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一轮大涨趋势开启!超12万投资者已采用这些做多策略。立即查看,轻松抄作业。
领取六折优惠

市场展望:1月债市存在机会吗?

提供者屈庆
发布时间 2023-1-3 15:58
更新时间 2023-7-9 18:32
CN10YT=RR
-

(一)疫情达峰和春节效应如何影响经济?

12月PMI进一步回落1个百分点至47,下行幅度超过4月疫情时期,显示首波疫情感染潮下基本面受到较深冲击。不过12月经济已是过去时,关键在于后续经济修复的节奏如何,为此一些表征人流量、消费、生产强度的高频数据更为重要。其中人流量的恢复又是多数经济活动恢复的前提,故而备受市场关注。

从拥堵延时指数和地铁客运量来看,目前全国整体人员出行还处于低位,尚未明显回升,不过疫情发展较早的城市,比如北京、广州、石家庄等已有明显修复。这些城市多在11月初便经历了疫情蔓延和出行下滑,在12月24日左右出行开始回升,大概经历了2个月的时间。但全国防疫政策加速调整是在11月底到12月初(11月30日广州解封、12月7日新十条公布),这些城市由于前期存在较大的感染人群基数,导致政策调整后感染率上升速度更快,故而更快达峰。而观察上海、深圳、南京等疫情发生相对较晚的城市,拥堵延时指数大概在12月中旬才开始大幅回落,故而推测北京等先达峰城市领先后达峰城市2周左右,预计在1月中上旬一些“后发”城市也将迎来出行拐点。

不过,拐点的出现不代表修复强度,目前北京、广州距离正常水平也还有较大距离;最新的2023年元旦旅游数据也显示,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次和旅游收入分别只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42.8%和35.1%,较之前假期恢复程度下滑。一月中旬开始修复的城市更处于初期阶段,整体并不会强劲,叠加春节假期拖累生产端,预计1月经济基本面还处于底部企稳状态。

今年春节假期为1月21日-27日,比往年更早一些,春节休假对生产偏负面,而对消费则偏正面。今年春节期间由于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跨区域出行的回升和消费需求的释放存在较大概率,市场可能在临近春节时提前交易这部分预期,届时可能会给利率带来一定上行压力。

此外,市场对1月社融“开门红”也有一定关注,但春节错位存在扰动,且博弈或集中在2月初。一方面,政策对宽信用诉求较为强烈,四季度央行例会再度明确要求“保持信贷总量有效增长”;二来,“早放贷早收益”,银行也存在信贷开门红的考核要求。不过今年“开门红”存在多重扰动,一是今年春节假期全部落在1月,放贷时间较去年少一周;二是去年1月天量信贷的高基数存在超越难度,今年疫情爬坡可能影响“开门红”成色。此外,去年社融信贷数据的大起大落也让市场更加关注数据的持续性,如果市场预期只是为了实现“开门红”而形成的冲贷,对债市的影响可能不及2022年2月。

(二)春节前资金面是否存在扰动?

2022年11月下旬至年底,资金面都维持在均衡偏松的状态,主要源于央行加大了流动性支持,包括放量逆回购、降准0.25%、超额续作MLF。12月19日开始央行重启14天逆回购,并放量7天逆回购,累计净投放16790亿元,远高于往年同期水平,体现出央行对今年跨年资金面的格外呵护。央行呵护态度上升,一是为了应对理财赎回潮对债市形成的压力,二是应对全国疫情感染白热化给经济造成的冲击。

1月资金面主要存在三大扰动,一是跨年OMO在月初大量到期,形成流动性的自然回笼;二是1月为缴税大月,中旬迎来缴税高峰;三是今年春节假期第一天在1月21日,一般春节前两周取现需求增加,对银行间流动性形成抽取。不过季节性波动都可以通过央行的公开市场投放来熨平,资金面表现主要还取决于央行的态度。观测近年来春节前资金面的表现,2020年、2021年波动抬升,2019年、2022年表现平稳。当前疫情感染潮还未完全过去,经济仍在筑底,央行大概率将维持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依然可以通过加大逆回购、MLF投放等方式维护资金面的平稳宽松。预计1月资金面不会对债市形成压力。

(三)降息预期走到哪一步?

12月下旬债券利率震荡回落,且短端利率下行幅度更大,10年国债利率自12月15日下行4.8bp至年末的2.835%,1年同业存单利率自12月15日下行27bp至年末的2.42%,曲线由之前的平坦化逐渐走陡。这其中包含了资金面宽松、理财赎回压力缓和、宽货币预期升温等因素的推动。而三者其实都离不开货币政策的宽松基调。

降息预期升温,主要源于5年期LPR调降去托底房地产的必要性。2022年,1年期、5年期LPR和1年期MLF利率分别调降了15bp、35bp、20bp。5年LPR依次是在1月MLF下调10bp带动下调降5bp、5月单独调降15bp和8月在MLF下降10bp带动下调降15bp,可以看出,货币政策宽松目的越来越倾向于推动5年期LPR的下行。新年伊始,通过LPR下调去激发房贷和购房需求的概率偏高,这是否会通过下调MLF来完成也存在一定可能性。

目前疫情传播冲击国内经济,12月18日央行副行长在解读明年货币政策表示“总量要够、结构要准,力度不小于今年”,也都助推了降息预期的升温。预计在1月16日(MLF操作日)之前,降息预期的持续存在会对债市形成阶段性利好。但16日降息是否落地、降息幅度多少都将揭晓,届时降息预期都将暂告一段落,利好可能转利空。

从历史来看,债市在1月表现往往较好,得益于年初配置需求的助推。不过配置盘也要评估利率走势进行布局,配置压力的存在不会简单导致利率下行。综合评估,1月债市在降息预期和全国疫情爬坡下存在阶段性机会,时点上,中旬前机会偏大。1月中旬后,降息靴子落地、交易春节消费反弹的行情展开,可能对债市形成压力。配置盘反而可能需要轻仓布局,等待利率上行后更合适的位置再加仓;而交易盘可以博弈中旬前的阶段性交易机会,同时注意见好就收。

最新评论

正在加载下一篇文章……
风险批露: 交易股票、外汇、商品、期货、债券、基金等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属高风险行为,这些风险包括损失您的部分或全部投资金额,所以交易并非适合所有投资者。加密货币价格极易波动,可能受金融、监管或政治事件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保证金交易会放大金融风险。
在决定交易任何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前,您应当充分了解与金融市场交易相关的风险和成本,并谨慎考虑您的投资目标、经验水平以及风险偏好,必要时应当寻求专业意见。
Fusion Media提醒您,本网站所含数据未必实时、准确。本网站的数据和价格未必由市场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做市商提供,所以价格可能并不准确且可能与实际市场价格行情存在差异。即该价格仅为指示性价格,反映行情走势,不宜为交易目的使用。对于您因交易行为或依赖本网站所含信息所导致的任何损失,Fusion Media及本网站所含数据的提供商不承担责任。
未经Fusion Media及/或数据提供商书面许可,禁止使用、存储、复制、展现、修改、传播或分发本网站所含数据。提供本网站所含数据的供应商及交易所保留其所有知识产权。
本网站的广告客户可能会根据您与广告或广告主的互动情况,向Fusion Media支付费用。
本协议的英文版本系主要版本。如英文版本与中文版本存在差异,以英文版本为准。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 | 粤ICP备17131071号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