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北京,记者 陈俊岭)讯,结构性行情愈演愈烈,叠加二季报进入密集披露期,尽管疫情期间线下活动不复往年,但私募机构的名字依然活跃在上市公司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自下而上”的成长股投资逻辑,让私募机构的投资经理和研究员绝不敢懈怠,甚至私募老总也披装上阵,他们频繁参与上市公司的线上互动和线下调研,只为寻找最佳的“赛道”和“赛手”。
一手忙募资,一手忙调研
从成长股一骑红尘,到低估值强势反弹,再到市场高位震荡……7月以来,A股市场风格切换频率加快,从市场募资和成立新产品也比以往更为轻松,但私募机构们并不敢享受片刻的欢愉时光——他们不是奔走在调研的路上,就是在线上与上市公司交流中。
仅仅一年时间,私募合伙人程峰成立的首只产品就实现了超80%的正收益。眼下,热钱滚滚而至,第二只产品也开始筹备,但他却无暇顾及,因为他需要马不停蹄地寻找新的“标的”。
“我们近期参加了十几场上市公司的线下交流,若不是疫情,我们一定会飞奔各地,参加实地调研。”程峰对医药类上市公司情有独钟,但凡有相关上市公司交流,他几乎一家不落地全都参加。
几年前,因为与合伙人投资理念不合,在资本市场浸泡多年的他决定自立门户,由于募集资金有限,他们不得不将有限的弹药集中在少数看得懂的医药行业,“自下而上”前提是对标的必须足够熟悉。
这个夏天,忙碌调研的私募机构并不止程峰一家。在巨潮资讯网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每天都有十多家上市公司披露相关事项,几乎每家公司都有很多熟悉的私募机构身影。
7月20日,上市公司振东制药组织了一场董事长、总经理出面的电话会议,吸引了前海泉达张旭翔、点石投资杨平、天猊投资曹国军、天和汇金黄春鹏、弢盛资产陈永胜、泰山财产张东华等私募的关注。
同一天,上市公司博创科技披露了7月16日一场线上电话会议中,星石投资陈启腾、于翼资本刘生、北京永瑞投资何鲜玉、同犇投资林烈雄同时出现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数据显示,6月以来共有18家百亿机构出动调研,涉及上市公司86家。调研上市公司最多的前5家私募机构分别是敦和资产(19家)、高毅资产(19家)、千合资本(15家)、景林资产(14家)。
有人为“猎新”,有人为“验货”
最近,在上市公司董秘圈儿,有这样一个段子——6月底,某头部券商地产首席邀请某上市公司高管召开电话会议,会议开始后只有上市公司高管和他俩人接入电话会议,无一投资人参加。
此情此景,这位券商首席不得不向这位高管自嘲:这哪里是地产,分明是“地惨”!几天后,地产板块率先大涨。很多投资经理才悔恨不已,前几天错过了一场遍地黄金的地产主题的电话会。
由于部分成长股估值偏高,低估值的周期性行业近期受到私募机构的关注。由于国内房地产竣工面积同比转正,一季度滞涨的轻工制造、建筑装饰等周期性行业迎来工程端和零售端的盈利双修复。
“此号已满,请加新号!”最近,约调研联盟创始人曾学成成为私募眼中的大红人。他每每发在社交网络上的上市公司约调研信息,很快就被各家机构报满。
五年前,注意到上市公司调研的市场机会,曾学成决定创业,他希望搭建一个“约调研”的平台——一边是上市公司董秘圈,一边是券商、基金、私募的投资圈,双方都希望建立日常沟通的机制。
未曾想到,这竟是一篇蓝海市场。尽管这两年A股市场起起落落,但各类机构对上市公司的调研需求量却未曾减少,甚至还有不少职业投资人也纷纷加入约调研的大家庭。
不过,相比而言,私募对中小创里的成长股更情有独钟。格上研究中心的数据统计,今年6月共有700家私募机构参与调研,共调研2063次,共调研上市公司281家。从上市板块来看,主板公司45家(占比16.01%)、中小板公司122家(占比43.32%)、创业板公司88家(占比32.32%)、科创板公司26家(占比9.25%),私募仍偏向寻找中小创板块的个股机会。
从具体行业看,私募对电子计算机和生物医药等板块长期看好的趋势不变。也有部分私募机构,在积极布局周期板块悲观预期改善所带来的化工、建筑材料以及金融股反弹机会。
“二季报披露开启,正是验货上市公司的关键时期。”程峰说,尽管在几只医药股上获利颇丰,主要是基于上半年的成长预期,但二季报成色如何,也是他们最为关切的最大变量。
现在,越来越多的私募机构意识到,上市公司调研在投资决策中的重要性。私募机构热衷于上市公司调研,有的是为了寻找新猎物,有的是为了“验货”。前者多是近期刚募集了一笔钱,正寻找新猎物下手;而后者则是看好并持有此类公司,但心中没底儿。