845~8357,上涨512点;

第四浪,8357~8229,回调128点;

现在进入了第五浪。

按照艾略特的理论,第五浪的特点是市场人气较为高涨,二三类股票通常是市场内的主导力量,其涨幅常常大于一类股,比如绩优蓝筹股、大型股等,即投资人士常说的“鸡犬升天”,此时市场情绪表现相当乐观。但经过了三浪的过度消耗,市场已经进入了滞涨期,多头的动能已经无法再支撑行情继续加速上涨。也就是说,第五浪的成交量及升幅一般会小于第三浪。

成交量现在是已经落实了,最近新高阶段的成交量明显小于过去几个月的平均水平,“鸡犬升天”也落实了,最近苹果、谷歌之类的大盘股都开始滞涨,甚至是微跌了,倒是saas和成长股是一波暴力拉升。如果第五浪的涨幅小于第三浪继续得到印证,那么大盘最多能涨500点左右,也就是纳指100差不多可以涨到8700左右。按照8700来计算的话,大盘最多还能继续涨3.5%,但这应该是理想状况,如今三大股指MACD已经出现明显的背离,指望继续涨这么多可能有点不现实。

不过,以短期的走势观察,短线美国股指仍有创新高的强势表现,各种消息面对大盘都会产生影响,市场情绪现在非常乐观,任何利空都会被迅速消化,即使是1.5%的涨幅,美股都可以慢慢震荡几个月之后再回调,所以别做空。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特兰普为了连任,势必会采取各种措施死保股市,加上美国的金融体系很强大,预计美国股市在大选前很难爆发危机。

最新评论

正在加载下一篇文章……
风险批露: 交易股票、外汇、商品、期货、债券、基金等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属高风险行为,这些风险包括损失您的部分或全部投资金额,所以交易并非适合所有投资者。加密货币价格极易波动,可能受金融、监管或政治事件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保证金交易会放大金融风险。
在决定交易任何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前,您应当充分了解与金融市场交易相关的风险和成本,并谨慎考虑您的投资目标、经验水平以及风险偏好,必要时应当寻求专业意见。
Fusion Media提醒您,本网站所含数据未必实时、准确。本网站的数据和价格未必由市场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做市商提供,所以价格可能并不准确且可能与实际市场价格行情存在差异。即该价格仅为指示性价格,反映行情走势,不宜为交易目的使用。对于您因交易行为或依赖本网站所含信息所导致的任何损失,Fusion Media及本网站所含数据的提供商不承担责任。
未经Fusion Media及/或数据提供商书面许可,禁止使用、存储、复制、展现、修改、传播或分发本网站所含数据。提供本网站所含数据的供应商及交易所保留其所有知识产权。
本网站的广告客户可能会根据您与广告或广告主的互动情况,向Fusion Media支付费用。
本协议的英文版本系主要版本。如英文版本与中文版本存在差异,以英文版本为准。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 | 粤ICP备17131071号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