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威英博 (NYSE:BUD)的亚太业务首次公开募股(IPO)计划搁浅后股价下跌,这家全球最大的啤酒制造商处境很是尴尬。
继上周五宣布暂停其亚太子公司可能最高融资98亿美元的IPO后,百威啤酒品牌的所有者需要另辟途径降低债务并安抚股东,同时还得重振失去活力的业务,让信用评级机构找不到差池。标普对百威英博的债务给予负面展望,评级为A-,是投资级别中第四低的评级。
“如果由于盈利能力下降,降低债务时出现任何失误,都可能导致进一步降级。”彭博行业研究分析师Hoai Ngo和Madeleine Hart在报告中写道。
自撤回香港IPO计划后,百威英博在布鲁塞尔的股价周一早盘一度下跌2.8%。公司欧元债券同样下跌。
以下是百威英博可以采取的一些方案。
削减开支
百威英博历经三十年,通过收购和削减成本发展壮大,将全球各地的几十个啤酒名牌收归旗下。该公司削减重叠部门,成为全球最赚钱的大型酿酒商,其营业利润率是最大竞争对手荷兰喜力的两倍多。
百威英博与卡夫亨氏的董事会成员相同,自从卡夫亨氏发生财务危机后,百威英博一直想表现的更为友好,若是进一步提高运营效率,会与这种态度相背。若是百威英博为了削减债务而减少营销和其他支出且避免收购,投资者难免会对公司的增长步伐有想法。
“这次取消IPO,意味着该公司可能得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扩大菲律宾、泰国和越南三国的市场,” Liberum的分析师Nico von Stackelberg称,不过他补充道“这只是时间问题”。
再次IPO
该公司暂时可能不会再轻举妄动,但之后还会回归IPO市场,重新启动上市活动。
但现在是潜在投资者占上风,百威英博已尝试过一次,没能找到足够的投资者,如果再搏一次定价会更加艰难。
据知情人士称透露,该公司可能还会考虑出售百威亚太的少数股权,不过当前没有立即达成协议的计划。
出售资产
百威英博的收购史以三年前与SABMiller的“超级”合并而收官。当时为了获得反垄断的批准,该公司不得不出售一些资产,包括欧洲的Peroni,Grolsch和Pilsner Urquell以及在美国MillerCoors的股份。
该公司在全球拥有60多种啤酒品牌,从百威、科罗娜和时代等家喻户晓的品牌,到中国的拳击猫和巴西的Brahma等当地品牌不一而足。随着日本的朝日集团扩大欧洲市场业务,荷兰喜力和嘉士伯进一步走向亚洲,更多品牌还将易手。
不过百威英博的业务建立在规模效应和后台效率的基础之上,缩减资产规模可能会破坏这种模式。而且现在很少有啤酒品牌能有好价钱,所以不管出售什么资产吸引力都会有限。
再度削减股息
百威英博可能会寻求减少向投资者发放股息,将管理债务负担优先于维持消费品行业对股东最友好公司的声誉。
该公司手里有现金,去年10月份时也有过先例,当时减少了一半的股息,省下了40亿美元来偿还贷款。
不过去年减少股息发放后,股价暴跌11%,蒸发了180亿美元的市值。当时想的只是痛苦一次,而非开辟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